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穿越历史>祯娘传> 第26节

第26节

  顾周氏正要接过,就有丫鬟红衣从外头进来,附耳说了几句话。顾周氏神情立刻不同了,收了册子道:“今日倒是突然有事了,不能多说了,孟掌柜先到客店歇息,剩余的事情到时候说。下一回祯娘也能来,还能同她多商量,她就是主意多么!”
  打断顾周氏与孟本商议珍珠生意的事情的正是小王氏与宋氏的信儿——当然是以王夫人的名义。来得是一个王夫人身边的妈妈,顾周氏还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晓得是王夫人身边的人,就先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事情上了,便匆忙送了孟本走。
  那个妈妈是满脸笑意,见了顾周氏便贺喜。看看周围压低了声音道:“给顾太太贺喜了,这一回是真有大喜事儿!老身这一回来是因为二奶奶给顾太太家小姐寻了极好的人家,只说这一回必然是成的,不只二奶奶点头,就是太太看了一回也说了呢!”
  顾周氏心里砰砰直跳,祯娘的婚事一直压在她心上,的的确确是她心里最大的事情了。之前托付了王夫人后王夫人就把事情交与了小王氏,之后顾周氏就是与小王氏说话了,是论过一回人家了的。只是上一回三个人家都不好,顾周氏到底没点头。
  没想到的是王夫人还会倒回来管这件事,这一条就能说明其中不同了——可好可坏,若是不好,自然就是王夫人有自个儿意思,到时候就要牺牲一些。好的话,就是人选真不错,王夫人不过是做一回好事罢了。
  顾周氏固然知道自家没什么值得王夫人算计的,但是有些事情不是自己看得清的,或者真有那些东西值得算计,又是如何?顾周氏心里波浪滔天,面上还只能装出一副喜色来,只期待着真能是好事儿罢。
  那妈妈不晓得顾周氏想了什么,只是道:“这事儿还是要与顾太太商议的,因此让我来送信儿,让顾太太明日上午去一趟府里。到时候太太和二奶奶与太太说——顾太太可是有福了,将来可要有佳婿了,满金陵城里有多少才俊能让太太这样重视。”
  顾周氏只能送这妈妈出门,心里有些后悔当初托付给王夫人这件事了。自己把这件事料理清楚,就是得不着最好的,至少也不能是差的了。这时候这样谁知有什么后文——她清楚知道,王夫人表面看是一个菩萨一样的人,烧香拜佛,待身边丫头都像是个慈祥的老祖母。但是真个狠心起来,也是不见底的。
  冬日日短,天色本就常常阴阴的,到了傍晚更是昏暗的快了。祯娘已经比夏秋回来地早了,天色却还是已经是要入夜的样子。外头风也盛,还细细地下起雨来。祯娘就是这时候回了家,才下马车就有婆子上前请她去安乐堂。
  祯娘接过丫鬟递过来的暖炉,重新把斗篷紧了紧这才跟着过去。要说这金陵的冬日真是难熬,可比太仓厉害。虽然同样都是南方,但是太仓靠海,冬日也不见得多冷。但是金陵却往往凄风冷雨,走在路上让人一脚湿一脚冷就罢了,要命的是穿的再暖也是没用,不是冷,而是暖不起来。
  到了安乐堂,也不是在客厅花厅,顾周氏在最暖和的梨花橱等她——这儿布置地极暖,椅子凳子上都有厚厚的搭子,还有一张仿着北方炕床的木炕床,也是烧的地龙。屋子角落更是摆放许多熏笼,里头有红萝炭烧着,散发出暖融融的气息,偶尔有几声‘噼啪’声。
  祯娘进来的时候就只觉得一层热气扑面而来,原来浑身泛冷的也立刻暖了起来。就把手上的暖炉给递了出去,自己给解了斗篷系带。顾周氏屋子里的大丫头翠袖接过斗篷,平平整整地给搭到熏笼上。
  顾周氏这时候收起原先的担忧之色,就把祯娘拉到了木炕床上,有小丫头给祯娘脱了小靴。祯娘也就把脚缩到了了毯子里头,顺着顾周氏靠到了了她怀里。顾周氏只抚摸祯娘的手和脸。入手是温凉的。
  她不由有些生气,就问跟着的红豆和微雨:“这是怎么照顾的,小姐手上脸上显然是冷的。不是叮嘱过了,车上要备熏笼、汤婆子、毯子这些,随身也该带着暖炉。你们是一大群人跟着,也不该是人人都疏漏了罢!”
  跟着的丫鬟婆子们立刻就是噤若寒蝉,祯娘不难伺候,顾周氏也不是麻烦人。但有一样,她们若是在大小姐身上疏忽了,太太就能扒了她们的皮。之前也不是没有先例的,所以一时都是害怕了起来。
  祯娘只扯了扯顾周氏的袖子,缓缓道:“娘可别怪错人了,这金陵冬日是个什么样子,娘小时候不就是在金陵长大的,还会不知。就是照顾地再好,还是能这样地冷,实在怪不着人。实在该抱怨,也是抱怨神仙了。”
  顾周氏是今日心情不好,又关心则乱,她哪里不知金陵气候是个什么样子。这时候自然就不再说什么了,底下人也是松了一口气。顾周氏这时候才能又好好看看女儿——冬日里女孩子最爱红妆,也是白雪大地,红妆美人,显得热闹喜庆的意思。
  祯娘也是这样,穿了一件浅银红百蝶穿花的琵琶襟大袄,底下是一条红缎妆花石榴百子马面裙。额间还有一条珍珠间珊瑚珠子的络索,中间是一颗水滴红宝石,红的似火。衬得肤色越发如玉,眼珠黑亮。
  顾周氏年轻时候也是个美人,最爱打扮。现如今只有祯娘一个女儿,自然是怎么打扮都觉得不为过的。最不爱如今年轻的女孩子要做一个朴素样子,就是祯娘穿素色也是极其精致的素色,这其中不得不说有顾周氏的功劳。
  见女儿的样子,顾周氏又想到明日要去公府里头。一时又不想把事情给祯娘说了,或者根本就是好事,何必让女儿跟着一起犯难。便提了另外一件事,只说白日孟本来过,珍珠生意的一些。
  顾周氏拿出孟本要给祯娘的小册子,道:“这是孟掌柜给的养珠户与采珠户的讯息,说是你要。今日见了他,只是你不在,已经说起了珍珠明年年初要出。我听说你与孟掌柜说要找一个大珠商,最好是能往皇宫里进贡珠子的,你是怎么想的。”
  祯娘也不起身,依旧懒懒地躺在母亲身上,声音闷闷道:“这是与人结盟来的,与多个珠商做生意还不如与一个厉害的。到了时候,为了与家里独门合作,可不是得付出一些,自然帮着家里打压别个——这也能挡一挡那些养珠户和采珠户。”
  顾周氏也耐心询问道:“那不是绑死了,与多个家族合作,到时候可能左右逢源,不至于吊在一棵树上。”
  祯娘这时候才侧侧露出小半脸颊,蹭过裘皮毯子上软软的毛皮,道:“就算与大珠商合作了依旧能左右逢源呢,天底下只要不只一个珠商,生意就没说钉死在这上头了,到时候他们真有不好,咱们只管投到他对家去。如今珍珠难得,自然以咱们为主。”
  祯娘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坐起身子来道:“我是想的清楚的,做生意有一件事最是重要——‘谁是咱们的朋友,谁是咱们的敌人’。这些珠商算起来应该是朋友,毕竟是咱们下游,买咱们的珠子的。一般的生意或者还因分利上有分歧,但以如今珠市上的行亲,卖珠子给珠商的不就是再生父母。”
  顾周氏好笑地拍了拍女儿,道:“呵,还说出‘谁是咱们的朋友,谁是咱们的敌人’来了,这不是武宗皇帝说过的。圣上当年说的是国之大事,你现在也拿这句话做生意?”
  祯娘难得促狭一回,只是仰仰头道:“有什么不对,商场如战场,这也是武宗皇帝的原话呢!多少商贾崇敬武宗皇帝,把他的话奉如圭臬,差我一个不成。”
  又道:“所以咱们做这个生意,事情大头可不在珠商上头。只要与人结盟,不至于独吞好处,又有盛国公府帮衬,到时候生意必然无碍。可是那些养珠户和采珠户可不是好相与的,咱们与他们算是同行了,同行是冤家。”
  顾周氏笑着点了点女儿的额头道:“是这样,不过也有一样利好。咱们一家能有多少珍珠,他们的珍珠生意依旧滋润的很,不会因此动摇。到时候大家也不定会真正翻脸,说不得要一起发财呢。”
  天底下差珍珠的地方多了去了,就是每年出的珍珠再多一倍去,也是同样供不应求——其实多出十倍百倍也是一样,不过是价格可能会降下来罢了。
  看上去将来是能和气生财的,不过母女两个心照不宣:到时候还是要与养珠户和采珠户做过一场才知道的。不然那些人可不会服,只觉得没了自家,价格还能更好。或者还想着能得了自家养珠法子,借此发财。若是这样,那就更是眼中钉肉中刺了。
  祯娘和顾周氏两个心知肚明,这时候谈天气氛和乐,懒得再说罢了。顾周氏只叮嘱道:“过两日孟本又要来家的,到时候你就不要去学里了,也来一起商议。我看着如今国公府里小姐们念书,倒不一定能念出个什么。”
  祯娘百无聊赖地玩了玩香囊上的穗子,也就应了。当夜母女两个也在一处歇息,这样暂且不提。
  只到第二日,祯娘出门上学,顾周氏稍后也打点装扮,晚一些也是同样去了盛国公府。比约定的时候早些,她就到了王夫人处,却没想到小王氏比她还早。不只是小王氏,身边居然还有宋氏。顾周氏与这位二房的少奶奶见得少,一时格外纳闷。
  小王氏见顾周氏到来,赶忙拉过她的手要入席。只道:“冬日就是日短,自觉起的够早了,其实洗漱一番,再吃过早饭,这就要准备午饭了。这时候太太就起的更迟了,咱们先等着,等太太到的时候倒是可以吃锅子,当午饭。”
  小王氏就是能说话这样亲热,饶是顾周氏是满腹愁思地来,这时候也不由得心思轻了一些。能笑着与她道:“冬日里还是吃锅子最好,我记得我小时候在府里——那时候咱们做贴身丫头的吃的也好,冬日里也是有锅子的。府里锅子汤头有秘方,和外头的不同,后来我是再没吃过那味儿了,这一回倒是托二奶奶的福。”
  这时候又对宋氏道:“七奶奶也来了,只怕被咱们两个泼皮破落户给吓着——咱们说话做事就是这样,成日说些吃吃喝喝,又是鸡毛蒜皮小事儿。”
  宋氏这时候也笑着道:“这是顾太太不知道我哦,我在家与二嫂最好,咱们是一样的人呢!说二嫂泼皮破落户,我比她还破落。只打听打听家里的名声就知道,顾太太不用有这样的顾虑。”
  说话功夫王夫人也来到,见她们正说笑,便也笑着问道:“你们倒是来得早,只我这个老婆子不能起早。也是下头的人了,叮嘱过今日要早些叫起的,却还是迟了。你们刚刚在说些什么?”
  顾周氏小心殷勤地亲自扶王夫人坐下,道:“哎哟,多少人想要太太这样的福气?人是越来越不缺觉的,长到我这年岁,往往是天不亮就睁眼,再睡不着了,只有年轻人才困觉呢。太太如今能这样,底下的人哪个不是暗自欢喜,还敢打饶不成?太太且受用着,咱们一些小事,哪里劳动太太早起。”
  旁边的小王氏也笑道:“周姐姐最是嘴甜,一来就没我这个做儿媳妇的事儿了!太太少与她说些话,不然该不要我了!”
  她这样表白,不只是王夫人、宋氏和顾周氏三个,就是旁边伺候的听到了也忍不住笑起来。笑过后还是宋氏答了王夫人原来的问:“咱们三个刚才再说午间要吃锅子呢——咱们都是嘴馋的,聚在一起,原来要说的正事也不说,最先说的还是这些吃喝。”
  王夫人却是很高兴,道:“这才是最大的正是,圣人也说‘饮食男女’嘛!人这一辈子,除了吃喝睡觉外,还有什么大事儿呢。”
  宋氏抿嘴一笑,道:“自然还有一件大事,这就是今日来与顾太太说的大事了。说来终生大事是不是大事?”
  第52章
  金陵人能吃辣, 不过大户人家大都吃的清淡,这也是饮食上的风尚。不过冬日里吃锅子少了一点辣子也是差着意思。因此每逢家里吃锅子, 盛国公府总会上两个汤, 一个清汤, 一个红油汤。个人喜好不同, 也可以随意选用。
  桌子中间放了两只大铜锅,一个汤底雪白,一个汤底通红。周围则是二十多个碟子, 放了羊肉、牛肉、白玉菇、蟹味菇、金针菇、鱼丸、鲜藕、冻豆腐、腐竹等。凡是需要切片的,都切成了薄薄的片儿。似羊肉这些还给打成了小小的卷儿, 整整齐齐地码放好。
  中间两个铜锅底下都有炭火,白锅已经在翻腾了, 热气直冒。红锅则没那么显眼,这是因为表面那一层红通通的红油,挡住了热气, 以及翻腾的水花。
  冬日里吃锅子确实是再好不过了, 这时候还没开始吃, 在场的人就已经觉得热气满面, 浑身暖和起来。旁边有小丫鬟要帮着涮菜, 四个人都是摆摆手,这吃锅子和吃螃蟹一样,都是自己动手才格外香甜呢!
  一面吃着锅子, 小王氏便于顾周氏说几个青年才俊,这是之前‘精挑细选’的人选。既恨拿得出手, 又是弱了周世泽,也是为了后头的事情铺垫。若是顾周氏对这个满意,那也无话可说,毕竟人家在金陵就能有满意的,何必把女儿嫁到外头去呢。
  好在顾周氏只是听着,一个意见也没有。这是顾周氏的细心了,在她看来这样的事情哪里能早早表态,这时候说的好,也不一定真的就是那样。不是小王氏有所欺瞒,只是人家是欺世盗名罢了。
  也有的是如同所说,但却保不准有别的不好没说出来,这同样也要去求证。因此顾周氏从来没打算听到一点点讯息就立刻火急火燎,这有什么用。这样的大事再小心也不为过,女儿一生就系在这儿了。
  小王氏是有些准备的,上一回说话顾周氏就是这样,等到回去一些日子才说明一家家各有的不好,算是回绝。
  只是这一回不能像上一次那样了,小王氏给宋氏一个眼色。这是两人的暗号,在这时候宋氏就该拿出周世泽的名字。宋氏是有些疑惑的,只因顾周氏还没有表明意思,到底看不看得上之前那些啊。
  不过世上多得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她当初做那‘十分计谋’的时候就晓得事情也不一定全按着顺序来。顾周氏如今不说明前头的看法就是一样,总不能强要人家立刻就说吧。人家就是谨慎,非要思索一两日,也是进一步打探消息的意思,有什么不对?
  宋氏也就只能不管其他,笑着道:“顾太太仔细想,不过除了这几个人选以外,我这里还有一位,这个人选我原是不好说的。别的倒还好,只一点,人是个军户,也不知顾太太愿不愿意。”
  顾周氏心道‘来了’,今日王夫人来已经是蹊跷了,宋氏来又是另一种蹊跷。看王夫人看不出什么,就只能看宋氏要做什么,这时候说这个自然就在这个人选上了。
  顾周氏再三想了想,凭本心说军户确实不好。自己是军户,从此子子孙孙也是军户。但除了继承军户位子的一子外,其余的在军户籍却可以任由读书、经商等——平民间还羡慕军户呢,全族只要有一个做军丁服役,其余人就免除了许多税役。
  所谓军户困苦,那也是相较而言,底层军户困苦不堪。但是这种困苦若是和最困苦的民户来比,那又是小巫见大巫了。更何况这里值得拿出来做媒,那就不是一般军户了,必定是家里做着军户长官的。
  这样的人家是不是军户已经不算什么了,说起来盛国公府不是也与一个千户结亲了么,虽然那只是庶出子弟。
  于是顾周氏只是谨慎道:“军户倒是不算什么,人家也是有武官职位的,我家一个商贾可怎么说?说起来似乎有位府里的蒋奶奶也是军户出身呢,府里尚且如此,咱们这些人说这个不是自打嘴了。”
  小王氏却是笑嘻嘻道:“周姐姐可别这么说话,说是周姐姐经商罢了,其实姐夫不是原来太仓学正,也是正经科举出身,说一句书香门第也是使得的。”
  顾周氏赶紧给小王氏夹了一筷子菜,道:“二奶奶快别羞人了,我家说什么书香门第。咱们自己说说,要是让个外人知道了,可不该说是‘有辱斯文’?”
  旁边的宋氏却道:“顾太太是谨慎了,如今外头牛鬼蛇神的一大堆。但凡是家里出了一个秀才,若是原来种田的就敢挂‘耕读世家’的牌子。若是经商的。少不得打点一个‘书香门第’的牌匾。顾太太家先大人也是举人出身,做着学正官儿,主管教化和县学,怎么说不得是书香门第。”
  顾周氏听到外头那些说法,也是笑了:“哪管外头如何呢,总不能外头那样疯疯癫癫,看得咱们好笑,当笑话似的。然后反过头去也一般不讲究,那不是与人没分别了,也成了笑话了。”
  这样打混几句,宋氏心里有底,知道是更进一步了,便接着道:“这位公子我是知道的,真是个好的。别的先且不论,只说一样,太太来评好不好。这公子是最洁身自好的一个人,长到如今十九岁,房里没有一个淘气的。不要说妾室通房了,就是混的近的丫头都没有。”
  顾周氏听到这个果然睁大了眼睛,忍不住追问道:“果真?”
  宋氏斩钉截铁道:“果真。”
  这样的事情,顾周氏知道宋氏既然能拿出来说就一定是真的了。毕竟她们又不是媒婆,非得对着结亲人家半哄半骗才能成事。真个想做成,就是拿势力压人也好过行骗了,毕竟人还要国公府少奶奶的面子呢。
  洁身自好不只是说明今后女主人进门会少许多麻烦,也是说明是这公子是个守礼的。那么将来无论如何也不会出了礼法的边儿,这对于正室夫人来说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宋氏见顾周氏好容易动容,立刻加紧道:“这位公子家里军户职位也不低,正是五品武官呢,若是侄女儿嫁过去,那就是正经官夫人了。可比嫁给一些穷酸读书人强得多——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且不说读出来了为官做宰的有多少,只说真等他们读出来了,有几个能糟糠之妻不下堂呢。”
  这正说到顾周氏心坎上了,原来她也想过给祯娘寻一个读书人,后来与祯娘谈起,这才歇了心思。
  宋氏又道:“不只是五品武官的家世,只说这公子的父亲是极其擅长经营的。虽说这不许服了军役的军户经商,但是咱们知道事情如何,对于他们这些有头有脸的武官那就是摆设了。因为擅长经营,这家家资富饶,就是比不得顾太太家里,在卫所里也是头一份,总归不会叫侄女儿动嫁妆吃苦就是。”
  听到这里顾周氏已经是满心念佛了,实在想不到有这样好的人选。不是祯娘不够好,而是自家家世不上不下,因此高门不得,低们不愿的。如今这个人家,说是高门自然不是,但也不是那些低门了。又是家底殷实的,这样看来倒是与她家门当户对,正好合适,这样的实在难得。
  这时候顾周氏也就抛开来时心里的顾忌与疑虑,殷切开口道:“这样听起来竟是没有个不好的了,只是说到现在,七奶奶也不说这是哪家子弟,这倒是让我心里没谱儿。七奶奶倒是先说这公子是谁,心里好有底。”
  宋氏知道这是最要紧的地方,因此打点起精神道:“这个人却不是咱们金陵的,说起来是缘分。原是我家爷们在九边时部下的一名小将,只怕顾太太也该听府里议论过他,正是那名叫周世泽的小将军。”
  听到这里顾周氏先是察觉不出什么,但是很快反应过来‘九边’意味着什么。眉心猛地一蹙,原来脸上的喜悦满意全都褪去,转而变成一种凝重愕然,最后变成可惜——宋氏以为她接着开口就该是拒绝了。
  谁曾想顾周氏没有直言拒绝,只是勉强笑了笑:“这个事情也太突然了,不是我同奶奶们拿乔,这可比原来想的难多了——九边,九边这地方实在太远了。我与奶奶们直说,前面真是千好万好,我都不信能有这样好的,倒是后头一条出来,我心里反而踏实了。”
  这样的话可以说是推心置腹了,一时之间小王氏和宋氏两个面面相觑,却都不好开口。只有似乎一句话都未说过,只是听着的王夫人忽然开口道:“周丫头,这事儿你是该好好考虑考虑,也别多想了。这原就是应榉那孩子过来开口求的,你应不应的还是看自己。只是有一样,世间哪有十全十美的,这些日子你也挑了这些人了,难道心里没个数儿。”
  “家资、身世、人才、品貌,这些东西哪里都没有十全十美的。这一样好的,那一样就要差着一些。如今这个是哪里都好了,却是要远嫁,知道你不愿意,但是也该想想怎么挑人。即使这个不成,以后挑人也该知道有所取舍了。”
  顾周氏这时候听到王夫人的劝说,真是句句真金。恍惚间就是当年自己挑选夫婿的时候自己看中祯娘父亲时说的话——‘是有各种不好,家资不丰,年岁颇大,还是有过一个老婆的。但是哪里去寻真的十全十美来,就是有,也轮不到我一个丫头出身的不是,这时候就该有所取舍’。
  当年自己能干脆决断,这时候轮到女儿身上却是这样,可谓是‘当局时清,旁观时迷’了。但天下父母心不就是这样,倒是比看重自己还看重儿女了。
  顾周氏想了又想咬咬牙,苦笑道:“我是无法做出当年的取舍了,再让我想想罢。”
  之后她再不说话,宋氏的‘十分计谋’进展到这里,最后两分也就进展不下去了。只是这不能说是成了,也不能说是不成,就看顾周氏回去后怎么想了。
  小王氏心里不看好,想到顾周氏原来不也是回去想想,之后就是拒了么。不过宋氏自己倒是觉得还有些戏——明显的,顾周氏是让王夫人一句话说的有所触动的。这样回去怎么想可说不定。
  顾周氏确实不是像前头那一回那样,回去想想是推辞,就是要拒了。她心里这一回确实是犹豫了,这样合适的人选再难找到,但是要远嫁,她可狠不下心来。
  等到祯娘晚间回来,她便拉住她的手,把事情原原本本说来。就如同她当年自己做了自己的决断一般,这时候她替祯娘做不出一样的决断了,只得让祯娘自己说。
  祯娘的脸色映在玻璃灯下,不再是雪白色,但是却更美丽了——灯下看美人,本就是越美的,几欲不似凡间人。
  祯娘的睫毛微微扇动,洒在眼睑上的黛影也微微颤动。顾周氏等她的意思,祯娘却不解她的犹豫,只干脆道:“娘犹豫些什么呢,就是没得这样合适的了,也有差不多合适的,为甚非得是他?真远嫁了,娘和我就都是一个人了,这不是更重要。”
  顾周氏一下竟不知说什么好了——祯娘当然不是一个人,她将来会有自己的丈夫儿女,真是一个人的只有自己。可是祯娘这样说,分明是把她这个母亲放在最上头,她一时也觉得目酸。
  心里只觉得女儿暖心后,她也能想祯娘的话了。这也是确确实实的,就是没有这样好的,但是稍稍差一些的也不是没有,为什么非得骨肉分离。况且九边多远啊,祯娘去了那边又没个靠山,自家家世也不是让人忌惮的,将来被欺负怎么办。
  祯娘本就不知这周世泽是谁,甚至不知他就是那一日遇到的。在她眼里这和别的有意往她家提亲的没什么两样,这时候拒了也不见心里有异样。顾周氏就不同了,虽然祯娘那样说让她觉得拒了也不是天塌了,但到底有些可惜。
  这样可惜就只能更多力气给祯娘找人家才能抚平了——难为这几日要和孟本理清楚年初珍珠生意布局的事情,却还不忘了给女儿做媒。果然天底下做母亲的最抖擞的时候就是挑女婿了。
  她一面默默打探更多青年才俊的消息,一面委婉给小王氏和宋氏去信:“实在是对不住奶奶们的好意,只是这远嫁太为难了。人离乡贱,就是这周小将军再好,也说不得到了太原那边要吃苦头——真有这样的事儿,娘家又是千里之外,那可怎么办!”
  小王氏本就是帮忙的,这时候也不怎么想要再劝。这样的事儿将心比心有几个做母亲的能够,她自己也是有女儿的,顾周氏比她还不如,她只有祯娘一个女儿啊。周世泽又不是她什么人,她自然是更多站在顾周氏这边想了。
  宋氏倒是甚是遗憾,她可是给安应榉那样信誓旦旦过的。不过买卖不成尚且仁义在,没有强买强卖的道理,何况是姻缘上头,总不能逼着人家答应罢。既然已经拒了,那就再没什么法子。
  宋氏只得把事情与安应榉说清楚:“我是说过了,这事情不容易,一个小节不成事情便休了。如今顾太太这样说话我是没得法子可想了,难道再说第二回?这就是不知趣了,人家要答应自然就会答应,已经拒了再来第二回就是讨嫌,人家也尴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