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

  姚元化的身子覆盖了过去。
  王扬村,王蔓云可不知道李心爱对自己的算计,因为伤了内腑,不管是朱正毅,还是朱英华,都向她隐瞒了红卫兵背后的李心爱。
  两个男人觉得自己有能力护住王蔓云。
  村长原本这几天正组织人手准备秋收,听说朱正毅那边给他们安排了五十几人帮忙,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把自己村那几个红卫兵也拖出来一起受罚。
  至于周承安这十几个家伙,除了周承安被朱正毅扣押,其他人也跟随伍建国那些红卫兵回了城。
  总之,这次事件的最关键人物,都还扣押着。
  “你们先跟老乡们学一学怎么割稻谷,再自己动手。”王蔓云没有下田,她还没好完,得休养,但又不放心几个孩子,干脆就搬了凳子在田边照看着。
  村长与村里一些年龄大的老人也都在田埂上照看这次打谷子。
  晚些时候他们要下田捡拾落下的稻穗。
  至于村里的年轻人,早就高挽着裤腿,戴着草帽,脖子上搭了毛巾,站在了田边。
  村长一声令下,秋收的壮丽场面正式开始。
  任何时候,秋收都是大事件,非常隆重,今年王扬村比往年早了几天收割,但谷子却是已经彻底成熟,不存在损耗的问题。
  朱英华这几个孩子是第一次收割稻谷,学得非常认真,在弄清楚怎么拿镰刀,怎么下刀,一次抓多少稻谷割后,才自己动手。
  刚开始时,孩子的手法都很生疏,但随着动手次数的增加,一会的功夫,就得心应手起来。
  四个孩子做了分工。
  年纪大的两个少年割稻谷,两个小的把割好的稻谷运送到打鼓桶旁边,让脱壳的村民脱壳。
  “小五同志,你们大院的孩子真是能干,除了能文能武,还能下田,今后肯定是国家栋梁。”村长喜滋滋地看着田里的热闹,停在蔡文斌这几个孩子身上的视线最多。
  他是真稀罕。
  “孩子们一直在学校上学,俗话说理论再多都不如亲自实践,让他们感受一下乡亲们的辛劳,我相信今后他们才能更懂道理。”
  王蔓云对于几个孩子的表现也很满意。
  就在村长跟王蔓云的注意力都在稻田里时,不远处,有几个女孩子站在田埂上窃窃私语。
  她们都是二十上下的年纪。
  要是以往,农忙季节,她们也是要下田干活的,但今年不用,她们村多了五十多个壮劳力,有了这些人,她们不仅不用干活,还能有空闲在一旁一边看热闹一边闲聊。
  女孩们看热闹的对象是冯大磊这些家伙,闲聊的却是不远处的军人。
  俗话说一家有女百家求。
  女孩们到了适婚年龄,对于婚姻肯定向往,而她们最想嫁的就是军人。
  军人待遇好,工资稳定,要是发展得好,家属还能住进军区大院,所以在看到朱正毅这群军人驻扎在她们村后,女孩们心动了。
  军人驻扎的地方守卫很严,不能轻易靠近,但今天不同,冯大磊这些家伙需要看守,朱正毅那边就安排了一个班的战士在稻田附近守护。
  这样一来,村里的女孩才有了靠近的机会。
  “听说他们政委好年轻,长得也是最好看的?”
  女孩们在一起,有些话题就直白起来。
  “有什么用,人家已经结婚了,喏,那边那个就是对方的妻子,还要,田里的小孩还是两人的儿子。”有了解情况的直接把王蔓云跟两个孩子的身份透露。
  最开始说起朱正毅的女孩瞬间红了脸,尴尬地解释道:“我没有其他意思,就是好奇对方真厉害,年纪轻轻职位就那么高。”
  “确实,这可是我见过年纪最轻,职位最高的领导。”有人附和了一句。
  朱正毅的优秀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这么年轻居然有这么大两个孩子,真是难以置信。”好奇心引起了不少人的八卦,越搞不清楚,就越想知道。
  朱正毅的身份背景对于普通人是不公开的。
  要不是他高调出现在王扬村,又高调抱住王蔓云,两个孩子叫他爸爸,村民们是不知道朱正毅与王蔓云跟两个孩子的关系。
  知道后,大家对这一家子就更加的好奇。
  不管是朱正毅,还是王蔓云,看着都很年轻,根本就不像结婚多年,能生下那么大两个孩子的夫妻。
  但这样的话题也只能私下里聊一聊,没有人敢拿到明面上说。
  田里,朱英华这几个孩子只忙活了十几分钟,就有点受不了,赶紧直起身用脖颈上的毛巾不停地擦拭着头上、脸上的热汗。
  真的进了田里,才明白风吹稻浪起伏的美景只是美景。
  挺高的稻谷挡住了视线,也挡住了风,他们只感觉到稻谷里的细小绒毛围绕着他们,周边密不透风,才一会,浑身就痒了起来。
  “别挠,越挠越痒,忍一忍就过去了。”
  王蔓云见几个孩子忍不住伸手挠身上,赶紧提醒。
  蔡文斌与朱英华的身形僵硬住了,对视一眼,才明白农活确实不是那么好干的,但再不好干,他们领了任务,也得干完。
  克制着身上的痒意,两个少年再次低头干活。
  至于朱英盛与赵军,他们不用割稻谷,但需要把朱英华两人割好的稻穗移到打谷桶旁,有专门打谷子的村民把这些谷粒脱壳进打谷桶里。
  两个小孩力气是不小,搬动这些稻穗不算难事,可他们遇到的难题跟朱英华与蔡文斌一样,痒,浑身痒痒。
  王蔓云提醒的声音他们都听见,忍着痒意,两个孩子也不敢挠,只能用毛巾擦擦身上痒的地方。
  “田里的活不用干太快,这是长久的活,得匀着力干。”村长指导四个干活的小孩。
  四个小孩看了看隔壁干活的村民,又看了看被惩罚的冯大磊一群人,选择听村长的,这样一来,确实没那么累了。
  村长见小孩听教,心情不错地看向王蔓云。
  “小五同志,今天中午你们可得来我们村吃饭。”说完这话,都不用王蔓云拒绝,就解释道:“孩子们参与了劳作,有资格吃我们村的饭菜,你救了我们一村人,更有资格。”
  58年开始,全国就开始实行吃大锅饭,那三年的大锅饭是真正的大锅饭。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修建了食堂。
  所有人都在食堂吃饭,饭菜根据人头分,但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61年后,改成了下发粮食,凭粮票可以在自家做饭吃。
  但农村,到了农忙又或者是村里,大队,公社有集体活动时,还是会吃大锅饭。
  今天王扬村就因为秋收做了大锅饭。
  这顿大锅饭做得还挺丰盛,一是为了改善全村人的伙食,而是因为粮食的丰收,村委把存了一年的好东西都拿了出来。
  起码咸鱼是够吃的。
  秋收前半个月,为了方便秋收,田里的水是需要放干的,放田水,田里的野生鱼也就无所遁形,这些鱼会被抓起来,然后制成咸鱼。
  沪市人很喜欢吃咸鱼,他们的咸鱼大部分是用春季的鲥鱼或者是黄鱼制作,最是美味,但秋季稻田里的各种鱼类也不能浪费。
  制成咸鱼,能吃很久。
  老村长一直想感谢王蔓云,但一直没找到机会,今天不一样,几个孩子参与了劳作,村里要管饭,请孩子们跟王蔓云吃一顿,是最合适的理由。
  王蔓云看着村长的眼睛,她能从对方眼里看出真诚与势在必得。
  这是一份沉重的感谢。
  如果她不接受,肯定会成为压在村长或者是村民心中的一道坎,俗话说欠人人情是最难还的,要是一顿饭就能还上,对彼此才是最合适的。
  “好。”
  王蔓云衡量再三,点头同意。
  “那我得回食堂看看饭菜,可不能让他们出错,对了,小五同志,你放心,我特意问过刘医生,他说过你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我保证今天饭桌上的都是你能吃的。”
  村长高兴得像个孩子。
  在跟王蔓云说完这番话后,就开心地回了村,走路的步伐不仅很轻快,腰板也挺直了几分。
  村长确实高兴,要是以往,秋收的时节他也是需要干活的,今年就轻省很多,真是托了王蔓云这些人的福,所以今天的待客绝对不能怠慢。
  “小霞,你们还站这干什么,赶紧的,跟我回村,今天吃午饭的人多,不能出意外。”村长把不远处面含春色的几个姑娘叫走了。
  这些女孩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都是他默许的。
  自己村,当然是希望村里人越出息越好,孩子们好了,村里才会更好。
  所以村长希望能有与女孩看对眼的军人,但也不会太纵着,差不多就该回去了,婚姻毕竟还是讲究缘分。
  女孩们恋恋不舍跟着村长回了村。
  就那么一会的功夫,她们各自都看好了心仪的人,就是不知道这些心仪的人对她们有没有想法。
  不过这都不是她们能操心的。
  自有母亲或者是长辈去试探或者是安排相亲。
  王蔓云对于王扬村的午饭还挺好奇,她不知道能吃上什么样的饭菜,也不知道这些饭菜的口味如何,但她相信,一定足够新鲜。
  朱英华这几个孩子一直坚持着忙了一个上午才收工。
  收工后的他们跟着村民去了远处的河里洗澡,洗去一身肉眼能看见的稻谷细绒。
  彻底干净后,他们终于从难熬的刺痒中解脱。
  换上带来的换洗衣服,孩子们一脸兴奋地跟着村民回了村,刚进村食堂,就看到跟村长做在一桌的王蔓云。
  “妈/云姨/奶奶。”
  四个孩子,三种不同的称呼。
  “自己找地方坐下吃饭。”王蔓云并没有把孩子们招呼到自己身边。
  因为她知道村里其实非常讲究座次。
  她能坐在村长身边,除了因为救了大家,还因为朱正毅的身份,但孩子们不同,还太小,不能跟村长与村中长辈坐一桌。
  几个孩子对王蔓云非常信任,王蔓云让他们自己找地方坐,他们的视线就转向了一边,然后昨天跟他们一起玩耍的几个村中少年就对他们招手了。
  今天的秋收,村里的少年们也都参加了,此时坐在食堂吃饭也是理所当然。
  “你们好厉害,干活比我们干得还要快。”
  有个少年敬佩地看着朱英华几人,他还以为城里来的孩子不会干农活。
  “不对,你说错了,他们比我们干得还要快,活也比我们干得好,我看了下,田里根本就没有什么遗漏,就连留下的稻谷茬子都一般高矮。”
  另一个少年不服同伴的话,纠正了一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