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节

  其中就包括吴晖院士。
  吴晖问起了物理实验室的项目,“你们准备的怎么样?我已经看到提交的申请了,估计最快年后就能拨款。”
  他指的是交流重力的后续项目。
  王浩道,“我来之前问了一下,应该年前就能开始实验。”
  “还没开始?”吴晖稍稍有些惊讶。
  “额~~”
  王浩倒是觉得很正常。
  物理实验室的资源不能和大实验室相比,即便是申请到了经费,有很多设备和材料都是要等的,速度自然就要慢一些。
  吴晖点了点头,没有在话题上继续谈,他觉得物理实验室是放弃了竞争。
  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竞争对手是两个大型的研究机构,想要竞争到大项目几乎不可能。
  他说起了另外一件事,“王浩啊,等明天的时候,你不着急回去吧,首都大学有个应用数学的会议,到时候,你也参加一下吧。”
  “你在ns方程上的近似解研究很有价值,这个应用数学会议就是讨论ns方程的。”
  王浩疑惑道,“ns方程?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前一段时间,那个巴克马斯特的研究。”吴晖摇头道,“现在好多机构都担心ns方程变得不可靠,我们就针对ns方程的各个应用方向,进行一下研讨、论证。”
  “讨论不讨论出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增加大家的信心。”
  “数学的底层逻辑是不能出问题的。”
  王浩听着理解的点点头,他正准备说什么的时候,就看到吴晖就已经走开了。
  问题是,他已经证明了常规取值之下,ns方程式解集的光滑性,也就代表常规应用情况,ns方程是完全可靠的。
  那么,做应用论证还有什么意义?
  只是论文还没有正式发表,自然也没有获得国际认可,说出来会被认可吗?
  王浩顿时有些纠结。
  要不要告诉吴晖院士?
  第一百七十一章 记者采访、应用研讨会,尴尬的数学院士:要不大家停一下?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到了末尾,领导组的成员已经提前离开。
  会场气氛就变得更活跃了。
  媒体记者们也被允许进入大堂,可以随意的进行采访工作。
  好多对于研究项目有信心的学者都等待着记者采访,即便是在获奖的项目里,也有受关注和不受关注。
  有一些项目是非常受关注的。
  比如就像是大型的物理项目,还有一些医学相关的科学项目。
  往往数学研究是最不受关注的,因为好多数学理论研究工作脱离现实,即便说出来普通人也很难理解。
  今天是个例外。
  十几个记者都朝着王浩走了过去,甚至有一种追捧明星的感觉。
  十几个人的数量听起来并不多,实际上,能进入大堂的记者不超过五十个,换句话说,三分之一以上的记者,都冲着王浩去了。
  哪怕是官方的媒体,也是很在乎流量的,任何媒体都不希望发布的报道不受关注。
  王浩就是流量的来源。
  在这个大堂里,少有学者能和王浩受到的关注相提并论,包括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老院士,放在普通人群体中都很少有人关注。
  记者们都去采访王浩,其他学者只能苦笑的看着。
  当然也有其他学者被采访到,但会场里有几百人,能碰到一个记者采访就很不错了。
  朱鹏和王浩站在了一起,他们是准备一起离开的。
  当看到好多记者冲着这边过来,尤其是朝着自己走过来,朱鹏下意识觉得是来采访自己,他带着笑挥了一下手,然后就看到一群记者,围住了旁边的王浩。
  他则是被直接挤开了。
  朱鹏尴尬的放下手,往旁边挪了好几步,后来干脆远远的走开,心里再次发誓,“下次再也不和王浩一起了……”
  记者们围住了王浩。
  因为都是官方的媒体,他们也没有抢的提问,有一个中央台的记者率先问道,“首先恭喜王浩教授获得了自然科学一等奖,你此时的心情如何?”
  王浩脸色动也不动,淡淡的说了四个字,“我很激动。”
  他在颁奖的时候确实很激动,只是现在心情平静了很多。
  看着那副淡定的模样,再配合嘴上说着激动的话,记者们都感觉十分的怪异,心里也琢磨着,‘可能是因为知道消息太早了?’
  有记者也开口问道,“能说说您是什么时候知道的获奖消息吗?”
  王浩终于有了表情,他有些郁闷的道,“你问这个,我就有话说了。我都不明白为什么我自己获奖,其他人比我知道的都要早。”
  “现在这小道消息太可怕了,我去科学基金会,结果好几个人和我说获奖了。”
  “早上来的时候,我还不确定自己获得的是一等奖,其他人都知道。这个奖项上我建议官方还是保密一下,最少要保证消息渠道公平啊?”
  “要不就直接宣布,为什么就只有我自己不知道呢?”
  周围记者都听的带上了笑,他们自然理解王浩的意思。
  科学技术奖项只是现场宣布,但因为有很多人参与奖项评选,尤其是顶尖的院士之类,就肯定会有一些消息被透露出来。
  不过放在国际上也是如此。
  一些顶尖的学术奖项,有些获奖人早早的就被锁定,相关的顶尖学者会知道获奖人,但获奖人本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不会提前得到通知。
  之后又有记者问道,“王浩教授,你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凭借的是《寻找无穷列式数学转换法》,是一种数论相关分析方法的研究。那么你认为,这个是不是你最好的研究?”
  “最好的研究?”
  王浩仔细想了一下,用力抿着嘴道,“应该不是吧,我不知道哪个研究更好,但印象最深刻的是梅森素数相关的研究。”
  “为什么?”记者感兴趣的问道。
  “在未知中探索,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王浩解释道,“这个研究是利用数学方法,分析出那些其他人只能凭借运气才能发现的数字。”
  “这很关键。每一个梅森素数的发现,都会让我产生一种成就感。”
  王浩说的很认真,他还举了个例子,“这就像是买彩票。买彩票,我们假定全部靠运气,没有任何人为因素的干预,但是,如果你能用数学方法分析出彩票的结果,买到对应的号码中了奖,你会不会很有成就感?”
  旁边一群记者跟着点头。
  那还用说么!
  只是靠分析就能中彩票,成就感和收获都直接拉满了。
  王浩吐槽性的补充了句,“只可惜啊,gimps穷困潦倒,要不然,我非让计算机实验室的服务器,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运作。”
  “……”
  众多记者没有太明白意思,但吐槽的似乎内容有些不太友好?
  掐过这段!
  有个记者继续问道,“十几天前,你在博客上发布了一篇有关ns方程的论证,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瞩目,也成为了数学界的焦点。你现在的研究是否和ns方程有关?”
  王浩点头道,“我刚刚完成的研究,就是ns方程问题。”
  他严肃道,“在这里,我再强调一下,ns方程解集是光滑的,最少在常规取值下是光滑的。”
  “巴克马斯特的研究很有意思,他证明允许解集粗糙的情况下,ns方程的输出会不稳定,但这并不能否定ns方程精确解集的光滑性。”
  “对此,我已经进行了证明。如果是常规取值的情况下,即便只是求近似解,ns方程的输出也是有界收敛的。”
  “另外,我依靠函数论和泛函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变量值的分析,并且可以得出……”
  “乌拉乌拉~~”
  一大堆专业名词从王浩嘴里说出来,让旁边记者听的头晕目眩,有站在后排的记者赶紧默默的离开了。
  站在最前面的记者装作认真听的样子,后来也抽了个空隙,赶紧说道,“王浩教授,就到这里了,我先去采访其他人。”
  有个记者装样子的,甚至去采访了朱鹏。
  朱鹏发现有记者采访还很高兴,就听记者问道,“这位教授,请问你做的是什么研究?”
  ……
  朱鹏满脸复杂的和王浩一起回了酒店。
  当天的颁奖典礼还是很累人的,他们就是在酒店休息,第二天朱鹏去了科学基金会,要处理和项目有关的事情。
  王浩则是去了首都大学。
  吴晖教授说了首都大学要进行一场应用数学研讨会,主题就是ns方程的应用。
  到了首都大学门口的时候,王浩就见到了吴晖院士。
  吴晖和好几个教授在一起,他们提前来了十几分钟,是特别等着王浩的。
  等到了王浩以后,大家就一起走了进去。
  吴晖和王浩走在最前面,也一边介绍起来,“这次是张宏欣院士牵头组织的应用数学讨论会,不是正式会议,就只是大家一起研究一下。”
  “主要还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巴克马斯特的研究。”
  “很多人都开始担心ns方程不可靠,张洪欣院士组织了研讨会,目的就是以理论分析,让应用领域的研究有信心。”
  “我们这次会针对十三种主要应用,对特定ns方程类型以及取值进行论证,还会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工作,争取能覆盖这十三种主要应用的内容。”
  “最少要证明,哪怕是求取近似解,偏差也是在固定范围。”
  吴晖说着看向了王浩,“这是你的证明,粗糙取值下ns方程是有界收敛的,但你只是证明了输出有界收敛,没有确定波动的范围。我们需要论证波动范围,保证普遍的应用不会出问题。”
  “虽然无法证明ns方程解集是光滑的,但最少要保证应用上不会出现问题。”
  王浩耐心的听着,犹豫了好半天,还是说了起来,“吴院士,我昨天就想和你说,现在还是说了吧……我认为这个论证没有任何意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