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都市生活>问君何愧> 第107章

第107章

  挤到近处才知道,原来是玄羽军全军在城门广场列阵阅兵,向京城百姓祝贺新年。
  晌午烈日下,五万大军身着玄甲,清一色的黑色战马和黑铁盾牌,一眼望去如黑云压城,令人振奋而胆寒。许是为了迎接新年,每一匹战马脖颈上的缰绳都换成了红色,与将士们长枪上的红缨交相辉映,肃穆中平添几分亲切。
  万军阵前,最高两匹战马上,两名年轻将领一左一右,左边那位是张熟面孔,早在几个月前建昌帝召他回京述职,他便时常在城中出现,后来又率军攻打皇城,不少人都见过他横扫千军的飒爽英姿。右边那位眼生一些,但这段时日时常出现在军营内外,加之前些天谢烬同他上街置办年货,也有不少人见过他。
  联想起今早城中流言,谢烬与江悬此时出现在这里,莫非……
  只听一声令下,五万大军列阵排开,沿天街齐步向前缓缓行进。若是从今早那张红笺来看,江悬在萧承邺字里行间的模样分明是只美丽娇贵的金丝雀,前些天他与谢烬一同逛街,身着常服,看起来也像是位娇生惯养的世家公子。而今日他身着战甲,长发高束,周身毫无柔弱之气,反而面色凛然,双目如炬,其轩昂气宇比起谢烬不遑多让。
  凡是见过江述行和江凛之人,只一眼便能看出此时此刻的江悬与他的父兄多么相像。不仅是外貌,更是神宇和气度,以及江家人身上独一无二的正气决然和铁骨铮铮。
  十里天街,江悬率五万玄羽军从头游行至尾,长街尽头,萧长勖身着正服,率一众朝臣在城楼之上,目视江悬到来。
  没有人知道半个时辰前萧长勖还在府中喝茶,江悬先斩后奏,列好阵才派人通知他阅兵,萧长勖临时召集大臣,换身衣裳便上了城楼。
  不多时,大军行至眼前。
  江悬勒马,抬手示意麾下停步。待全军站齐列阵,他与谢烬翻身下马,走上前,对萧长勖行礼:
  “臣江问雪。”
  “末将谢岐川。”
  “率玄羽军全军恭贺秦王殿下新年安康!”
  身后万军齐声,震耳欲聋:“恭贺秦王殿下新年安康!”
  在场的人无不心生肃穆。只见城楼之上萧长勖回礼:“本王亦祝各位新年安康,旗开得胜,无往不利!”
  “谢秦王殿下!”
  “免礼。”
  江悬抱拳:“臣有一事,奏请殿下。”
  萧长勖道:“请讲。”
  “臣请愿率军东讨新安,望殿下恩准!”
  此言一出,道旁观看的百姓方才明白今日为何突然列阵阅兵。——萧承邺说江悬温柔小意,江悬便要告诉所有人,他是上阵杀敌的武将,不是金笼中豢养的雀鸟。他与萧承邺之间不仅没有旧情可念,相反,他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萧长勖知道江悬会借今日请兵,朗声道:“好!本王现封你为车骑将军,择日起兵攻打新安,京城三万朱雀军由你调遣。”语罢看向谢烬:“谢岐川。”
  谢烬抱拳:“末将在!”
  “传令玄羽军,此战当前,玄羽军与朱雀军需协力齐心,所有作战部署,你与江问雪共同决策,有扰乱军心者,军法处置!”
  “是!”
  第63章 62 “混蛋谢岐川。”
  朱雀军乃秦王亲兵,萧长勖将自己亲兵交由江悬调遣,其意不言而喻。
  清早萧承邺还在信中恳求江悬回心转意,转眼至晌午,江悬便要举兵攻打新安,如此波澜起伏,百姓自然喜闻乐见,这边玄羽军还未返回军营,那边东市说书人已搭起讲台,绘声绘色地说起开年第一出大戏:
  “……
  江悬何许人也,镇北王江述行之子,开国将领江泓之后,十三岁上阵杀敌,十四岁单枪匹马入敌营取北狄藩王首级,一战成名、声震漠北。如此少年英才,本该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却因生得一副倾国倾城之容貌,最终招致杀身灭门的祸端。
  相传建昌帝早在江悬年少时便对他心生觊觎,甫一即位便要求江述行将江悬送入宫中,名为内臣,实为妃嫔。江述行自然不肯,于是建昌帝心生杀意,谋划幽鹿峡之变,不仅使江家家破人亡,四万玄鹰军将士也随之葬送了性命。自此,一代将门陨落,江悬被暗中劫持入宫,囚困整整七年。
  ……
  这二人本该是生死仇敌,然两千多日夜朝夕相处,建昌帝对江悬渐生情愫、愈陷愈深,如今甚至不惜以江山拱手相让,与秦王交换江悬一人。可惜深仇大恨在前,江悬与他注定是不死不休。……
  ”
  说书人从晌午讲到傍晚,听众换了一批又一批,大街小巷人人都在议论萧承邺与江悬之间的爱恨情仇,穿插着些许陈年往事,譬如江家当年如何盛极一时、江凛与江悬兄弟二人又是如何青出于蓝……有明理者说,萧承邺当年策划幽鹿峡之变,并非全是见色起意,江悬是怀璧其罪不假,但招致祸端的根本不是美貌,而是江家越来越庞大的势力,倘若放任江凛江悬兄弟二人在西北,几年后必定盘踞一方,届时,再想压制他们就更难了。——只不过江悬的美貌太过耀眼夺目,才让人们将注意力都集中于此,忘了他本身就足够萧承邺忌惮。
  京城中如此沸反盈天,几百里外的新安自然也听到了消息。当初追随萧承邺来到新安的朝臣,眼下终于乱了阵脚。上一次萧承邺说要拿玉玺换江悬还可托词为计策,这次他全然不顾帝王威仪,以如此深切口吻恳求江悬回心转意,就算是为陷害江悬、扰乱玄羽军军心,也未免太过荒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