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节

  经过史密斯的一番努力,贝鲁斯的收购已经开始走流程了。
  作为秋海的老板,收购计划中很多步骤,都需要陈江海亲自参加。
  还好,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最终贝鲁斯的收购是顺利完成了。
  五月十号,史密斯便赶往贝鲁斯的总部,开始接手那边的各项事务。
  而陈江海,也有时间在家好好陪一下老婆孩子了。
  小丫头现在快八个月了,长得白白胖胖,已经能够自己翻身和坐起来了。
  看着正在努力学习爬行的欢欢,陈江海脸上全是微笑。
  看着欢欢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小不点,长到今天这么大了,陈江海不得不感慨生命的神奇。
  “欢欢,看爸爸。”
  陈江海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手。
  原本趴着学爬行的欢欢,也是立马就抬起来头,看向了坐着的陈江海。
  陈江海十分的高兴,跟着连连拍掌。
  欢欢见此,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一旁的林婉秋正在看书,看到父女两玩的这么开心,脸上不知不觉就露出了一抹微笑。
  陈江海现在最开心的事,就是能将小欢欢逗笑。
  小孩子的笑点有时候很奇怪,陈江海想让要欢欢笑的话,还真得花心思才成。
  可是他却是玩得不亦乐乎,能看到女儿开心的咯咯笑,不管做什么他都觉得是值得的。
  第663章 格局啊格局
  时间如白马过隙,转眼间,就到了五月中旬。
  此时秋海的各项业务,都已经步入正轨之中。
  秋海冰箱已经正式进入市场,不过销量并不是很高。
  倒不是说秋海冰箱不好,只是现在产能还没能完全跟上。
  不过这个问题马上就能解决了,岳宏盛收购的厂子,已经整合完毕,很快就能开始生产了。
  国内市场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但是国外市场却是出了一些问题。
  此时贝鲁斯已经被陈江海收入囊中,史密斯也如愿以偿地成为了贝鲁斯的总经理。
  一上台,他便开始调查市场,发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那就是秋海的各项产品,很多方面都是不符合国际标准。
  对于这点,史密斯在了解后,第一时间就通知了陈江海。
  陈江海在知道这件事后,立即将岳宏盛给叫过来了。
  “宏盛,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陈江海把史密斯发来的报告,拿给了岳宏盛。
  这件事对于秋海而言,确实算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秋海现在的市场,已经逐渐向国外扩展了。
  尤其是在收购了贝鲁斯之后,以后大部分的产品肯定是要出口的。
  这样一来的话,在国际质量标准这一块,秋海必须跟上才成。
  现在秋海很多的零配件,在质量标准上,根本就没有达到国际要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光是在塑料加工这一块,秋海跟国外的大企业相比,就还是个小学生。
  绝大部分的塑料零部件,都是用注塑机来完成的。
  秋海工厂所用的注塑机,或者说国内大部分工厂所用的注塑机,那都是发达国家已经淘汰了的产品。
  想要生产达到国际治疗标注的塑料零部件,那就需要高端的注塑机才成。
  可是这些高端注塑机,基本上都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手里面。
  买这些高端注塑机,价格贵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厂家会死死的卡住技术方面的东西。
  一旦注塑机出了问题,必须把问题报给厂家,然后厂家派人来修。
  不仅如此,修理的时候其他人都不能在场。
  这样一来,等于是发达国家把技术牢牢握在手中,一点都不让外人染指。
  如果秋海现在不抓紧想办法解决的话,这种被人扼住喉咙的事,还会持续好多年才能有所缓解。
  陈江海把岳宏盛找来,就是想合计出一个办法,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陈总,看来我们秋海的产品,以后如果想牢牢占据海外市场份额,就必须要按照国际质量标准来生产了。”
  看完报告后,这是岳宏盛得出的结论。
  对于这个结论,陈江海自然是点头同意:“你有什么建议呢?
  岳宏盛想了想:“陈总,我觉得可以先去买几台高端的注塑机回来,然后自己研究。”
  不得不说,岳宏盛的这个办法,可能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
  但陈江海的想法更加简单粗暴,那就是直接收购岛国的机械加工公司。
  到时候再把所有的技术人员,全部带到中国来。
  这样一来的话,就能很快的掌握岛国那边关于这方面的技术了。
  当然,华夏人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太现实。
  可陈江海手里还有一张牌,要知道他们在岛国可是有分公司的。
  秋海的人出面去办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太低了。
  可是让岛国的人去办这件事,肯定比秋海更加方便。
  随后,陈江海也是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岳宏盛。
  岳宏盛听到这个消息后,眼睛也是一亮,这个办法确实可以试一试!
  “陈总,那我现在就去联系刘建明,让他去办这件事。”
  岳宏盛也是一个说做就做的人,立马站起身来。
  陈江海点了点头:“行,你先去安排,后续一有消息的话,立马汇报。”
  “是,陈总。”
  岳宏盛一边应声,一边暗暗嘀咕:格局啊,自己的格局还是小了点。
  ……
  五月底,秋海牌冰箱的产量已经上来了。
  这种情况下,陈江海并没有着急把生产好的冰箱卖到市场上。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冷链计划已经筹备到了足够的资金。
  秋海这边捐了两千万,黎天王到处拉赞助,也凑了上千万的资金,前期的费用已经足够了。
  于是陈江海要求手下的厂子,务必全力配合冷链计划。
  秋海生产的冷藏设备,也是一台台的发往全国。
  冷链计划的启动,在当天就直接上了央视新闻。
  看着电视上一台台写着秋海两个字的冰柜,让很多人都记住秋海这个品牌。
  张瑞明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脸色十分的凝重。
  秋海这次的冷链计划,不仅再一次提高了秋海的名声,同时也为秋海冰箱做了一个大大的宣传。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秋海冰箱不出什么大的质量问题,那它以后的销量,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自从冷链计划立项以来,张瑞明就一直在关注这件事情。
  不知道为什么,张瑞明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秋海以后会成为他的心腹大患。
  冷链计划的启动,让张瑞明的这种感觉,更加的强烈了。
  当然了,在冰箱市场上面,秋海的对手不仅只有海尔一个,还有西子门这个强劲对手。
  在冰箱这一块,西子门起步要比海尔还早。
  发展的时间早,在技术方面自然是要比国内先进的。
  西子门这次进入国内,自然是想大展身手,好好的啃下华夏这个庞大的市场。
  想要进入这个市场,前提是能够吸引到足够多人的重视,高调的进场。
  正是抱着这种心态,西子门选择的第一个对手,那就是秋海。
  这个时候,国内最活跃的品牌,非秋海莫属。
  西子门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挑战秋海,自然是能吸引到足够多的目光。
  这样一来,西子门前期的目标就算达成了。
  得知秋海现在进军冰箱行业,西子门京城办事处的李天钢,差点没笑出声了。
  在冰箱这个行业,西子门还真的没怕过谁。
  带着这种自负的想法,李天钢很快就写了一份报告,汇报给了西子门总部。
  报告的内容很简单,李天钢建议西子门从冰箱入手,只要击败了秋海,那西子门就能快速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作为国货代表的秋海,它的一言一行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西子门要是能跟秋海竞争,它获得的关注自然不会少到那里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