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穿越历史>晚唐浮生> 第1003节

第1003节

  好兴旺的香火!
  一路奔回幽州之后,已是十一月底了,离入宫面圣还有两天时间,便找曾经同在侍卫亲军站岗的拓跋彝昌喝酒。
  拓跋彝昌有个好姑姑,将他视为己出,为他提供了绝大的助力。也正因为如此,拓跋彝昌已经被提拔为易州州军指挥使,全权负责三千州兵的组建事宜。
  拓跋彝昌确实在家,立刻将他迎入。令邵知礼意外的是,在关西极有名气的大商人拓跋思敬也来了。
  “侍卫亲军出人才啊。邵郎君平步青云,好生令人羡慕。”拓跋思敬看着高大魁梧的邵知礼,赞道。
  “主翁谬赞。”邵知礼客气道:“不知主翁又有什么大买卖,要亲来幽州?”
  “其实也没什么。”拓跋思敬笑道:“受朝廷委托,采买了一些牲畜,转运而来北平。顺道带几个族中后辈,来幽州上任。”
  “不意拓跋氏兴旺至此矣。”邵知礼惊道。
  “不是来当官的。”拓跋思敬哭笑不得,道:“长夏商行知道吧?”
  “听说过,洛阳南市开了一家。”邵知礼说道。
  “今年年初长安也开了。上个月,北平府也开了。而今人手不足,于是从我这个小门小户借调了一些。”说到此处,拓跋思敬略有些骄傲。
  朝廷也要找我借人办商行,可见拓跋家的产业发展得还是很好的嘛。
  邵知礼随口恭维了几句。
  其实他对这些商事上的东西不太感兴趣,也看不大上。赚钱再多,能有当官有用?拓跋思敬是邵圣早年的败军之将,没了心气,也就只能钻营这些东西了。毕竟拓跋氏曾经也是党项大族,除了做买卖外,当真干啥都不合适。
  “小郎君可别看不起这等买卖啊。”拓跋思敬突然笑道:“据我打听,洛阳南市的长夏商行,一年纯利,不下两万缗。别人弄不来的东西,长夏商行可以弄到。别人想卖却缺货的东西,长夏商行的货源十分充足。唉,话又说回来了,论做买卖,又有谁比得上邵家?”
  “这……”邵知礼有些不解:“我听闻长夏商行是司农寺开的啊。”
  “司农寺将各地仓库交割出去后,与户部再无瓜葛,已经是一个纯粹的皇室专供衙门,可不就是邵家开的么?”拓跋思敬说道。
  “原来如此。”邵知礼恍然大悟,旋又道:“洛阳长夏商行,年入两万缗钱,这可真是……”
  真的不少了!甚至可以养一千禁军士卒,非常吓人。
  洛阳南市那么好的位置,如果再好生经营,估计还能多赚一些。长安、北平再开商行,又是不少钱,司农寺可真是富得流油。
  邵知礼与拓跋思敬、拓跋彝昌爷孙俩饮宴到傍晚时分,方才告辞离去。
  说来也巧,途经劝利坊时,真看到了“长夏商行”那金字牌匾,于是信步走了过去。
  商行内人来人行,热闹非凡,毕竟这是一个将各种不同货物放在一起售卖的大商铺,打破了不同行市的垄断,对燕人而言还是比较新鲜的。
  邵知礼默默观察,发现大部分人都只是看,出手采买的人少。即便买,也专盯着几种货物。
  第一种是泥姑口新送上岸的咸鱼干,采买的人最多,且多为官员、富户家眷。
  下个月就是长春节了。坊间传闻,圣人早年家贫,行将饿死之时,得遇金甲神人,自言本是龙宫巡官,特献鱼一筐,助天子渡过难关。圣人既惊且悟,始有廓清寰宇之志。
  传闻是真是假都无所谓了,但圣人亲自推广的东西,大伙还是要给几分面子的。况且咸鱼干也是稀罕物,富贵人家不介意多买点回去尝鲜。
  邵知礼稀里糊涂地买了几条,提在手里时,却不知找何人去烹制。
  唉,母亲在宫里照顾弟弟,父亲在洛阳,家中就他一人,冷冷清清,好生无趣。
  咸鱼还是很好卖的,不一会儿就售罄了。商行的人出面解释,天寒地冻,渔船已经不出海了,这是泥姑口送来的最后一批咸鱼。
  听到这个消息,几位刚刚从衙门下直的吏员大失所望。
  有那心思活络的,已经在盘算着是不是找人打制一艘船,出海捕鱼算了。看这样子,捕鱼说不定比当武夫还挣钱。
  反正都是卖命,上阵搏杀危险,还是出海与风浪搏斗危险,实在难说得紧。
  邵知礼也分辨不出到底哪个危险。不过出海捕鱼可能真的比较挣钱,万一哪天圣人在下旨,让大伙正月里也吃这咸鱼干……
  邵知礼觉得他干得出这种事。
  人们购买的第二大类便是马匹了——老规矩,在长夏商行交定金,司农寺会给他们送来想要的马匹。
  话说这几年大夏出了不少好马了。
  前有名噪一时的银川马,后来又出了个风头更劲的高阙马。听闻都是司农寺下辖各牧监淘汰的马,但在邵知礼看来真的很不错了。
  他在预定的马匹种类内,又看到了新名字:永清马。
  “可真是厚积薄发啊。”旁边一人叹道。
  邵知礼忙扭过头去,却见是一毛锥子。
  “早闻今上镇夏之时,便培育良马。”毛锥子继续说道:“二十余年持之以恒,想必已有很多成果。只要司农寺想,一年出一个新马都不成问题。”
  此人所谓的“成果”,其实就是指司农寺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已经掌握了不少优质“基因资源”,可以慢慢排列组合,试验出自己想要的品种。只不过他没这些概念,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的想法——即便如此,其实也很厉害了。
  “我叫李严。”见邵知礼不说话,毛锥子也不以为意,道:“本在莫州当个小官,王师大至,我弃官潜逃,实在惭愧。今得种师召唤,去营州当个县官,便想着买匹好马,惜未买到。一千匹好马啊,数日即售空,长夏商行凭空得了六七万匹绢。唉,不意北平府的有钱人也这么多,大意了。”
  “这……”邵知礼也不知说啥好。
  与李严分别后,他也没心思逛了,抽空去云居寺拿了石经拓印本后,便入宫面圣。
  ※※※※※※
  交泰殿内,余庐睹姑、阿史德氏二人正在逗弄孩子。
  或许因为都是胡人出身,她俩自然而然地亲近到了一起。
  邵树德则在书房内思考如何赚钱的事情。
  萧重袞则拿着一张草原地图,静静跪在他面前。
  邵树德的目光上下扫视一番,突然拿手指在萧重袞的嘴唇上一抹,又看了看她的跪姿,襦裙胸口拉得很低,已经可以看到里面的小馒头。
  “重袞,你在勾引朕?”邵树德看着大拇指上的胭脂,似笑非笑道。
  萧重袞的脸唰一下红了,然后又变白。
  “陛下,邵知礼来了。”宫官解氏入内,禀报道。
  “让他进来吧。”邵树德离开了书房,至正殿内坐定。
  “奴婢拜见陛下。”邵知礼跪倒在地,大礼参拜。
  “起来吧。”邵树德从仆固承恩手中接过了拓印本佛经及序文,仔细看了看,表情十分精彩。
  “你有心了。草原之上,还是该广建庙宇,化解戾气,今日找你来正是此事。”邵树德说道:“不过,在看到这份拓印本后,又想起了一些事情。云居寺香火十分鼎盛?”
  “陛下,不光云居寺,各处寺庙都兴盛得很。”邵知礼说道:“北平府、沧州、魏州、汴州,极其兴盛,日进斗金。”
  “朕已经课税了,居然还这么富。”邵树德感慨道:“这帮秃驴,看样子可以加重税率。多出来的钱,正好组建草原商队。”
  邵知礼静静听着。
  “草原多牲畜,而今北地很多地方推行三茬轮作制,缺乏牲畜。草原又缺茶、铁、瓷等物事,中原甚多。”邵树德说道:“你可知长夏商行?”
  “奴婢知道。”邵知礼回道。
  “长夏商行归司农寺,所赚良多。长安、洛阳、北平三都皆已开办,接下来朕会在灵州、华州、秦州、汴州、徐州、襄州六地陆续开办。”邵树德说道:“朕也乏钱。而且有些事,公私不分不太好。”
  所谓的“公私不分”,主要是指诸宫奴部的事情。
  奴部丁壮组成的侍卫亲军,建国前由安北都护府代管,建国后由北衙枢密院管理。这是不正常的,皇帝的私人部曲,怎么能由朝廷来管呢?朝廷一旦接手,它还是私人吗?
  邵树德想来想去,他缺乏一个独立于政府单独运作,只对他本人负责,且包揽诸多杂事的机构。
  于是他决定设立内务府。
  内务府成立后,六宫奴部的生产生活、军事训练等皆由其负责。而内务府一旦接手过去,朝廷也就不会拨款了,今后公就是公,私就是私,分割清楚,这也是近日与政事堂诸位宰相商议的结果——当然,一时半会还不至于完全“断奶”,朝廷会继续赞助个几年。
  因此邵树德需要搞钱。
  长夏商行即将从司农寺内剥离,划归内务府,这算是该衙门的第一笔资产。
  组建草原商队,在中原与草原之间来回倒腾,是第二条路子。未来进展到契丹、渤海地界后,邵树德知道当地有很多商品与内地是互补的,很多东西完全可以摆到长夏商行的货架上,赚取利润。
  第三条路子就是海贸了,暂时处于草创状态,八字还没一撇。而且这玩意前期投资很大,风险也很高,即便贵为天子,拿自己的钱来玩,还是有些犹豫的。或许可以等本钱厚了后再说,但不是现在。
  接下来就是办一些工场了。毛布可以当赏赐用,织出来就是钱。原料他有,奴部可以提供,机器也可以雇人打制,唯一缺的就是人手。
  这就要侍卫亲军多打仗,多抓点俘虏回来“踩缝纫机”了……
  第096章 改革
  “内务府对天家来说,至关紧要,必须得是亲近私人,方可掌权。你们说说,府监选何人为好?少监、府丞、主簿之类的佐官,又何人为宜?”
  交泰殿内,一家人吃罢早饭,邵树德看着张惠、储氏、余庐睹姑、种氏、阿史德氏、萧重袞六人,问道。
  他没有宗族,儿子们的年龄、阅历、资历也都不足以支持这个职务,更何况内务监根本不可能交给任何一个儿子。
  那么只能是元从中的元从,或者从妻族内挑选了——最好是妻族,因为内务府管辖范围内的六宫奴部不宜与朝廷发生太深的联系。
  “惠娘,你先说说。”邵树德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张惠,问道。
  在他眼中,张惠有大智慧,性情善良,又能包容自己,无论哪方面的包容。
  “妾没有人选。”张惠答道,说罢还看了看储氏。
  邵树德一见,想到昨晚的某些事,脸色顿时不是很好看,只听他训斥道:“你们俩姐妹可真是会互帮互助啊,把我耍得团团转,可知错?”
  “陛下恕罪。”储氏慌忙低头,但嘴角隐有笑意。
  邵树德脸上挂不住,伤自尊了。
  他临幸二女,想要张惠给他再生个孩子的,但储氏却“姐妹情深”,替张惠挡枪,施展手段,当场让他缴械,有些尴尬。
  张惠算是躲过一劫,这时也不敢说话,但邵树德也从她的眼底看出了笑意。
  自己的虚实居然已经被她们看穿了……
  邵树德闷闷不乐,道:“下不为例。再说说内务府的人选。”
  余庐睹姑张了张嘴,下意识想推荐谁,但一想到跟她过来的都是新降之人,根本不受信任,就又泄气了,转而用危险的眼神看着女儿重袞。
  其实母女俩的关系原本很好。初降之时,抱在一起惴惴不安。但自从余庐睹姑怀上了孩子后,最近看到女儿开始涂脂抹粉,在圣人面前晃悠,她的心情就变得很恶劣。
  张惠、储氏面面相觑,也没什么人选。
  阿史德氏、萧重袞是边缘人,更不敢随意插嘴。
  种氏虽然受宠,但她不傻。祖、父双双任刺史,弟弟当了银鞍直队正,还有什么好说的?做人不能太贪心。
  “罢了,朕自己选。”邵树德说完,看了一眼储氏,问道:“你父现在是登封县令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