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穿越历史>炮灰不干了(快穿)> 炮灰不干了(快穿) 第224节

炮灰不干了(快穿) 第224节

  从前公主就不是个好欺负的,如今的公主,按照她的手腕,到时候肯定会一个一个算账的,李怀安觉得即使为了这个,他也要好好训练,争取早日带着人重新回到京城去。
  老百姓其实很简单,他们不在乎皇位上坐着的是谁,只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能让他们活下去就好。
  原先城池被叛军占领,他们还惶惶不安,生怕以后活不下去,但又没有地方去,只能等着,结果却发现和从前作为岁朝百姓的时候没多少区别,甚至日子还更加好过了。
  那叫化肥的东西可真是神奇,能够让作物增产两三成,有一些甚至能增产四成,这对很多还吃不饱的人家来说真的非常重要。
  别说平均增产两三成,就是一亩地多收一斤粮食,他们都会惊喜得很。
  这一斤粮食有时候能够让人活下来的啊!
  更何况,叛军控制了地盘后,改变的还不只是这些,除了那叫化肥的东西让作物增产,还有那些像雪花一样雪白的低价盐可以买。
  当初听闻城中铺子的盐只要是个铜板就可以买到那么多,所有人都惊呆了。
  衣食住行,吃这方面有了盐,有了让粮食增产的化肥,而衣服这一块则有了新的织机。
  那织机织布速度更快,尽管那些布不是什么好步,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些普通的布就已经是好东西了。
  最重要的是因为织布速度变快,更加轻松,导致布的产量变大,布匹的价格自然就降了下来。
  这都是实打实的实惠。
  有那一道道新东西,与岁朝只隔了一条河的地方正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恢复发展着,就连还在岁朝那边的百姓都有些羡慕。
  倒是有商人去那边将那些新东西运到岁朝,可那价格实在太高了。
  就比如那化肥,由商人从那边带过来的化肥价格昂贵,根本不是普通人家能够买得起用得起的。
  而且那边好像还分地了,据说很多人有了自己的田地。
  不像岁朝的百姓,田地几乎都被世家把控了,租出去给那些农户,让普通百姓帮忙种地,到时候收取一些租子。
  土地掌控在大家族手中,这其实也是那些百姓生活艰难的原因。
  原本种地就是要交税的,朝廷收了税,那些租子再收走一部分,真正落到百姓手中的寥寥无几,最多就是饿不死而已。
  辛苦一年,最后一家子依旧吃不饱穿不暖,没有自己的田地,看不到希望,这么麻木地活着,还要应付时不时的加租。
  这其实也是那些世家过着好日子的原因。
  他们是那些底层的百姓养出来的,靠着那些租子,靠着下面的人开的铺子,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慢慢地,两边的差距大了起来,一边生活越来越好,一边日子却一直水深火热,时间久了自然会有人动脑子。
  朝堂上的人也发现了有人想要过河逃到对岸去,可是他们对此却没有任何办法。
  “那些贱民!给点好处就看不到未来了,只能看到眼前,目光短浅的家伙!”
  有人在外面愤恨地骂过,可他却不想想,看不看得到未来的又有什么用,现在眼下的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
  况且,被盘剥的不是他,作为加害者,他当然会愤怒。
  “江爱卿说的是如何阻止百姓外逃?”
  这一日早朝,已经十五岁的闻人或坐在上首,听闻下面大臣的上奏,似乎有些惊讶的样子,随后一脸无助,“朕也不知道该如何做,朕曾经听闻,那些逃走的百姓是因为交不起租子,交了租子以后一家人就得饿死,这才想要去河对面生活。”
  “江爱卿,既然是因为租子太高,不若这般,朕这就下旨,规定租子不能超过多少如何?田地的税还有租子降下来,到时候百姓能养活自己,自然不会冒着风险跑到河对岸去。”
  “……”
  闻人或这这话其实在理。
  因为田地的税加上租子太高,那若是租子和田税降低了,他们自然就不会走了。
  他们这些人大多不愿意离开故土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但凡日子能过得下去,大部分人都不会愿意走。
  这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但闻人或这话听上去就太天真了些。
  因为这样一来,损失的就是朝中大臣,还有那些世家富户的利益。
  原本可以要四成,五成租子,因为一道圣旨,以后只能拿两成,三成,损失了那么多,他们如何会愿意?
  要知道,那些土地可大多掌控在朝堂上这些人手中的,就算不是他们,那也是他们的家族。
  让他们让出自己的利益去让百姓留下来,这和在他们身上割肉没什么区别。
  岁朝的控制权与话语权都在这些金字塔顶端的人手中。
  而不降租子,降税的话,也一样能够达到效果。
  可问题就在于,降租子,损失的是那些世家富户的利益,降税,收不上来税,国库没有银子,那很多事情都办不了。
  那些税可不是进了皇帝的私库被他花走了,而是进了国库有做他用的。
  所以,降税绝对不行,只有降租子。
  但朝中的这些人又不会愿意好好的将本属于自己的利益让出来,用来挽留那些他们瞧不上的百姓。
  江山不是他们的,但家族是。
  “万万不可啊皇上,若是降了税,日后国库没有银子,哪里受了灾,到时候都拿不出赈灾的银子,咱们岁朝哪一样不要银子?田税作为重中之重,自然不能轻易改变,否则就会动摇国本啊!”
  ——丝毫没提闻人或说的是降租子。
  他一说完,立刻就有人站出来应和。
  闻人或看着态度一致的朝臣,脸上有些苦恼,心中却在冷笑。
  这些家伙!
  他就知道,没一个好东西!
  说着为岁朝尽忠,尽的是哪门子的忠?牵扯到自己的利益不是立刻就翻脸了?那些世家清贵的风度呢?
  他们瞧不上商人,可如今他们的样子,和那些见利忘义,见钱眼开的商人又有什么区别?
  “江爱卿说的对,那不知江爱卿可有其他办法?”
  闻人或对此也不意外,毕竟这些年他早就将自己的这些大臣都看得清清楚楚,自然不会意外他们的反应,而是反问了一句。
  “不如派兵把守,若是私自偷偷过河的,一旦发现严惩不贷,到时候杀鸡儆猴,自然就没有人敢这么干了。”
  原本这时代出行就需要路引,没有路引外出很容易出事,这就基本将一些百姓限定在一个地盘上生活,减少他们到处流动。
  这位大臣出的这个主意其实执行的可能很高。
  如果过河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那自然就没有人敢了。
  饶是闻人或现在基本不管朝中,很多事情都交给这些人来,听了这话也有些被气笑了。
  可真是不要脸啊。
  “是我岁朝无能,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不说,却还要阻止他们去过好日子,将他们当做牲口一样圈起来?江爱卿,朕竟然不知道,你这左边的脸皮居然贴到了右边,你没事吧?”
  左边的脸皮贴到右边,一半没脸,一半二脸皮。
  闻人或这就是在直接骂人了。
  可他说的没有错,这些人不就是想要将下面的百姓当做牲口一般,希望他们任劳任怨,不要反抗?
  然而,凭什么呢?
  第223章 被强取豪夺的公主19【捉虫】
  闻人或这个皇帝都没想过这么美的事情,他年纪虽然小,又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庇护,但他确实和其他人有些不一样。
  或者说,就是因为年纪太小的时候就登基,才会如此。
  而且,他是君,这天下的百姓都是他的子民,无论富贵贫穷,只要是岁朝的百姓,都是他的子民。
  可对于其他人来说不一样,尤其是对那些世家门阀来说,完全不一样。
  这件事很快就被放下了,并没有继续下去,因为朝中大臣看得出来,再继续下去,说不定闻人或真的会下旨限定租子不能超过多少。
  虽然说他们私下里依旧可以不按照圣旨要求来,但总归是一项麻烦。
  闻人或如今基本很少真的去管朝中的大小事情,并不是他逃避责任不愿意管,而是他没有办法管。
  手中没有人,下面的人又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不愿意将权柄还给他,变着法子限制,有时候他的圣旨还没有出宫门就会被拦下来,而他毫无办法。
  所以他学会了冷眼看着。
  他什么都做不了。
  闻人奚并不知道朝中发生的事情,她忙碌得很。
  不但她忙碌得很,其他人也都在忙,让这一片领地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趋势,只是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事情,忙碌的也有所不同而已。
  人忙碌起来时间总会过得非常快,总感觉一转眼的功夫,时间就过去了两年。
  而这两年时间的变化,整个岁朝一分为二,河的两边发展得完全不同,一条河将这一切隔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边是欣欣向荣的新生,一边是腐朽的固化,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其中的差别。
  而两年后,闻人奚终于再次动了起来。
  时机到了。
  说来还有一件趣事,因为闻人奚一直没有登基为帝,一直没有立国,因此他们这边依旧叛军叛军地叫着,对岁朝来说,他们就是叛军。
  曾经有人多次劝说闻人奚立国登基,只不过都被她给拒绝了,后来还是有人为了让她登基做了一些事情,被闻人奚知道了以后调离了身边,杀鸡儆猴,这才消停了。
  因为没有登基,没有立国,这个已经控制了岁朝半壁江山,并且治理得非常好的队伍依旧叫叛军。
  朝中就更加是如此称呼的了。
  可随着时间过去,私下里还有一种称呼传开了。
  盼军。
  从叛军到盼军,一字之差,就能看出来岁朝那边的百姓到底有多期待闻人奚能够打过去了,简直恨不能每天都在盼着闻人奚动手。
  只是这样的称呼只是在私下里流行,并没有人敢放到明面上来说,害怕会出事,但底层的百姓大部分都希望闻人奚赶紧动手。
  基于以上因素,闻人奚才一动,岁朝那边就发现了。
  上到闻人或这个皇帝,下到普通的百姓,中间还有那么多世家门阀富户,这两年几乎全部都爱观察河对岸,闻人奚动了,自然就被人发现了。
  比起在心中欢呼雀跃的老百姓,朝中的大臣则瞬间就绷紧了神经。
  他们想到了黄家,想到了之前叛军叛乱时的可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