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穿越历史>殿下> 殿下 第139节

殿下 第139节

  “那怎么行?阿李伴我这些年,如我的姐妹一般。”徐妃再舍不得,这是陪她嫁入宫的,自小伴她一道长大的侍女,也是她的心腹伙伴。
  “你自己想吧。你干这事儿前也不跟我们商量,出了事才抓瞎。你不把她交待出去,就得把自己个儿交待出去了。”
  荣绵绝不能让个宫人牵连到自己母亲的,当下便道,“以后外祖母家再有事,正正当当递牌子进宫来说,少让宫人内侍传话。窃听宫禁可是大罪,叫御史知道,母妃你还如何在宫中立足!”
  徐妃也是一哆嗦,她再恃宠而骄,也知身为宫妃不能拿到前堂叫御史讨论,那她的名声就完了。
  “让我想想,让我想想。”叫兄妹俩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徐妃也拿不定了。
  荣烺趁机追问,“阿李每天在宫里,她一个人也把消息传不出去,必然还有下线。母妃你想好,这事儿得圆的叫人挑不出毛病才行。”
  长子已在朝理政,闺女也能在万寿宫说得上话,徐妃没了主意,只能跟儿女商量。毕竟她自断一臂,总比真叫万寿宫凤仪宫捏住把柄处置的好。
  徐妃把下线也都告诉了儿女,李女宫将事情告诉麟趾宫膳房的内侍,内侍托负责宫中采买的一位内侍官,把消息传出去的。
  徐妃犹豫,“我看眼下无事,待真有事,再说不迟。”
  “事发就是让别人来查了。”荣烺道,“母妃你这里禁得住查么?你既往外递消息,少不得通书信,要查抄出书信来,你如何自辩?”
  徐妃忙令人取来书信,又要了炭盆,一把火烧干净。
  荣绵:……
  盆中炭火映红母子女三人的面孔,荣烺原不过是想收拾掉李女官,她没想到,母亲竟有好几匣子的信。
  此事至此,荣烺心中也郑重起来,她眼珠动了下,当机立断,“把人都找来,对好口供,让他们都知趣些。”
  徐妃六神无主,看向你儿子。
  荣绵欲言又止,这不是造假么?
  可心里也知道,真坐实了私通宫外的罪名,母妃就完了。
  荣绵深吸口气,暗暗咬牙,没有阻止。
  母子女三人商议妥当,林司仪进来禀说要回万寿宫用晚膳,荣绵荣烺便辞了母亲,乘软轿回万寿宫用膳去了。
  第二日,徐妃亲自向郑太后、郑皇后自陈对宫人管教不严之过。
  “一个个的,嘴上没个把门儿的。昨儿阿绵到我宫里定省,说在舅舅家门前遇着我母亲,丁相说这事也忒凑巧。我也觉着不对,昨儿招来宫人一问,可不就是阿李这多嘴的,往我膳房传膳时跟内侍闲话几句,说了阿绵要出宫的事。那内侍也爱说话,同采买上的窦内侍说了,就传到了宫外。我母亲听说阿绵要出宫,她正好也想去看望大舅,便遇到了一处。”js
  徐妃再次行礼,“这都是我的疏忽。倘叫歹人知晓阿绵出宫,生出歹意。我就这一个儿子,阿绵要有个好歹,我也不能活了。”
  说着眼圈一红,滚下泪来。
  郑皇后道,“母后你看这要怎么处置?”
  郑太后道,“自来祸患都是起于身侧,宫里也有些日子没整顿了。如今也给底下人作个法,李宫人两个内侍都交由慎行司审理,徐妃管束宫人不利,罚禁足半年,罚俸一年。”淡淡扫徐妃一眼,“去吧。”
  徐妃不敢多言,想再给慎行司递句话,介时将人打顿板子,悄悄放出宫则罢。
  却不想,慎行司一通审讯后,三人都死在了慎行宫。
  也省得徐妃再递话操心,慎行司直接三领破席一卷,往化人场送了去。
  徐妃得知李宫人死讯,很是哭了一回,偏她如今尚在禁足,不论荣晟帝还是儿女都不能来看望,只得自己哭了两日,小病一场,也无起死回生之法。
  心中难免怨恨两宫毒辣,竟为此小事害人性命,枉为天下之母。
  郑太后与兄妹二人道,“一旦内外勾连,莫说传递消息,毒药禁物,什么不能传进来?故而,但有此事,绝不能姑息。”
  两人都郑重应了。
  徐家爵位也不必操心了,宫中下旨:先徐国公有罪于江南,削爵免职,收回国公府,着徐家上下交还府坻,另行安置。
  第187章 郑衡
  殿下
  正文第一八七章
  徐家削爵,朝堂颇是肃穆。
  前脚内侍官宣旨,后脚内务司就着人到徐家收宅子。
  当然,也得给徐家搬家的时间。念着荣绵荣烺兄妹,毕竟皇帝陛下就这唯二的皇子皇女,故而内务司不算刻薄,给了徐家十天的搬家时间。
  不管你搬哪儿去,你得把宅子给我腾出来。
  荣绵很吃惊,就想去徐家看看,可有要帮忙的地方。
  丁相劝他,“徐家也是帝都大族,名下屋舍无数,焉能无安置之所?殿下放心,您现在去,徐家是收拾东西还是招待您呢。不如等徐家都弄好,殿下再打发人去看望。”
  姜洋看荣绵坐回椅中,也劝他,“都知道徐公府豪富,他家在天祈寺边儿的宅子,那是三套五进大宅连起来的,当年每套价值数十万两。”
  荣绵问,“阿洋哥你怎么知道?”
  “我还在老家的时候,听到嘉平关贩货的商贾说的。当年徐国公令人到东海采明珠,西北购毛皮,南洋买珊瑚,就是为了装修园子。恰逢陛下万寿,渤海国王将自己王冠上的红宝石取下来,献给陛下。陛下令人做了一盆红宝石盆景,赐给先徐国公装点新宅子。”姜洋给荣绵添好茶,说着自己知道的典故,“我听说那会儿都称徐公府的新宅子为万宝园。就是说,陛下所赐盆景珍贵,称为万宝之宝都不足为奇。”
  另一位伴读罗殷亦道,“我听家里父祖说,那颗红宝足有小孩儿拳头大小,暗夜生辉,极是不凡。”
  另另位伴读姚杨也说,“最初帝都府不晓得这宝物,夜间见半边天都被映红了,还以为是失火了。上门去问才知道是那宝物之光。”
  大家都不想大殿下在这当口去问候徐家,朝廷刚发旨意除爵,您这会儿去嘘寒问暖,叫宫里怎么想呢。
  徐公府,不,徐家还能少了宅子安置。
  荣绵呷口茶,想了想,好像是有宝石盆景的事。不过那时他还小,大约是听母妃说过。
  既然外家家资不匪,自然也就不必操心了。
  嘉平大长公主的回信很快,既是陛下与太后娘娘做媒,姜家对这桩亲事也是极乐意的。郑国公病重,荣晟帝看过嘉平大长公主与驸马的奏章后,同母亲商量后,就下了赐婚旨意。
  至于当事人姜洋、郑锦,长辈们象征问一句,“你觉着阿洋(阿锦)如何?”
  虽不说自小一处长大,也在宫里一起住了三年,都没有明显不足,也不是难相处的孩子。贵胄之家子女联姻多是如此,没有明显不和,双方门当户对,便联姻了。
  姜洋先是被大家伙儿恭喜一番,荣晟帝格外鼓励几句,“以后就是大人了,好好努力,为朝廷效力。”
  姜洋道,“侄儿时刻准备为皇叔上阵杀敌。”
  “好!好!”荣晟帝拍拍姜洋脊背,心中也颇是欢喜。
  荣烺看姜洋好几下,说,“我都没想到,阿洋哥跟阿锦姐做了一家。阿洋哥,你这得开始准备聘礼了吧?你懂不懂这个,要备哪些东西,我来帮忙。”
  姜洋也是刚赐婚的少年,颇有几分羞涩,连连摆手,“公主妹妹你得念书,不劳你不劳你。”
  荣烺爱凑热闹的不成,连连道,“劳我劳我,我得帮忙!”
  郑太后笑与荣晟帝、郑皇后道,“阿洋阿锦都是自家孩子,大长公主那里自然有准备,咱们这里也给俩孩子备一份儿。”
  荣晟帝笑着一拊掌,“这样才好。”
  荣绵说,“到时阿洋你同阿绵妹妹成亲,我给你做迎亲使。”
  姜洋笑,“不敢劳动殿下,介时您能来吃杯水酒,我就欢喜极了。”
  “便是你不请我,我都要去的。”荣绵替姜洋欢喜,这桩亲事很不错。阿绵妹妹是自小认识的人,并不难相处。
  荣烺问姜颖,“阿颖姐,等阿洋哥成亲,你得在阿洋哥这边儿帮着待客吧。”
  “当然了。”
  荣烺问荣玥,“阿玥姐,到时你在阿洋哥这边儿,还是去阿锦姐那边?”
  荣玥说,“我当然是去阿锦那边了。我跟我娘参加过好几次大婚礼,大婚时,新娘子在娘家等着新郎倌儿来接,那时身边要有许多姐妹亲眷陪伴。”
  荣烺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那到时我先去陪一陪阿锦姐。然后再到阿洋哥家吃喜酒,还能再陪一陪阿锦姐。”
  荣烺同姜颖、荣玥、颜姑娘道,“到时咱们都这么着,两头都跑一跑,多好啊。”
  姜颖年长,这些世俗热闹知道的比荣烺多,她一向爽快,忍不住吐槽荣烺这乱七八糟的主意,“没听说我哥成亲,我做小姑子先提前跑嫂子家陪嫂子的。要不知道的,还不得以为我家是怕嫂子跑了,提前派我去看着。”
  哄堂大笑。
  大家笑一回。
  第二天郑世子郑世子夫人夫妻带着女儿进宫谢恩,因家中长辈病重,也没多留,说些话便告辞了。
  郑锦以往都是住宫里与大家朝夕相处,如今进宫也不能多待片刻,可知郑国公病情尚无好转。
  姜洋也带着药材礼物看望了一回郑国公,这以后就是太岳丈。
  郑国公看姜洋懂礼数,虽家中长辈不在帝都,也知亲疏,更说明姜洋对这桩亲事是愿意的,心下颇欣慰。
  一天中午放学,荣烺照例辞了师傅,带着颜姑娘等人回万寿宫。刚进正殿就见一人坐在祖母郑太后下首,那人生侧着身子,肩背宽阔,矫健精悍中尚有三分贵气优雅。
  宫人一声通传,“公主回来了。”
  那人自椅中起身,看向荣烺一行,荣烺眼睛瞪圆:好高的个子!
  咦,面相有些眼熟!
  荣烺先给祖母见礼,过去祖母宝榻上一起坐了,就近更觉这男子身量高俊,有些迷惑,“祖母,这是谁,好眼熟。”
  郑太后笑,“难怪你都不认得了,阿衡刚一进来,我也吓一跳。”
  荣烺大惊,跳下宝榻到郑衡面前,“阿衡哥?你怎么长这么高这么壮了?”
  郑衡向荣烺行一礼,“时久未见殿下,殿下安好。”
  “我都好。倒是阿衡哥你可是大变样了,我记得你以前像竹子一样,又高又瘦的,现在比以前更高了。”荣烺伸手扶起郑衡,仔细打量郑衡一番,笑着说,“现在不像竹子,像一棵树了。”
  郑衡听的一笑,“殿下也长高许多。”
  “那是当然了。”荣烺每年都会把身高刻在门框上,跟去岁比,她是长高很多,可碍于身边如颜姑娘几人都是比她大的,她还没从身高上找到优势。
  郑衡道,“阿玥也长大了。”
  荣烺话多,荣玥这时才跟郑衡打招呼,“阿衡哥。”荣玥与郑衡正经姑表兄妹。
  荣烺把颜姑娘姜颖介绍给郑衡认识,都是帝都勋贵,即便彼此间不相识,父祖辈也都是认识的。像姜颖,与郑衡也算拐着弯的亲戚。
  大家都是亲戚,荣烺又问,“阿衡哥你什么时候到的帝都?这一路可顺遂?”
  “我是昨天下午到的,见过祖父,今早进宫给陛下、姑祖母、姑姑请安。”郑衡说,“路上都好。”
  “那就好。”荣烺说,“我看外祖父嘴上不说,心里挺想你的。镇北关的二舅一家也都好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