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其他类型>小知县> 小知县 第44节

小知县 第44节

  纪炀轻咳:“修水渠,发月俸,再有工匠们管吃管喝的,也差不多了。”
  那也不能剩二十两啊!
  凌县尉反应过来,立刻道:“我回凌家湖,凌家湖化肥作坊有钱。”
  纪炀制止:“那是凌家湖村人挣得钱,自然用在村里建设,衙门怎么好私自征调。”
  不等他们再说,纪炀正色道:“我如今要是征调了,借口还算正派,回头要是糊弄人呢?岂不等于搜刮民脂民膏?”
  “你们凌家湖后面的姜家山,里面鸟儿繁多,平日你们种稻子深受其害,一到收获鸟儿就去吃稻子。收获前后天天都要有人去赶鸟。”
  “如今这也是你们辛苦劳作的补偿。”
  种庄稼地不肥,水不够,鸟虫太多,都是害。
  凌家湖背靠姜家山,那里鸟多,他们每年收获的时候总要受些鸟害,粮食总要少些。
  所以说如今化肥是他们的补充,这一点也没错。
  再说,今日征调了,明日呢?
  纪炀不是这样的人,更不能开这个口子。
  说到底,扶江县衙门就这二十两银子。
  凌县尉反应过来:“运河呢?!”
  没记错的话,知县大人还要修运河!
  玉县丞感同身受看他一眼,知道他的震惊了吧!
  但换做别人,可能感觉在说大话,如果是他们知县,好像也不是没可能?
  纪炀认真道:“所以只有咱们几个知道,不要外传。”
  传了也没人信啊!
  话说一圈,又回来修玉家湖到常华县官道的事上。
  如今扶江县西边的水利已经完工,东边两处道路,人家凌家湖已经在做,西边玉家湖的官道却迟迟没有动静。
  准确说,只有玉家湖这头没动静,常华县那边已经动工了。
  说好两边一起修,然后官道上相会,怎么变成一边动工,一边没动静?
  纪炀笑着摇头:“不用管,自有人抢着给咱们修官道。”
  抢着给咱们修?
  众人自然不解,纪炀却站起来看向县衙外边,开口道:“如今已到七月,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秋收了吧。”
  说起秋收,众人只觉得恍如隔世,随便算算,他们知县好像已经来了一年多。
  众人点头:“对,快要秋收了。”
  纪炀随口道:“等粮食产量下来,多的是人抢着修路。”
  现在他们知道化肥的作用,但没看到粮食最后的产量,对化肥作用还是认识不够。
  等对化肥认识充分,都不用扶江县开口,常华县自己就把剩下的官道修得妥妥帖帖。
  反正对常华县来说全部修完也不到六百两银子,对他们来说算不得什么。
  说白了。
  从一开始他想的就是白嫖!
  不对,想的就是用化肥换全部官道。
  否则账面上只剩二十两银子,他哪来的底气?
  也不是他吃大户,而是扶江县真的穷啊,再说化肥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用脑子换掉官道,说不定还是他吃亏!
  纪炀心里帮自己辩解一番,而玉县丞等人看向他的目光却格外不同。
  三个人明显反应过来知县大人的意思。
  大人真是,真是不知道怎么说!
  他这脑子到底怎么长的!
  连这都能算到?
  玉家湖根本不用动人力,衙门也不用动银钱,就把这事办成了?
  这官道都是这样成的。
  那运河?!
  纪炀轻咳:“别想了,运河可不能白嫖。”
  “想要修运河,现在就要开始攒银子了。”
  那可不是个小数目,之前魏大人可帮他算过,单是人工费就要二十三万两银子。
  材料损耗安置运河周边百姓,哪哪都是钱。
  还有那官道为什么不靠中间修,而是一定要靠南边,因为中间的位置就是留给运河的。
  这些就不多说了。
  说再多都是空话,不如好好做事。
  时间到七月,除了在修路的凌家湖之外,最忙的应该就是上集村。
  上集村种的大片葫芦终于收获!
  从去年开始知县大人收葫芦,到今年大片葫芦种下。
  头一年种的葫芦虽然结不了太多果,但在葫芦江家的带领下,那开辟出来种葫芦的荒地可是不少。
  种葫芦对土质要求不算高,只有浇水要更勤一些,上集村背靠墨子山,山上水源充沛这点不用担心。
  所以今年摘下来的葫芦可不少,他们那边有葫芦江家负责牵头,头一批送来一万五千个葫芦过来。
  订单要求五千套器具,可不就是一万五千个葫芦。
  其中还有葫芦秀才滕显要求的无腰葫芦,他最近对葫芦愈发痴迷,若不是还要教江小子江乖乖读书习字,只怕全身心都扑到葫芦上面。
  现在连纪炀都不怎么见到他,每日都在王家宅子里做葫芦。
  就连五千个葫芦送过来,滕显也只是让玉县丞负责,显然对手头的事更为关切。
  玉县丞经过去年,也知道做葫芦的流程,继续召集县城百姓,跟去年一样开始做饮食器具。
  只是今年卖出的五千套器具,全都要求染色,多了套工序。
  玉县丞一直拿葫芦作坊跟化肥作坊安安比较,不用纪炀多吩咐,已经安排人在做。
  原本还算悠闲的扶江县百姓,又开始做活了,但能挣外快的事,没人会拒绝。
  此地的民风确实不错,不愧是兵士后人。
  纪炀同样去看了几次,见玉县丞安排的妥当,也就没什么了。
  只要等这批葫芦器具送到常华县杂货店,就是扬州分店,他们那边检验合格,剩下的三十二两便能送到手上。
  这单买卖从正月定下,如今七月终于完成。
  不过纪炀让玉县丞不要只做五千套,这五千个订单做完,继续往下做,纪炀觉得五千个放到扬州城里,那可太不起眼了。
  说不定人家要得更多,而且多做的,总能送到潞州去卖吧?
  一时间,从源头的上集村,各家卖葫芦挣了不少银钱,要知道他们摘下葫芦之后不仅售卖,还要帮忙晾晒,晾晒好了才能做葫芦器具。
  所以他们挣得也是辛苦钱。
  然后东西送到县城,有县城的百姓们开始加工,再挣些辛苦钱。
  最后才能以低廉的价格运出。
  现在是苦了点的,但只要扩大规矩,积少成多,必然能挣大钱。
  整个七月,扶江县又兴起做葫芦的差事。
  七月底,五千套器具由玉县丞带着捕快卫峰送到常华县,还路过正在修路的常华县工匠。
  看那进度,五十里的路应该修了有十多里,那边银钱充足,人也足够,修得路又快又好。
  反正玉县丞看得美滋滋。
  去常华县杂货店分店交货的时候,那里的活计掌柜还算热情。
  谁让化肥的事,两个县合作的事,已经传遍。
  他们那边验货没问题之后,立刻交钱,估计也是看在玉县丞大小是官的份上。
  不过玉县丞离开之前,那伙计还低声道:“你们若有空,可以多做一些,这东西比你们想象中还要受欢迎。”
  他们毕竟是扬州分店,店里还有专门从常华县到潞州再到扬州的商船,消息自然灵通。
  玉县丞只觉得这话跟他们知县大人说的一样,不过还是开玩笑反问一句:“此话当真?不是诓骗我?”
  “小的哪敢诓骗您,您可是扶江县的县丞老爷啊。”伙计连忙道。
  玉县丞还是一如往常,下意识学了知县大人的模样,笑着点点头,又顺便在他这店里买了些果子点心。
  等出杂货店的时候,看看人家这码头人来人往,虽说比不上潞州的码头,但也有商船会在这停靠。
  十艘船停靠一艘,已经会许多人吃喝。
  还有人家这县城人来人往,多有活力。
  不过没关系,他们有知县大人了,一定也可以这样的!
  玉县丞等人并未过多停留,带了知县大人要的果子点心便回了扶江县。
  这些东西自然被纪炀分给江小子兄妹俩,又给玉县丞,凌县尉家的小孩。
  听说捕快卫峰家媳妇也有了身孕,估计年前就能生下来。
  不止是卫峰家。
  看着下面各村报上来的人口,今年小孩明显多了不少,存活率也高很多。
  这都是正常现象,一般富裕起来之后,新生儿降生便会增多,人口相应增多,孩子存活率也会增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