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玄幻奇幻>重生维京海盗王> 第592章 9.14 一张房契(4)

第592章 9.14 一张房契(4)

  “听风阁”经过大唐十几代外交官上百年的运营,此时共有三座空间传送门。
  古槐安正是开启传送门回到长安城,及时与法家导师的最高统领“右相李淳丰”汇报工作。
  薛妃刚刚回到君士坦丁堡,立刻接到了将“圣者”优西乌比从海边别墅接回的任务。
  今天一番忙碌下来,这还是她从北大陆回归后第一次面对导师。
  进入房间之后,古槐安从怀中取出一只约有1米的古朴木盒。
  轻轻打开,一只通体湛蓝的古朴长剑放置其中。
  剑鞘之上刻有巨大的象形符文, 从外表看,其年代很可能要上溯到战国时期。
  “右相大人得知你成功干掉‘黄昏之主’萨丁,对你的表现非常满意。他特地打开地宫,将‘承影’,‘含光’对剑同时赐予你,祝你百尺竿头, 更上一步!”
  薛妃双眼发光。
  伸出双手抚摸这柄古朴兵刃上的小篆符文。
  “承影剑”是每一位法家刺客梦想中的兵器,这把长度只有1米的短剑虽说排名在东陆十大名剑的末尾,但十大名剑之中多把兵刃已经消失, 能够残存下来的每一把都是不世神兵。
  战国年间是东陆6学派最为繁荣的时代,血腥且混乱的战争让战国7雄培养出数目繁多的强大炼气士。高阶炼气士是如此之多,以至于铸剑大师在锻造神兵时铸剑师可以用活人祭刀。
  在兵刃即将完工前插入高阶炼气士的胸膛,不用清水而用活人精血淬炼神兵。
  最为出名的当属雌雄双剑“干将”“莫邪”。
  如此奢侈的行为只能发生在战国年间。
  随后秦王一统天下,派遣炼气士外出肃清外神。古神,外神的批量死亡使得天地灵能的浓度大幅降低,从此之后,修仙变成一件艰难且费力之事
  能够筑基者已是少之又少,金丹期修士更是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
  到了元和年间,元婴修士已几乎绝迹。
  即便锻造技术随着时间流逝有着长足的提高,但用活人精血淬炼兵器这种奢侈行为再也不会出现。
  所以十大名剑永远停留在战国时代。
  **
  法家导师都是精于算计的狠角色。
  在学派内部,薛妃的履历非常优秀,每一次交代给她的任务也都能顺利完成。
  然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终究是一条自然铁律。
  成功搬倒唐肃宗李亨,随后一个又一个的干掉自立为王的藩王之后, 法家导师迎来了“元和中兴”。
  此时再看薛妃, 古槐安看似祥和的目光中始终隐藏着一抹杀意。
  无论她有多么优秀, 毕竟是她手刃了唐肃宗李亨。
  这是一位帝王杀手。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唯一能够永远保密的部下...只有死去的部下。
  基于这一重理由,当斯塔拉格家族的后代找到法家学派后,代号“诡师”的古槐安安排给薛妃一个“加入光照会,刺杀光照会宗主”的任务。
  他本是想要薛妃去送命的。
  法家刺客本就是导师们为国家培养的消耗品。干掉了唐肃宗李享,她本就应该死亡。如此这个秘密就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再也不会被人提及。
  更不用说这是一次向“诺曼底王国”示好的机会。
  法家导师们派遣坐下门徒深入沙漠,对抗光照会的同时试图解救他们失踪的国王。
  如果薛妃死亡,李淳丰正好可以借机和这崭新的帝国开展外交。
  “远交近攻”向来是东陆帝王制衡周边的重要手段。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在对光照会宗主近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薛妃竟然成功了!
  绿眉的献身,让她成功击杀掉了光照会宗主。当消息经由法家导师传到东陆的时候,李淳丰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直到薛妃返回君士坦丁堡,古槐安开启传送门带回“黄昏之主”萨丁以及埃及冥王“奥西里斯”两颗头颅。他才终于可以肯定,薛妃完成了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时在法家统领的眼中,薛妃已经再不是那颗可以被舍弃掉的弃子。
  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如今的阶段,能够诛杀外神者并不算少,但抓出光照会宗主,并且成功诛杀者有且仅有两人。
  留着她,干掉更多的光照会宗主,才是最大限度发挥她威力的方法。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李淳丰打开地宫,从学派内部取出已经八百多年不见天日的“承影剑”,以此重宝作为赏赐的筹码。
  伸手退掉造型古朴的剑鞘,承影那散发出幽蓝光芒的剑身露出。
  剑身之上是百锻钢铁形成的细密花纹,在剑柄处刻有承影二字。
  承影二字都是可以按动的机扩。
  按动“承”字,承影剑会从剑鞘中弹出。
  而按动“影”字,剑柄之中弹出另外一把只有手掌长短的短刀。
  那正是和“承影”相形配对的“含光”。
  在对战时,从剑柄之下突然弹出的“含光”才是致命杀招。
  十大名剑之中,除“鱼肠”之外最为适合刺客使用的莫过于这一把可以将短刀隐藏在剑柄中的承影剑。
  初得神兵,即便以薛妃的淡漠,也难以压制住心中的激动。
  “谢大人重赏。”
  她合起短剑,刚刚想要行跪拜礼,却没想到古槐安又递过来了一大跌木浆纸。
  最顶端的一张写满了拉丁字母,其上更有米哈伊尔家族专用的印泥签名。
  那是一张君士坦丁堡的房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