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玄幻奇幻>我穿成了小说昏君大反派> 第二百七十一章 天子将未归,风雨满京天

第二百七十一章 天子将未归,风雨满京天

  “哼,北地胡虏算什么,不过就是一群巫桓奴罢了,要不是北海王作梗,岂容彼辈猖獗!”
  对于城门官所说的胡虏,这位宫门卫却是极为不屑。
  一副要是遇上他,多少巫桓奴都不够杀的模样。
  这样的姿态肯定是有些过于自大的。
  但是城门官以及周围的百姓却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这个时代的大秦百姓对胡虏有着天然的优越感和蔑视姿态。
  有人甚至接口道:“若是南太尉大捷就好了,等南太尉评定了南州,便可以转回头征伐杨北海了,此人异姓而袭王爵,我大秦待其不薄。
  谁知其人却吃里扒外,果然轩卑奴也是养不熟的。”
  此人显然是个读书人,说话文绉绉的,也颇有些见识。
  平时怕是不会和这些百姓以及兵卒说话的,但此刻却也好似忘了彼此的差距。
  彼此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秦人。
  至于他说的杨北海。
  便是这次七王之乱中唯一在北地的北海王杨洪基。
  此人也是大秦稍有的异姓王,而且还有轩卑血统。
  当初在大秦和匈蛮人大战的时候,此人的祖上选择了站在大秦这一边,因而被封异族王,这些年来连其族人一直居于北地,替大秦牧边。
  这在大秦不在少数。
  毕竟大秦疆域辽阔,若是边兵皆用秦人,不说大秦人口承受困难,粮饷方面也跟不上。
  所以大秦边兵多用异族人。
  有简略的统计,边兵之中秦人和外族兵的比例最高达十五比一,也就是一个秦兵至少要统帅十五个外族兵。
  不过这些地方至少都还是秦人为将,异族为兵。
  但北海王是个例外。
  他本人也有异族血统。
  由此可见大秦对这位世代为大秦牧边的异族王侯,真的算是信任有加了。
  可是这一次七王之乱,其实却就是从他这里开始的。
  虽然他其实严格上和其他几个不是一伙的。
  但是至少从时间线上,他是首先举起勤王这杆大旗的。
  只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此人在驱逐了大秦在北海郡驻官之后,居然就守在北海郡不动,甚至连北海郡一步都没迈出。
  看起来,他所谓的勤王或者造反,更多的不是要成为大秦皇帝,而是想要恢复他祖先时的状态,继续做自由自在的胡人。
  反正这种奇葩的行为京城的百姓是理解不了的。
  做大秦人不好吗?
  非要自甘堕落吃里扒外和那些胡奴为伍。
  “真想看看他的首级被传回京城的样子。”
  有人冷笑道。
  那位宫门卫嘿然一笑道:“会看见的。陛下文治武功,大秦要不了多久就会重新国泰民安,那时胡虏也会知道他们冒犯大秦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好像就是在呼应他的话一般,几乎他的话音刚落,禁内便传出内侍官尖锐到穿透云霄的声音。
  “淞水大捷!
  太尉南苍得大荒郡土人营相助,于淞水之畔大败伪齐王、伪楚王、伪晋王、伪广义王、伪吴王、伪仲襄王之联军五十万,斩获首级无数!
  其后太尉南苍亲率大军追击,众伪王仓皇溃逃千里,南太尉一日之间攻占七城!
  伪仲襄王,伪晋王伏诛。
  大胜~!”
  众人屏息凝神,听着那内侍官尖利的声音。
  紫禁内外没有一丝声音。
  直到内侍官拖着尾调唱出一句“大胜”,山一般的欢呼声才在紫禁城外响起,并且以飞一般的速度很快蔓延到了整个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所有的百姓都在传播着大胜的消息。
  而就在这时,天空忽然一声炸雷。
  一场大雨骤然而至。
  京城百姓脸上的笑容不由更加丰满了。
  没有人认为只是老天爷在为那两个被干掉的伪王落泪。
  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老天爷对大秦朝廷大败逆贼的奖赏。
  上次一场雨没有下透,这一次终于又给补上了。
  虽然还是来的晚了,太晚了一些。
  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由此可见,我大秦还是天命所归啊。
  皇帝刚刚得了传说中的禹帝之宝,南太尉就在那什么水畔大败了反贼的大军。
  然后老天爷又把之前没下透的雨给补上了。
  这不是天命所归是什么。
  甚至百姓中开始流传起了一种说法,之前天降大旱,正是因为崔岑这样的奸臣,还有伪齐王这样的反贼。
  国有妖邪所以天降灾殃。
  这个说法很快就得到了京中百姓的认可。
  毕竟这活生生的两次事实就在眼前,你能说他是假的吗?
  而事实上这样的消息自然是刘穆之等人趁机让人放出去的。
  但某种意义上他们也算歪打正着了,只是因果有些搞反了。
  就连他们也不知道,正是因为这样的大胜使得京城的民心再次得到凝聚,赵信的buff才再次得到加强。
  但是这样的事,却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高兴。
  至少世家的某些人就不那么高兴。
  皇帝本来就隐隐有些强势的味道。
  现在得了所谓的禹帝之宝,又携南苍的大胜归来,岂不是更加强势了。
  而且对于雨,部分豪门家主也是记忆犹新。
  便是上一次皇帝离京的时候那场雨,林家那个小子当着他们的面切了一个南宫家旁系子的脑袋。
  那种平静而又狰狞的场面,到现在仍然还是让不少人午夜梦回时汗流浃背。
  于是京城中便又有童谣开始传播,说什么:“好雨迟迟来,官郎迟迟归,问郎何不回,郎求宝印归!”
  这样民谣读书人一听就知道这就是讽刺皇帝,不顾百姓,却跑去求所谓的禹帝之宝。
  因为之前已有传闻,皇帝在大荒郡祭祀禹帝之宝时,呈现的就是一方宝印。
  甚至说的有鼻子有眼,说那宝印尺许见方,印纽为龙首,伤刻八个古字【受命于天,敕封山河】。
  甚至还说那龙首的眼睛一睁一闭,而且总是白天左眼睁,晚上左眼睁,总之传的不光有鼻子有眼,而且还神乎其神。
  这事不仅百姓津津乐道,连一些读书人也卖弄学问,说此印当时禹帝三宝中的山河印。
  除此之外,禹帝三宝还有九州鼎与天子剑。
  还说那印纽龙首为烛龙,又名烛阴,此龙执掌山河日月,四季轮回。
  其左眼为大日,右眼为太阴。
  左眼睁时天下明,右眼睁时星斗升。
  总之,皇帝和禹帝之宝都还没回京,但是传闻却已经传到飞起了。
  这其中难免就让某些人不痛快,也不以为然。
  于是便有了那样的童谣。
  但可惜,写的人一定是读书读多了,写的太文绉绉了,一般百姓根本听不懂什么意思。
  这在很多时候就是作者的悲哀,总想搞个文艺范,可惜读者根本不买账。
  你琢磨半天才编出一套词,人家听完却一脸懵逼的问你,“你在说个啥?”
  哎,难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