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穿越历史>永昭郡主> 永昭郡主 第110节

永昭郡主 第110节

  芷东看自家郡主眼中的冷意,心中微微有些诧异。
  这太仆寺卿明家的姑娘,也不知哪里得罪郡主了,竟然郡主这样动怒。
  就在此时,有丫鬟进来回禀:“郡主,韩家世子爷方才差人送来了这个。”
  说着,就把手中的东西呈上前。
  谢元姝看着她递上来的东西,不免失笑。
  眼下已经十月了,确实是打猎的季节。可能猎着这白狐,倒是极其罕见的。
  看她嘴角的笑意,丫鬟又缓声回禀道:“世子爷说了,再过不久天气就转凉了,拿来给郡主做披风。”
  因为施家,卢家人入京的关系,这几日里,为了避人耳目,韩砺也鲜少往忠国公府来。
  谢元姝知道,他这样的小心谨慎,是怕出了意外。
  前几日,他还差人送了信来,信中只写了一行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如此简洁的语言,谢元姝却看到了他的自信和笃定。
  所以,她也没问他具体是怎么谋划的。
  她也未曾想到,自己竟然会全然把这件事情交到他手中。
  这样的信任,连她自己都有些被吓到了。
  而此时的韩砺,正接到探子的消息,说是昭华大长公主已过了山西,快马加鞭几日的功夫,许能赶上太子大婚。
  韩砺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吩咐常安道:“殿下舟车劳累,这么急的入京,倒是丁点儿都不顾及自己的身子呢。”
  常安侍奉世子爷这么多年,如何听不出世子爷的言外之意,沉声道:“这次三少爷奉殿下回京省亲,想必殿下是想借着太子大婚,让三少爷结交一些人的。所以,才这么赶着往京城来。”
  韩砺转着手上的白玉扳指,似笑非笑道:“何至于这样心急,她难道还想宫宴时,出风头不成?”
  想到她当年逼的祖父娶了她,又逼的祖母居东府,这么些年对这事儿都耿耿于怀。韩砺就忍不住一阵怒意。
  常安如何不知主子的心思,无需主子开口,他便缓声道:“世子爷,这事儿您交给属下去处理,保证不会让殿下如愿的。”
  第140章 自知之明
  太子马上就要大婚,郭太后却因为郭蓁的事情,闹腾的要往畅春园去,谢元姝闻着这消息时,压根没想过郭太后会是郑皇后的对手。
  淮安侯府,张氏看着女儿消瘦了许多的样子,眼泪到底是没忍住掉了下来。
  她颤抖着缓缓握住女儿的手,声音哽咽道:“我可怜的孩子,娘又何曾不想替你做主,可有皇后娘娘在,即便是你祖母,还有你爹爹,又哪里能听得进我的话去。”
  对于张氏而言,因为郑皇后的私心把女儿弄得如今这样尴尬的境地,她心中自然是恨的。可她除了叹气,又能够如何。
  皇后娘娘当真是好厉害,都这个时候了,还要让女儿特意往慈宁宫去劝太后娘娘。
  郭蓁也是紧咬着嘴唇,她心里是知道姑祖母不会对这件事情置之不理的,她也想过,有姑祖母这样强硬的态度,姑母总该要退一步的。可她错了,一开始就错了。
  姑母这些年执掌六宫,哪里还会把太后放在眼中。
  否则,也不至于拖到现在,也不至于让她去劝姑祖母。
  这根本是让姑祖母知道,她虽是慈宁宫太后,可她从不会是皇后娘娘的对手。
  郭蓁不是不怨,她很想任性一次,看姑祖母真的往畅春园去,这样,姑祖母总归会替她寻一门合适的婚事的。
  可她不能不顾及母亲,若这样僵持下去,姑母许不会拿她怎么样,可绝对会让母亲生不如死。
  她不能做这个罪、人。
  所以,比起心中的不甘,委屈,怨恨,她根本没有选择。只能亲自往慈宁宫去,忍了所有的委屈。
  靖南王世子爷即便有求娶郡主的心思,她也只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若他没能顺利求娶公主,她也得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嫁给她。
  看着女儿眼神中的委屈,张氏再忍不住,大声哭了出来。
  “都怪我,早些年总想着你时常往宫里去,能得了你姑祖母的喜欢,就是皇后也能多看顾你一些。我怎能想到,会弄得今天这样进退两难的地步。”
  郭蓁自嘲的勾勾唇角,道:“母亲,这又哪里是您的错。往日里,比起我,郑淼不是更得姑母的偏宠,可如今却被一顶轿撵悄悄抬到了东宫,连婚宴都没有。”
  “皇后娘娘执掌六宫,太子殿下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储君,我们又哪里是皇后娘娘的对手。”
  眼下,她除了装糊涂,还能怎么办。
  可她又不禁去想,若靖南王世子爷真的求娶郡主不成,她嫁给他,她和他之间,又会如何。她其实不敢奢望,能做到相敬如宾,已经是不错了。
  往好的地方想一想,起码她还是靖南王府的世子夫人,无需再被皇后娘娘拿捏。
  比起在东宫的郑淼,她其实已经很好了。
  她不难去想,姑母因为外面那些流言蜚语,会怎样防着郑淼。所以,比起她的全然无退路,她也应该知足了。
  有了这样的心理建设,这天下午,她就往慈宁宫去了。
  郭太后看她来了,如何猜不出来,是郑皇后在背后搞的鬼,紧紧抓着她的手,眼中的愠怒藏都藏不住。
  “姑祖母,是蓁儿不孝,让您跟着操心了。”
  说完,她再忍不住扑倒在郭太后怀里,哭了起来。
  郭太后拍着她的后背,声音也有些哽咽,“好孩子,不怕,不怕,有姑祖母在,不会让她得逞的。”
  听了这话,郭蓁却是轻轻摇了摇头,道:“姑祖母,姑母是六宫之主,您若是为了蓁儿,执意往畅春园去,让太子殿下脸上难堪,蓁儿这辈子都不会心安的。”
  “蓁儿更不敢因着此事,让姑母担上不孝的罪名,惹了皇上猜忌。所以,蓁儿不敢委屈。蓁儿也细细想过了,其实最终真的嫁给靖南王世子爷,也未必就不是好的归宿。我不敢奢求世子爷对我有愧疚之心,其实只要能和世子爷相敬如宾,我就已经很知足了。”
  “我知道姑祖母想替我另择婚事,可有姑母在,哪家敢趟这浑水。与其因着此事,传出更多的流言蜚语,倒不如,就这样把。”
  郭太后知道这个侄孙女向来就是懂事的孩子,可真的听她说出这番话,她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睛。
  这几日里,她心里又何尝不知道,皇后根本就没想跟自己低头。否则,也不至于迟迟没有动静。
  她也微微有些难堪。
  皇后让她这样下不来台,她除了生闷气,却不能拿她怎么样。
  往畅春园去?那也不过是她说气话罢了。
  不管她和皇后多深的嫌隙,淮安侯府和成国公府,不都盼着太子能顺利坐上那个位子,不都盼着太子能脸上有光。
  她又岂会真的在太子大婚的事情上,闹的那样难看。
  所以,她虽然心疼郭蓁,可方才她的到来,说出的那一番话,她不得不承认,给了她台阶下,否则,她也不知该如何办了。
  若说她这事之前还有拿孝道压着皇后的意思,那么此事之后,她真的不想再理会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她老了,该有自知之明的。皇后若不是出自成国公府,若不是她的外甥女,她还有争个高低的可能。可现在,淮安侯府和成国公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其实一开始就已经输了。
  一开始,就已经和皇后绑在了一起。
  想着这些,她拉了郭蓁的手,暗暗叹息一声,“好孩子,是姑祖母无用。自从你姑母逼的穆氏避居长春宫,姑祖母就该承认的,姑祖母不再是她的对手。”
  “这宫里宫外的,只怕也都在看姑祖母的笑话。”
  这般感慨让郭蓁哭的更伤心了,她一把扑倒在郭太后怀里,哽咽道:“姑祖母……”
  一旁的景嬷嬷看着眼前这情景,也不由红了眼睛。
  太后娘娘当初若能拦着郑皇后,也未必会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可世间又哪里有后悔药,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好一会儿,郭蓁才止住哭声。
  景嬷嬷斟酌了下,开口道:“娘娘,这时辰也不早了,二姑娘今个儿入宫,也该往坤宁宫一趟的。”
  郭太后暗暗叹息一声,虽心中咽不下这口气,可也知道,她再是赌气,也不好让蓁丫头失了规矩。
  这若不往坤宁宫去,只怕郑皇后会觉得蓁丫头对她心存怨怼。
  想了想,她到底还是交代宫女们侍奉郭蓁重新净面梳妆。方才她才哭过,就这样红着眼睛往坤宁宫去,还不知又惹了多少流言蜚语。
  坤宁宫
  郑皇后懒懒的靠在大红色金丝迎枕上,幽幽道:“经此一事,姨母该知道自己的地位了。这样置气,若不是本宫让蓁丫头往宫里来,她怕想找台阶下也不成的。”
  赖嬷嬷低着头,恭敬道:“娘娘,太后娘娘如今确实不比从前,自打您入主坤宁宫,太后娘娘便再不能拿您怎么样。”
  听着这话,郑皇后眼中的笑意更甚了。
  不由问起东宫的事情来。
  赖嬷嬷如何不知娘娘是在问郑氏,缓缓回禀道:“郑氏一直闹着要往坤宁宫来请安。除此之外,倒也没敢有别的什么心思。”
  说着,她顿了顿,又道:“只是昨个儿似乎是想亲自做了宵夜送去太子殿下的书房,不过到底还是被身边的丫鬟给劝住了。说怕惹了娘娘动怒。”
  郑皇后点点头,没有说话。
  赖嬷嬷也有些琢磨不透,娘娘这到底是动怒了,还是别的什么。
  只是不等她开口,就听宫女进来回禀,“娘娘,郭二姑娘过来给您请安了。”
  听着宫女的回禀,赖嬷嬷心中不免感叹一句,这郭家姑娘,倒也是个识时务的。
  郑皇后也因为她的懂事眼中又充满了笑意,等郭蓁恭敬的给她请了安,她更是拉了郭蓁的手,宽慰她道:“好孩子,姑母知道你一直都是最懂事的。你放心,姑母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外头那些流言蜚语,你且不要理会。等你太子哥哥什么时候坐上那个位子,姑母自会给你做主。等你生了子嗣,等到了合适的时机,姑母自会给他请封世子。”
  郭蓁难掩眼中的震惊,不可置信的看着郑皇后。
  她是知道靖南王府原先的世子妃给世子爷留了子嗣,还是个哥儿,也因此,世子爷格外的宠着这个孩子。可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了子嗣之后,能够取而代之。
  这真的太吓人了。
  她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的。
  看她吓得脸都白了,郑皇后却好生得意,又开口道:“你这孩子,姑母还能骗你不成?等你太子哥哥登基,靖南王府虽说是宗亲,可只要你太子哥哥一道旨意下去,靖南王府还敢不从不成。”
  这样的郑皇后让郭蓁第一次理解了,当年她何以能逼的穆氏避居长春宫。
  她只觉得指尖都在颤抖,她虽然觉得世子爷转而求娶郡主,让她很是难堪,可也从未想过,要这样拿捏世子爷的。
  从小,她就知道姑母逼的穆氏避居长春宫,更知道外面那些流言蜚语,时至今日,都有人借着郑淼成了太子良娣的事情,戳她的脊梁骨。
  可这样的得意,她是不愿意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