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玄幻奇幻>天工> 第248节

第248节

  一级期刊是专业期刊,除了开头三四页有点短讯之后,后面全是论文。这一本的论文全部都是文物修复与保护方面的,分门别类,看上去还挺专业。
  看目录的时候,苏进的表情稍微舒展了一点,但没一会儿,他的眉心再次打成了结。
  这一次他一共看了三本,看完之后,他把杂志放回原位,头抵着书柜门,轻轻撞了三下。
  其实他一开始就应该想到的。
  这个世界的文物修复,以经验为主,还没有形成科学化的系统。甚至,这里的大部分修复师,对这样做非常排斥。
  所以,他们写出来的论文也是这样。没有缜密的逻辑,没有大量的实验数据,没有系统化的前因后果。它们跟他们的实践一样,同样是经验之谈,甚至很多还不是新经验,而是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的老东西。
  当然,这其中不是没有可取的地方。
  譬如,在苏进上个世界里,直到他离开之前,用来修复文物,最好的木料粘合剂仍然是鱼鳔,最好的纸张粘合剂仍然是浆糊,这都是人们用了数百上千年的老东西。
  其他很多情况也是这样。文物本来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现代的文物修复,当然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
  但是,细节可以延续,思路必须更新。
  譬如鱼鳔胶,传统修复师提到它的时候,通常只会简单地说熬制方法和使用方法,说说“冬使稀,夏使稠,春秋两季使将就”这样的经验俗语。
  但现代修复师就会知道,鱼鳔胶之所以产生强大的粘性,是因为传统制胶工艺,将鱼鳔中的骨胶原蛋白,使用热水和搅拌等方式,转化成了可溶性含有氨基酸系列多肽链的水解产物。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然后在“所以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挥,这才是现代修复师必须有的学术追求,也是他们跟传统修复师真正的差别。
  0151 思路
  很明显,这两本期刊里的修复思路,仍然是传统式的。他们所撰写的论文,撰写的思路,对苏进来说根本不是真正的研究,只是简单的陈述与列举。
  我在修复的过程中总结了这样那样的规矩,比对了这样那样的一些东西,得出结论,发现这个比那个好。至少这个为什么比那个好……谁在乎呢?
  但是苏进在乎。
  这些学术期刊里的实际内容,对苏进来说不是没有启发,但他真正在意的、想看到的,还是其中体现出来的思路……
  只是很明显,即使是论文集这么高端的研究产物,体现出来的,仍然是属于传统修复师的、纯属经验之谈的思路,跟现代修复一点关系也没有。
  苏进叹了口气,直起身子,不抱期待地取出了最后一本一级期刊——一本上一期的《考古》。
  才一翻开,苏进就扬起了眉。
  偌大的“马王堆”三个字映入眼帘,全名是“长沙马王堆汉墓挖掘初录”,后面还有三个比较小的字样“方案篇”。
  这是这本期刊上排在第一篇的文章,通常这个位置,就是一本期刊的重头戏。
  苏进来了兴趣,从头认真地看了起来。
  这是一篇连续的论文,实时跟踪马王堆的开挖事宜。明显是内部人士写的,过程非常清晰,实际开挖过程中的一些小细节也说得很清楚。
  他手上这篇是连续论文中的一部分,写的正是马王堆开挖的方案——也正是苏进带着天工社团一起做出来的那份方案!
  文章开头,简介了一下前因后果,认真介绍了苏进以及他的团队。笔法中正理性,就是用对待专业团队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的,这其中,甚至没有过多地去渲染苏进的年龄和天工社团的来历——18岁的未入段修复师,以及一个刚刚成立的新手团队,明明是很有噱头的一件事情。
  这篇文章只简单地介绍了天工社团和文安组首席顾问方案竞赛的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然后,就开始用更多的篇幅详解苏进的方案了。
  苏进这篇方案,最大的优势就是其中的逻辑性。
  每一步是怎么推论的,为什么要这么推,其中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马王堆三号墓是个大工程,涉及到古墓开挖的方方面面,苏进当时也费了很多工夫。尤其是他带的是天工社团,一个彻头彻尾的新手团队,很多地方只能从零开始。某些地方,换了上个世界,他可能只会一带而过,但现在,他只能手把手地一点点教。
  这种细致,同样体现在了他们做的方案里,正好符合了《考古》期刊的需求。
  所以,《考古》上的这篇论文,讲的不是马王堆方案本身,而是这个方案所体现出来的,对考古挖掘的全新思路!
  这篇论文,是系列论文的第一篇。主要讲的是地质数据收集的问题。
  苏进仔细研读了一下,舒了口气,欣慰地笑了。
  以他的眼光来看,这篇论文的分析还很粗糙,里面也不乏走了弯路的地方。但是最难得可贵的,还是苏进最看重的那个部分——思路。
  它是用科学的眼光,来分析这篇论文,并进行相关的衍生探讨的。
  一切基于数据,一切基于逻辑,有果必定有因,不看偶然,只看必然。
  在这样思路的指引下,这篇论文有走弯路,但所有的弯路、值得探讨的地方,作者都标出来了。所有的数据推算,更是严丝合缝,一点错误也没有。
  看着看着,苏进忍不住又翻到最前面,去看作者的名字。
  屈晖,他暗暗把这个人的名字记下来了。
  苏进很快把这本期刊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它的情况比另外两本好多了。整本杂志,都体现了一种新旧结合的感觉,不断在尝试,不断在探索,并不只拘泥于传统。
  看着它,苏进就像看见了上个世界五六十年代时的情况。
  传统文物、考古、修复向现代转变,各种新思路、新想法、新探索层出不穷。
  这才是苏进真正想看到的!
  最后,他翻到最前面,果然在版权页上看见了文安组的标识。
  学校网站资料室里的刊物果然很齐全,《考古》杂志不止一期。
  苏进从后往前,全部都浏览了一遍。
  很明显,这杂志只有最近一期才有这样的转变。在此之前,它跟其他两本杂志的感觉差不多。也就是说,这个转变发生在苏进做出马王堆方案之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