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万民之哀
守望禅师说的咬牙切齿,于祖佳和石苓人对望一眼,知道下面的绝对不是什么好话。
果然,守望禅师喟叹:我师父曾说,祖师憨山大师观望崂山道太清宫,曾感叹,道门江山代有才人出,是丹道之幸,却也是万民之哀。
邱处机,原名丘处机,后因避孔子的名讳,将丘写成邱。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传说,他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从童年时就向往修炼成仙,少年时栖身村北的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他为了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直到找到为止。
大定七年九月,丘处机不远千里自昆嵛山来谒于全真庵,请为弟子。王重阳为之训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同年冬,后来的长真子谭处端,丹阳子马钰,玉阳真人王处一投入王重阳门下。二月底,王重阳挈丹阳、长真、长春、玉阳入昆嵛山石门口,开烟霞洞居之。三月,广宁真人郝大通来昆箭山出家,八月,王重阳掣五真人,自烟霞洞迁居文登县姜实庵,立三教“七宝会”。大定九年四月,王重阳引丹阳、长真、长春、广宁迁居宁海州金莲堂,途中至龙泉时,为查山玉阳公飞伞传号。重午日,马钰妻孙不二诣金莲堂出家,训名不二,号清净散人。八月,王重阳在宁海立三教“金莲会”。九月,王重阳到登州福山县立三教“三光会”,于蓬莱立三教“玉华会”。领丹阳、长真、长春西至莱州,化长生真人刘处玄出家,号长生子。十月,于掖县立三教“平等会”。
王重阳以卓然不俗而又至真至纯的“全真家风”,上承中唐以来日渐兴盛的钟吕及陈抟、张伯端的内丹学,在符箓丹道极其凋弊的条件下,以三教合一为宗,以性命双身修、功行并重为修炼门径,汲取禅宗的心性理论、修行方式等诸多因素,开创了内丹北宗,并以道派教团形式弘扬丹道,从而在丹道发展史上第一次正式地将丹派与道派合二为一、相得益彰,推广修持自身阴阳的清净丹法,以广度有缘,普度众生。此后,全真弟子们大建宫观,广收门徒的活动,就在北地以空前的规模开展起来了。
只不过天下丹道出罗浮,全真道在北方发展时,南方宋朝亦有专主内丹修炼的道派,称作玄丹派南宗。该派以“先命后性”修炼方式著称。其丹法强调“返朴归真,以简驭繁,慢中求快”。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故名南宗。《悟真篇》、《还源篇》、《复命篇》、《翠虚篇》等为南宗主要经典。玄丹道南宗创始于北宋紫阳真人张伯端,其最初继承系统为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五祖。张伯端以禅宗顿悟圆通释内丹还虚之境,从陈楠起,兼行神霄派林灵素金门羽客一系五雷法。
琼绾紫清真人白玉蟾还寓内丹于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内炼成丹、外用成法’的特点,谓修炼中气机发动,阴阳相交时,意念与自然界风雨雷电相契合,便有面赤、耳热、汗出、眼黑等生理效应,顷刻之际,代天行法之功便成。白玉蟾除建庵立坛外,还取汉天师“二十四治”法,按师家曰治,民家曰靖传统,立靖为建宗传法之所。而南宗一派禀承《悟真篇》混俗和光、大隐居廛的思想,也主张大隐混俗,不提倡出家,自然有群众基础。
陈楠招邀徒弟走市廛,醉酒饱肉成群火。夏宗禹在《悟真篇讲义》中称:有志之士若能精勤修炼,初无贵贱之别,在朝不妨为治国平天下之事,在市不失为士农工商之业。而白玉蟾也是‘时又蓬头赤足以入廛市,时又青巾野服以游宫观的云游道士。他曾指出:’吾所以混俗和光者,不欲自异耳。鱼欲异群鱼,舍水跃岸则死;虎欲异群虎,舍山入市则擒。
道国对决教团,更胜一筹。因此全真道在金代的发展有限,至蒙元前期,善于审时度势、选择向背的丘处机率十八高徒西赴雪山,号称教化成吉思汗,获得崇奉,得赠金虎牌,掌管天下出家人。而由于南宗多居家道士,无意仕途,故始终未得朝廷扶持。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平定江南,全国统一。蒙古屠杀造成的是中国和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可是,以成吉思汗之召见、崇奉丘处机为契机,在丘处机及其弟子们的推动下,全真道发展至鼎盛。从丘处机住长春宫起,一直持续到尹志平、李志常掌教期间。在这三十余年里,到底建了多少宫观,收了多少门徒,现已难于详考。仅就《顺天府志》所引《析津志》和《元一统志》所记之宫观作粗略统计,燕京及其附近地区即有宫观百余所,其中绝大部分为全真道宫观,又皆属丘处机至李志常掌教期间所建。
其次,在河北、河南地区,李志柔及其弟子根据丘处机“立观度人”的意旨,先后在河北的大名、磁州等地“起建大小庵观殆三百区,化度道流称是”。刘志源也在大名路“建宫立观,亦二百余所”,“度门弟子三千余人”。赵志源也在河北“大名、磁、相之间,度学者凡数百人,立庵观十有余所”。李志远则在河南卫州胙城等地建立庵观。又其次,在山东、山西地区,张志渊在山东“主东平郓城白云观,度弟子千余人,庵观称是”。潘德冲则在山西芮城县建了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的纯阳万寿宫,俗称永乐宫。宋德方借在山西平阳编《道藏》的机会,“犹假余力,即莱州神山开九阳洞及建立宫观,自燕至,凡四十余区”。薛知微也“度门弟子数百人”,“立观度人于河东云、应”之间。
再次,在陕西、甘肃地区,于善庆后改名志道,根据丘处机的安排,长期活动于陕西陇县、凤翔一带,“诣门求度为道士者数百人,俱立观院于凤翔、汧、陇之间”。綦志远在李志常掌教期间,提点陕西教事,曾“度门弟子数百人,建立宫观二十余所”。冯志亨在尹志平嗣教后之庚子年1240,尹志平去陕西改葬王重阳的路途中,“自燕至秦三千余里,凡经过道家宫观,废者兴之,缺者完之,至百余所”。
在丘处机的‘立观度人‘的号召下,大约经过三十余年,全真道的宫观、弟子遍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广大地区。《清虚宫重显子返真碑铭》载:“东尽海,南薄汉淮,西北历广漠,虽十庐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修武清真观记》载:“自邱往赴龙廷之召,……自是而后,黄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声焰隆盛,鼓动海岳。”1228年安葬丘处机,和1241年会葬王重阳,可说是对全真道力量的一次大检阅。
会葬王重阳时,“时陕右虽甫定,犹为边鄙重地,经理及会葬者,四方道俗云集,常数万人”。安葬丘处机时,“四方来会之道俗逾万人,至有司卫之以甲兵”。不仅如此,据《尹宗师碑铭》记载,当尹志平于1236年,去陕西营建祖庭时,“时陕右甫定,遗民犹有保栅未下者,闻师至,相先归附,师为抚慰,皆按堵如故”。不久,在去云中化度道士的返回途中,“道经太行山,群盗罗拜受教,悉为良民。出井陉,历赵魏齐鲁,请命者皆谢遣。原野道路设香花,望尘迎拜者,日千万计,贡物山集。”
元朝实现了南北统一,为原在北方的全真道提供了南传的条件,当然也为原在南方的丹道南宗提供了北上的机会。此后,在南宗大师陈致虚等人的推动下,二宗经过对祖师宗祀的研究,南宗最终并入全真道。全真道依靠国家之力,先后合并南宗,元代中后期又合并了真大道、楼观道和部分净明道,成为唯一的一个大丹鼎派,盖过了令符箓派大兴的正一道。自元成宗即位,解除了对全真道的禁令以后,苗道一、孙德彧、兰道元、孙履道、完颜德明等相继掌教。自苗道一起、每任掌教皆授封为真人、演教大宗师、知集贤院丹道事。这是除全真教以外,其他道派掌教皆未获得过的褒封。
合并后的全真道遂成为更大的道派,盖过江南正一道而统领天下丹道。在上述桃李满天下的情况下,全真道演化分出诸多分支,其正宗自然为“七真派”。即宗祖马钰的遇仙派,宗祖谭处端的南无派,宗祖刘处玄的随山派,宗祖丘处机的龙门派,宗祖王处一的嵛山派,宗祖郝大通的华山派,宗祖孙不二的清静派等。
其中以龙门派势力最大,甚至至清初,龙门派还经王常月倚国主之中兴,龙门派更盛于其他万马齐喑的各派。而除此全真嫡系七派外,又有一些全真道士分别组成南北“五祖派”,即宗祖王玄甫的少阳派,宗祖钟离权的正阳派,宗祖吕洞宾的纯阳派,宗祖刘海蟾的刘祖派,宗祖王重阳的重阳派以及明初张三丰所发扬光大的支派武当派,万历间陆西星所传内丹东派,清嘉庆、道光年间李西月所传内丹西派,皆属全真道之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