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百分之十的股份的聘礼(2)
她只觉得自己小小的心房瞬间被这些从来没有体念过的长辈给的包容和理解感动的涨的满满的。
浑身都被一股幸福的喜悦环绕。
等她稍稍垂下眼帘平复了一下眼里的情绪,她才抬头看了一眼身边一直看着她的闻人御玄,接着就把放在身边的沙发上的盒子拿了出来摆在了几人面前的茶几上。
她抽出其中一个盒子把里面的一幅渔民在湖中网鱼的图呈给闻人政。
“爷爷,这是有一年我在江南小镇上住的时候,画的一幅画,您看看喜不喜欢,若是不喜欢这样的,下次我再给您画您想要的。除了这些我亲自画的画外,别的我也不知道该送什么东西给您。”
“哦,是嘛,快点拿给我看看。”闻人政在夏沐进门的时候就看见了她手里的盒子。
他也猜到了那些可能是丫头给他们带过来的礼物。
然而,经过刚刚和夏沐聊的那么一遭,他也就没有去注意这些。
现在眼看着夏沐突然提起来,他立马就来了兴致。
当夏沐把手里的画呈给他的时候,在座的其他人都忍不住的围到了他的身边欣赏起来。
夏沐送给闻人政的整幅画都是用极具古风韵味的墨色晕染出各种不同的形态。
再由笔画构造出其淳朴,悠然的意境。
让人一眼就看出作画者对此场景的迷恋和感触,还有作画者本身对于那种与大自然接触生活状态下的悠然的喜欢。
然后大家也都好似看这幅画就能重回画中景一般的舒怡。
像闻人政这种大半辈子都活在商场上的冲锋陷阵,勾心斗角里。
他们想见的,想要的,也都见到了,都得到了。
现在子孙优秀,生活美满富足。
在这样浮华燥郁,纸醉金迷的世界里。
周围缺的就是画中这样悠然宁静的形态意识。
他们需要的也是晚年的一些修身养性而已,哪里还有什么野心。
因此夏沐送给他的这幅水墨画别提有多让他满意,多喜欢了。
接下来夏沐又把另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天子山图》给了闻人越。
给柳玉罗的是一幅水墨画《海棠花开》。
而她给童萧雅的呢,则与他们都有所不同。
这一幅是夏沐有一年去东欧的一个小镇画的一幅印象风景油画。
画里的场景入目就很是温暖人心。
整幅画是以和夕阳映衬的金黄色来描绘的秋天的黄昏里一个白人妈妈抱着两个宝宝坐在公园的木质长椅上看着对面湖里游玩嬉闹的天鹅场景。
总之,当童萧雅打开这幅画的时候。
整个大厅里都好似被暖暖的阳光铺满,直接从看画人的眼底暖到人的心底。
尤其是柳玉罗和童萧雅两个人在见到油画里那两个和天使一样的小宝宝的时候。
都不约而同的对视了起来,然后两人都偷偷的看了一眼夏沐的肚子。
当然,也因为他们面前有画卷阻挡,看的又很隐秘。
所以并没有其他人看见这对婆媳各自眼里那别有深意的笑。
也就避免了夏沐再次的尴尬。
闻人家其实经过上次的画展后,就已经收藏了好几幅生如三月的画。
可是,对于这次夏沐这么有心并且大方的给她们每个人一幅如此称他们心如他们意的画。
他们还是都是十分开心的大方的接受了。
虽然众人已经都知道了他们准(孙)儿媳就是生如三月本人。而生如三月的画在艺术界交易起来都是动辄天价的。
可是,谁让她们实在是太喜欢了呢。
所以也就没有去因为它的身价而拒绝。
毕竟生如三月之所以如此年纪轻轻的就闻名全世界,那是因为她的画确实每一幅都美到仿佛可以触动人的灵魂,完全不是单单以价钱就能衡量的。
而他们闻人家要什么买不起,这些画他们喜欢也只是收藏,又不会拿出去卖。
何况还是这孩子的一番心意不是。
还有,生如三月的每一幅画也都有它的独到之处,他们平时无事拿出来看看养养眼也是好的。
随后,几个人又相互看着手里画风不同,但细致观察下来都有生如三月个人风格的画卷上。
也都各自在心里不断的感慨着。
幸好生如三月是他们自家的,他们才可以像现在这样像是看一件一般的物品似的随意观赏。
若是,这些画拿到外面,或者被其他人看到了,不引起暴动才怪!
这丫头啊,虽说是心意,可是这不比外面任何珠宝名品来的贵重么。
他们做长辈的,第一次正式见(孙)儿媳妇都还没有给见面礼。
这孩子就这么实诚的给他们每个人都送了这么一份厚礼。
真是让他们在心里喜爱之余又担心不知道该送什么回礼好。
夏沐眼见着众位长辈都很喜欢她送的画。
那张精致的小脸上眼角眉梢处处都是浅浅的笑。
闻人御玄在旁边看着自家几个长辈那又笑又叹的样子,心里好笑之余也是满满的自豪和满足。
而这边花了差不多十分钟走到厨房的周管家一到厨房就见到了以下这幅十分热闹的场景。
闻人家的下人在闻人家应该算是都资历比较深的。
闻人家并没有用那些小年轻,小丫头在家里做帮佣,有的都是干了十几二十年的大叔大妈。
一般说来,他们都是不怎么喜欢八卦的,平时谈论的也无非是一些家长里短和比较接地气的话题。
比如他们最关心也最熟悉的吃的方面。
“唉,如今这个世道啊,我们这些守在厨房里工作的人太不容易了,甚至小到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金什么的份量都要精确到百分之多少,甚至千分之多少。你们是不知道,就因为要知道这些,就只有识字的我,还要找我刚上初中的孙子学习那个什么化学元素成分表呢,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居然还有这么一天被天朝逼出了文化来,呵呵。”这是负责闻人家厨房食材购买的梁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