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穿越历史>明天下> 明天下 第468节

明天下 第468节

  “既然看出来了,为何不赢我?”
  雷恒笑道:“等县尊巡视完毕之后,再来找雷恒下棋就知道原因了。”
  云昭丢下黑将淡淡的道:“你以为不赢我就能让我心中充满斗志?你以为等我回头之时你再从棋盘上将我杀的大败而归,就能灭杀我的骄矜之气?”
  雷恒点头道:“匹夫不能夺志,三军不可夺帅。”
  云昭摇头道:“一个小小的张秉忠而已,还没有资格让我费更多的心思,我能出现在岳阳,就已经给足张秉忠颜面了。”
  雷恒道:“县尊这几天肝火旺盛,不知是为了何事?”
  云昭瞅着雷恒道:“你这么自信?你以为你做的事情都很好,我无处指责?”
  雷恒道:“末将不觉得这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县尊如此烦躁,您如果想要末将拿下长沙,三个时辰后就能如愿,您如果要让末将将战线拉平,三天之后,末将的麾下就会出现在常德府与南昌府。
  不论是前后左右,只要县尊指明,末将就能手持割鹿刀为县尊割下最肥美的一块鹿肉。”
  云昭白了雷恒一眼道:“是为蓝田,不是为我云昭,我居不过一室,卧不过一塌,要那么多的土地做什么呢?”
  雷恒大笑道:“确实是末将说错话了,是为了蓝田。也是为了这天下百姓。”
  终了,云昭也没有说出自己心忧之所——崇祯十五年八月——洪承畴兵败松山。
  这一段历史记载,在云昭的心中占据了很多的分量,现在,已经进入了八月,松山之战依旧在胶着中,洪承畴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也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
  然而,这已经延续了一年的战争终究是要分出一个胜负来的。
  尽管此时的洪承畴要比历史上的那个洪承畴显得更加强大,但是,历史的惯性,还是让云昭忧心忡忡。
  他此时的心情非常矛盾,一会希望洪承畴能赢,一会又希望洪承畴输掉。
  对他来说,洪承畴输掉这场战争更加符合他的利益。
  但是,在他的心底里,却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告诉他——洪承畴一定要赢!
  第035章 人不可多变
  云昭知道,此时的辽东松山,正有两帮人正在进行殊死搏斗。
  就在他喝下这杯茶的功夫,就有很多人死在了对手的手里。
  人死掉了,脑壳就成了一块最容易腐烂的臭油,不再代表各自的立场,毕竟,你把双方的尸体掩埋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不会发表任何见解。
  所以,死亡,就是死亡……终究是一种极为悲哀的事情。
  洞庭湖上白帆点点,有商船往来,又有渔人在撒网,一些不知名的渔鸥在水天之间一会钻进水中,一会又从水中钻出,直飞云霄。
  云昭没有因为心情复杂就高歌一曲,或者赋诗一首,他的心胸没有那么广阔,没有那么高远,更没有将恶劣心情转化成力量的本事。
  八月的时候,洞庭湖滩涂上的莲花已经凋谢了,只剩下一些不算大的莲蓬露在水面上,至于垛田里的稻米已经成熟,人们正在收割。
  岳阳免税三年的政令已经发出了,虽然有些晚,还是让岳阳城里的人们非常欢喜。
  不过,豪奢的人家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收了这一季稻子,岳阳将不再有什么豪奢人家。
  一千亩地的限令,让很多人非常的悲伤。
  造成这个原因的人就是——王贺!
  是他阻拦了张秉忠大军入城!
  保护住了这座城池里的人。
  所以,这些怂恿王贺保护他们的人,现在,开始反对王贺了,因为,王贺要拿走他们多余的地。
  昔日保护过这些人的王贺,现在不得不举起屠刀保证蓝田土地政策的执行。
  然后,他在保护岳阳城时期建立起来的好名声,一夜之间就毁掉了。
  当年,他的兄长王钟就是与这些人战斗的时候惨死的。
  王贺自以为带着黑衣人杀光了仇人,就算是报仇雪恨了,结果不太好,外来者,就是外来者,他依旧没有获得这里的人心。
  岳阳土地肥沃,尤其是用湖底淤泥堆积起来的垛田,简直就是天下最好的土地,在这些垛田上种任何东西,都能获得很好地收成。
  只要拥有一块垛田,这东西就会成为传家宝,没有人愿意为了一时的饥荒卖掉手中的垛田……
  说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岳阳的垛田统统属于豪门巨富,普通百姓人家,居然没有一个人能从法理上拥有任何一块垛田。
  要知道在成化年间,岳阳拥有垛田的人家足足有六千四百二十八户。
  到了今年,崇祯十五年,岳阳一万四千八百亩的垛田属于岳阳二十三户人家。
  不仅仅是垛田,莲菜田中间的水网同样属于这二十三户人家。
  百姓想要捕鱼,也只能去风浪极大的大湖中心去。
  云昭不允许在自己治下有这么奇怪的事情。
  他更没有多余的时间,或者心情去一点点辨别谁的田地是交易所得,谁的田地是掠夺所得,从岳阳县衙,府衙积存的垛田交易记录来看,这二十三户人家没有一家是无辜的。
  自从蓝田接收岳阳之后,收到状告这二十三户抢夺垛田的状子,就不下七百份。
  云昭清楚地知道,这中间一定是有诬告的,也有趁机占便宜的,更有无赖讹诈的……不过,那又怎样?蓝田律已经决定了——一户之家拥有的田亩总数不得过千。
  王贺原本以为,这二十三户人家应该会很轻易的交出这一万五千亩垛田,结果,他预料错了,那些人不给,还勾连在一起与官府对抗。
  两个月的时间里,因为垛田的事情共死了七十九个人。
  这七十九个人中,有告状的百姓,有以前在官府任职的小吏,还有蓝田派出普查田地的人员。
  当这些事情堆积到一起的时候,云昭的选择就非常清楚了。
  所以,王贺在警告之后获得更加糟糕的结果之后,就举起了屠刀。
  云昭在岳阳楼看了整整一天的洞庭湖美景后,王贺终于回来了。
  “事情处理完毕了?”
  云昭背对着王贺依旧看着洞庭湖。
  “处理完毕了,有选择的杀了五十七人之后,垛田的分配就近进行了,以远近,适耕,有利,有能的原则进行的分配,同时,垛田不免税。”
  云昭转过身瞅着有些垂头丧气的王贺道:“收拾行囊,去夔州寻找云猛,他会给你分配新的工作。”
  王贺答应一声,然后看着云昭道:“县尊,我做错了吗?”
  云昭摇头道:“你还是太善良了一些,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你能做的非常好,做行政工作你则差的很远。去蜀中锻炼一下吧。”
  王贺点点头道:“我也发现这个缺点了,会改正的。”
  云昭摇头道:“别改正,一旦改正了,你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还是一个虚伪的人,你目前在这个样子就很好,没必要改正。
  如果说有错,也是我的错,是我不该把你放在一个错误的位置上。
  当初我心痛你兄长之死,为了平息我的痛苦这次派你来到了岳阳,而没有根据你在书院的表现以及你的长处来安排你的工作。
  所以,这一次的错误是我的错误,我已经在《蓝田日报》上撰文了,再一次说明了土地过度集中对大明的坏处,在劳作方式没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之前,土地不宜集中。”
  王贺单膝跪地道:“谢过县尊。”
  云昭抬腿在王贺的肩膀上踢了一脚道:“我还希望你们以后在办事情之前动动脑子,我很担心再这样替你们背黑锅,以后会变成绝世昏君。
  后人翻看我云昭本纪的时候,会发现云昭这个家伙除过错事之外,就没办过一件正确的事情。”
  王贺用手撑住身体,崇敬的看着云昭道:“不会的!”
  云昭冷哼一声道:“你们如果再不长进,会的。”
  王贺走了,去了蜀中。
  岳阳百姓并不怎么记得他这个人,或者说他们不认为王贺曾经帮助他们避开过一场劫难,他们只会记得王贺曾经在岳阳杀了很多人……即便是那些分配到垛田的人也不会感恩。
  想要别人感恩,这种想法是要不得的,世上最珍贵的是人情,可是世上最廉价的东西也是人情,这东西因人而异,有人把它当珍宝,有人把它弃若敝履,而后者居多。
  洪承畴终于开始了自己痛苦的转战之路!
  当初固守松山的时候,洪承畴就知道自己守不住松山,因此,他做了很多准备,如今,开始按照计划撤离了,他的心情还是很糟糕。
  因为随着松山失守,杏山这个地方更加不适合继续固守,笔架山也是如此。
  在往后退就是宁远了。
  在洪承畴的计划中,宁远也在放弃之列。
  一旦放弃宁远,就证明他这个辽东总督在辽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
  皇帝不会看他到底杀死了多少建奴,不会看他让黄台吉如何的痛苦,只会看到他丢了辽东……
  在担任辽东总督的两年多时间中,洪承畴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将关外的百姓撤离辽东,搬进山海关以内。
  为此,他与辽东巡抚张春芳的关系极为恶劣。
  一旦大明军队,百姓撤回山海关,就预示着大明失去了——义州、平阳桥、西兴堡、锦州、铁场、大凌河、锦安、右屯卫、团山、镇宁、镇远、镇安、镇静、镇边、大清堡、大康堡、镇武堡、壮镇堡、闾阳驿、十三山驿、小凌河、松山、杏山、牵马岭、戚家堡、正安、锦昌、中安、镇彝、大静、大宁、大平、大安、大定、大茂、大胜、大镇、大福、大兴、盘山驿、鄂拓堡、白土厂、塔山堡、中安堡、双台堡等四十余座城堡。
  这里的每一座城堡都是大明百姓的血汗,或者说是血肉。
  为了征集辽饷……大明从皇帝直到小吏,都背上了骂名。
  为了节省粮饷支援辽东,裁撤驿递逼反了李洪基……
  为了节省粮饷支援辽东,慢待了西北边军逼反了张秉忠……
  辽东——这头吸血猛兽,让原本虚弱的大明王朝从衰弱渐渐病入膏肓。
  谁都知道,如果洪承畴胆敢放弃辽东,迎接他的将会是皇帝高举的屠刀!
  洪承畴现在不怎么在乎了。
  因为他觉得洪承畴要是死掉了,青龙能活着好像也不错,而青龙绝对会为洪承畴报仇的。
  所以,他撤退的极为果决!
  大军才出松山堡,他就一路攻击前进,他仅存的火铳兵在前边开路,而吴三桂与杨国柱则护卫在两侧,尤其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更是在战场上忽左忽右,仅仅用了半个时辰,就击破了大明降将诺木济和桑阿尔斋组建的防御阵地。
  击溃诺木济和桑阿尔斋之后,洪承畴全军两万三千人,并未转头向杏山,而是继续攻击前进,洪承畴早就从陈东口中得知——黄台吉就在三十里外!
  就在洪承畴的大军刚刚离开松山堡,费扬古的大军就迅速用撞角撞开城门进入了松山堡。
  松山堡内空无一人。
  直到费扬古在洪承畴的白虎节堂内发现被掏空内脏只剩下一张人皮的夏成德的时候,费扬古绝望的大叫了一声,喝令全军退出松山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