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考虑到北戎国主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八成会派人劫囚。
  此次押送五皇子便由陆风岩亲自负责。
  明珠听到这个消息,一时又陷入沉思。
  前世陆风岩也曾在战场上捉到过这位北戎五皇子, 但那是几年后的事情了,且为此付出的代价颇为惨烈。
  活捉五皇子,对边关的百姓和士兵而言,是大大的好事一桩。他们期盼的和平, 通过两国谈判,很可能就此到来。
  上一世,五皇子被押解进京后,半软禁在鸿胪寺下设的典客署。他设法见到了曾与自己私下通信的丞相赵幽,并请赵幽帮忙从中斡旋。
  那段时间,大楚的三皇子楚慷娶了赵意如之后,丞相赵幽已经与楚慷结盟,且此时三皇子楚慷上位的势头正好。北戎国于赵幽而言没有利用价值了,他根本不想再管北戎这些破事,但北戎五皇子威胁赵幽若不管此事,那他通敌的证据第二天就会摆上圣上的御案。
  赵幽于是假意从中斡旋,在北戎五皇子放松警惕后,一不做二不休,派人下了狠手,将五皇子杀死在典客署。
  五皇子死在了京城,北戎国主自然认为是大楚皇帝下的手,本打算的谈判自然告吹,北戎国主一怒之下亲自率兵攻打边关。
  当时陆风岩又因押送五皇子尚未返回边关,节度使常将军早已被撤职,边关军权都由赵家一系把持。
  那简直是一场惨败,北戎国主带着为子复仇的心思,将大楚的百姓无辜屠戮。
  虽然北戎大军最终被打退,但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赵幽因为一己之私便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
  这一世,明珠当然会尽力阻止赵幽对北戎五皇子的暗杀。
  但此时摆在面前的,还有一个更为迫切的问题。
  天花。
  明珠粗略计算了一下陆风岩一行人的速度,如果天花仍按前世的时间爆发的话,那么等他们到达京城,怕是正赶上天花蔓延。
  想阻止这行人上京,当然是不可能的。
  明珠想了想,觉得这行人真遇上京城天花蔓延的时期,应该会驻扎在京外,等天花过了再进城。
  北戎国就算再厉害,派来劫囚的人也不可能深入腹地在京城附近动手。所以这行人在京外多驻扎一段时间,其实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想到此处,明珠也未再多纠结于此,而是专心思考如何应对即将来临的天花。
  这段时间,金家已经秘密搜罗了民间一些防治天花的方子,一一给吕大夫过目。但至今为止,也没有找到除了种痘以外的任何有效的预防方式。
  金家派了不少人手帮助吕大夫收集药剂材料并赶制预防天花的药剂,弄得吕大夫都有些困惑,做了这么多药剂,就算京城附近某个县城近期有天花出现,未雨绸缪也不至于做到这个地步吧?这也未免小心太过了吧。
  金家其实也同样困惑,但领了郡主的命令,自是要认真完成。
  在这般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天花悄然降临了。
  谁也不知道源头在哪里,但这场天花就如前世般,甫一出现便感染甚众。
  京城重地,官员们反应极快,立刻下令做了隔离等措施,但京城的天花患者,还是越来越多,尤其是儿童占了大多数。
  但也多亏了金家人之前在百姓间对于天花症状的宣传,一些百姓见自己有了前期症状,便主动与家人隔离,传染情况倒是比上一世强些。
  吕大夫也是大惊,没想到预防天花的药剂这么快就有了派上用场的机会。他立刻走上街头,试图分发药剂,但肯信他的人还是不太多。
  还是之前便信他,肯使用药剂的那几户人家,无一人被波及,邻居见了,也将信将疑去找了吕大夫。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肯来找吕大夫的人越来越多。
  太子这时也想起明珠对自己说过的话,便立刻去问她曾提到的那位神医是谁。
  得到答案后,亲自拜访了吕大夫,又亲眼见到使用过药剂的那些人无一人得天花,便上禀了圣上,经圣上允许,派了五城兵马司的官兵来帮助吕大夫派发药剂。
  有了官家介入,事情顺利了许多,百姓见官兵也在派发这种药剂,瞬间觉得药剂的可信度大了许多。
  上一世肆虐京城的天花,这一世竟然出现没多久,便隐隐有被抑制住之势。
  这当然不是三皇子想看到的,也是凑巧,天花刚刚出现在京城,他府里的一位大夫便主动找到他,称自己有防治之法。
  三皇子心思电转,立刻发现这是个绝好的机会。
  他问了这位大夫,京中还有没有其他会防治天花的人。大夫坦诚因为书本中没有记载天花的防治,自己认识的诸位名医,甚至包括太医中都没有会的。他自己还是在游学时偶然见过一位老大夫这般做过,才记下了。
  于是三皇子让这位大夫暂时按兵不动,等天花声势再大些,尤其是波及到上层官员时,再听他指示。
  结果没过多久,太子就禀告帝王,说有预防之法。
  如天花就这般被控制住,那这功劳还不都是太子的。
  三皇子当然不想看到这种情况发生,思来想去,他派出了自己的亲信,找到了一群混混,准备在百姓中生事。
  第47章
  明珠猜得没错,陆风岩一行人在到达京城前听说了天花一事, 便给圣上上书一封, 得到圣上首肯后, 暂时驻扎在京郊,借了一位将军的别庄,派兵严密防守。
  明珠打听过,暂时放下心来。
  眼下,还有另一件事需要她操心——柳长歌患了天花。
  乍听到这个消息, 明珠简直头疼,头疼到一时也懒得去猜测是不是赵家趁此机会对柳长歌下的手。
  她只想仰天长叹,想拯救柳长歌,让其和太子殿下顺利成婚, 实在是太难了。
  此时, 她又听说了时任羽林军统领的伍统领也患上天花的消息。这位伍统领是盛王的老部下, 一向与赵家势力不对付。
  上一世,他也曾患上天花, 但因体质强健, 很快康复了。不过在后来的一次秋猎中,摔伤了右腿,最终还是卸任了。
  前世的明珠没有多想, 但这一世,结合柳长歌患天花一事,她才意识到,伍统领患病, 必然也是赵丞相的手笔。
  她想起一句话,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呢?
  真是非常非常有道理,赵丞相这层出不穷的手段,让有着前世记忆的明珠都有点心力交瘁了。
  但不管怎样,柳长歌她不能不救。
  因为之前用药剂种痘的方式还未在百姓中普及,更别提官宦人家了,大家都在观望,想确定这种方式有效后再使用。
  因此柳长歌也没有使用过。
  明珠已经提前向吕大夫索要了一些治天花的药,但吕大夫也告诉过她,目前没有能彻底治愈的药,顶多是能减轻些症状。
  明珠扣响了柳太师府的门,门房开了条缝向外看,见明珠打扮,也知是富贵人家的女子,不好直接赶人,便好言解释道:“对不住了这位姑娘,老爷吩咐过,这些日子来访的人,一律不让放进去。”
  明珠点点头:“我理解,麻烦通传一声,长乐郡主来访。”
  听到门口这位是长乐郡主,门房不敢怠慢,立刻飞奔着去通传。
  不一会儿,太师夫人亲自迎了过来。见到门口真是明珠,连忙请她进门。
  两人互相见了礼,柳夫人忍不住问道:“郡主此来所为何事?”
  “我来看看长歌。”明珠语气淡然,但柳夫人没法淡定,她倒是听长歌提过两人已成为朋友之事,也知道明珠救过长歌。但这个时候,连她这个做母亲的都只能在外间隔着帘子和女儿说几句话安慰一下,明珠居然想去探望长歌?
  柳夫人一时也分不清到底是两人情比金坚到如此地步还是盛明珠真的就比传闻中还要无脑,无脑到不知道天花的严重性。
  但拦是一定要拦的,柳夫人不忍心眼前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染上天花,何况长乐郡主若在柳府出事,盛王大概也不会善罢甘休。
  “柳夫人放心,我已经用过药了,不会再染上天花,跟着我的丫鬟也是如此。”明珠解释。
  “什么药?”柳夫人又惊又喜,“是太医院研究出对付天花之法了?”
  明珠摇摇头:“就是济世医馆的吕大夫的药,柳夫人应该听说过?”
  “我自然听说过,但那市井之间的药,真的有用吗?”
  “有没有用,等我见过长歌,您很快就会知道了。”
  柳夫人心惊胆战,等你见过长歌,结果发现药没用,你还是染上了天花,盛王还不拆了我们柳府?
  “郡主请三思。”柳夫人还想再劝。
  “柳夫人,今天我是一定要见长歌的,”明珠态度坚定,“我不会染上天花。”
  见柳夫人不太信任吕大夫的样子,明珠也就没提起手头有吕大夫的药,也许能减轻些柳长歌的症状。
  柳夫人又劝了几句也无法打消明珠的主意,无奈之下,只得让她过去。
  两人来到长歌院子前,院门紧闭,柳夫人让丫鬟敲了敲门,门开了一条缝。
  “我自己进去就好,”明珠对柳夫人说,又转头对丫鬟们道,“你们也在这里等我吧。”
  进了柳长歌的闺房,明珠看到了双手都被绑在床两侧的柳长歌,后者露出来的皮肤上都是痘,好好一张清秀的脸已经面目全非,精神看起来也很是萎靡,与前些日子活力满满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
  柳长歌看到明珠,惊讶万分:“明珠?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明珠把手里的东西放在床头。
  “别靠近我,”柳长歌急忙提醒她,“天花会传染的。”
  “我知道,”明珠失笑,“放心,我不会得天花的。”
  柳长歌以为她以前得过才这么说,放下心来,苦笑道:“谢谢你来看我,除了丫鬟,我已经好几天没见过其他人了,何况就连丫鬟也不敢在我床前久待。”
  “很痒吧?”明珠看了看长歌被绑住的双手,这一举动显然是怕她挠破脸上的痘痘,导致破相。
  “是啊,”长歌叹气,“特别痒,又没法去挠,整个人都要疯了。”
  “千万别去挠,”明珠拿起床边的丝绸帕子轻擦她的脸,稍微解解痒。
  “痒还是其次的,”长歌又道,“最关键的是,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挺过去。”
  “一定能的,”明珠对她微笑,“你还要身着凤冠霞帔嫁给太子,前面还有大好的人生等着你,可不能倒在这里。”
  “谢谢你,明珠。”
  “对了,丫鬟们呢?”
  “刚刚给我念了本书解闷来着,我有点心烦,就让她们出去了,”长歌看了看明珠带来的东西,“你拿来的是什么?”
  明珠打开盒子,把自己带来的东西一一拿出来。
  “这碗药是给你喝的,也许能减轻点症状。”明珠在府里已经让人把药煎好,然后放在盒子里保温。
  此时明珠把碗凑到长歌嘴边,后者顺从地喝光了碗里的不明液体。
  “你倒是信任我。”明珠调侃她。
  柳长歌耸耸肩:“反正也不会更糟了。”
  看到她还有心情开玩笑,明珠笑着摇摇头,又从盒子中拿出一些东西:“把丫鬟们叫进来吧,这种药剂,可以让她们免于染上天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