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穿越历史>天兵在1917> 379 逃亡之路(下)

379 逃亡之路(下)

  截止至此,负责殿后的施密特上校手里头的部队已经是所剩无几,他的小伙子中大部分都被红军消灭了,只有屈指可数的少数士兵逃出了包围圈,部分施密特上校回忆,当时双腿已经被炮弹炸断的佛里特兹上尉在最后关头对身边的战友说道:“放下我和他们(指其他伤员),所有能走的人赶紧逃命,德国还需要你们!”
  而这位佛里特兹上尉很快就被红军俘虏了,当红军听闻了这位上尉的故事之后,也给予了他相当程度的礼遇,战争结束之后的1945年,作为第一批被释放的德国战俘,失去双腿的佛里特兹上尉返回了家乡。
  施密特上校手下别的部队的命运也同样悲惨,第85预备役营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了一个夜晚之后也没能逃脱全军覆灭的厄运,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包括该营营长)都成为了红军的战俘。表现最后的还应属于梅耶上尉的第290掷弹兵团一营一连,该部顺着己方的战线边打边撤,曾一度在一个废弃的飞机场做最后一搏,并期望能得到来自空中的援助。
  可惜当时的罗马尼亚天空已经被红军的雅克和拉格主宰,很快这个机场就被红军坦克包围,炮弹如雨点一般落下来,自知突围无望的梅耶上尉在向下属下达了投降的命令之后便举枪自尽了。
  到了5月12日中午,施密特上校指挥的殿后阻击部队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更让德国人失望的是,他们也没能完成阻击任务,实际上连延迟红军的脚步都没能做到,可以说施密特战斗群的损失是不值得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最终能够逃出升天同师主力汇合的包括施密特上校本人在内,一共仅有37人。
  战火很快就烧到巴巴达格,驻守在那里的是一群从前线狼狈逃出来的残兵败将,很快他们就将面对来自整个红军第37集团军的强大压力。很快第111步兵师的残余部队就被红军的机械化部队冲得七零八落,如果不是补防过来的德军第198掷弹兵团和大约三个旅的罗马尼亚步兵赶到支援,战斗打响的第一天巴巴达格就要陷落。
  此时,同德军对峙的是第37集团军第59坦克师,大约有一百辆坦克正在蓄势待发,为了挡住红军的兵锋,德军集中了所有能够找到的大炮进行猛轰,用强大的火力打退了红军装甲集团的几次冲击。
  很快第59坦克师就被惹火了,也有针对性地开始还以颜色,傍晚时分,密集而又猛烈的炮火席卷了德军阵地,首当其冲的第198掷弹兵团很快就被压制,几乎所有的火炮都被红军无情的摧毁了。眼看实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该团炮兵营营长不得不下令撤退,很快向西逃亡的卡车上便挤满了该营的炮手。
  与此同时罗马尼亚人也不好过,他们直接承受的炮火打击稍轻,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他们的武器也比德国人差一截,他们的防线主要依靠那些平摆着的反坦克炮维持。不过关键时刻罗马尼亚人又开始莫名其妙的抽风了,连续几次打退了红军的装甲突击,竟然硬生生的敲掉了红军12辆坦克,而红军步兵发起的几轮冲锋也被一一打退。
  罗马尼亚人似乎又要逆天了,但是我们都知道他们是多么的不靠谱,在短暂的爆发之后,很快就会发生种种脑残的神迹。在战斗的关键时刻,罗马尼亚指挥官奥布斯托格上校忽然就失踪了,据知情人透露这位上校借口去联络德国友军就匆匆离开了指挥部,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罗马尼亚老兵对此的看法是:“我们的旅长此时恐怕已经逃到了康斯坦察……”
  旅长的跑路严重的挫伤了部队的士气,很快许多前一刻还天神附体的罗马尼亚炮兵在下一刻就尿遁了。仅仅只有吉哈德上尉和少数士兵不甘心就这么向俄国人低头,他们手脚麻利的将能够带走的反坦克炮一一挂上卡车,然后神奇的转移到了第二线阵地,依托这块阵地他们又一次打退了红军三次攻击,直到耗尽所有的炮弹之后才从容撤退。
  从13日凌晨开始,德军和罗马尼亚军队的总溃散开始了,第198掷弹兵团和其他几个被打残的掷弹兵团的残余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从巴巴达格一路狂奔,向巴亚方向逃窜。
  幸运的是,那个晚上疲惫的红军并没有继续追击,因为亚克尔曼的德军继续抵抗,红军的后勤线路总是时断时续,油料供应比较紧张,只能看着德国人高速转进。
  回首这几天德军的遭遇,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场生与死的搏斗,能不能活下来完全取决于这几十个小时。这让从罗马尼亚逃出来的德国士兵从此以后养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即撤退过程中一定要快,一旦要落在后面要么是被潮水一样涌过来的红军坦克碾成渣渣,要么就是去比死亡更加恐怖的战俘营。
  从那以后,这一批德国士兵从来都会比兄弟部队快那么一线,从罗马尼亚一路逃到匈牙利,再逃到捷克斯洛伐克,最后狼奔猪突一样回家。虽然是狼狈了一点,但好歹是囫囵的回家了。
  其实对于富有作战经验的德军部队而言,他们并不忌惮红军凶猛的火力,但是他们却对红军越来越明显的战场优势感到恐慌——没有空中支援,没有炮火掩护,还没有预备队的接应或者增援,可以说什么都没有,这样的仗还怎么打?怎么看怎么都是药丸哈!
  当然,尽管是战争中非正义的一方,但哪怕红军战史学家也承认德国步兵的军事素质还是很过硬的,他们即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能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查雷斯能在全师上下已经崩溃的情况下对下级进行有效的控制就是一个佐证。
  比如前面提到过的那位施密特上校,抵达巴巴达格之后,查雷斯又一次将断后的任务交给了他,很难想象当时施密特上校是怎么去执行这道命令的,但事实是他依然老老实实的听从指挥,又一次带着更少的士兵留在了巴巴达格郊区阻击红军。
  当然更加神奇的是这位施密特上校竟然又一次逃出生天,当然,这得感谢红军的坦克油料紧张。不过就算如此,这种任劳任怨听从指挥的品质也是值得肯定的。
  请注意,关于这位施密特上校的故事还没有说完,当德军撤退到了勇敢的米哈伊乡时,红军的机械化部队又一次开动,而这一次他主动向查雷斯要求殿后阻击(很可能是这位上校知道最后这个倒霉的任务一定会落在他头上,还不如主动一点好)。
  呃,可能有同志会说老马你很扯淡,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勇敢的米哈伊乡”这种地名,这是你瞎编的吧?好吧,负责任地回答,这个地名真心不是扯淡,而是真有,勇敢的米哈伊是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用民族英雄命名一座城市不是很正常么?
  当然,也说一句题外话,这位勇敢的米哈伊结局并不好,哪怕他第一次将瓦拉几亚、特兰西瓦尼亚和摩尔达维亚统一,奠定了所谓罗马尼亚的基础,但是最后还是没能在夹缝中生存下去。
  而勇敢的米哈伊的际遇和此时罗马尼亚的际遇很相似,如何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将是罗马尼亚政客未来必须要学习的技能之一。
  回归正题,在勇敢的米哈伊乡,灰头土脸的施密特上校带着120名士兵和五挺机枪承担起了殿后任务。不过施密特很清楚不可能指望这么一支区区上百号人的部队就能挡住红军的铁蹄,但他依然希望给战友们赢得更多的时间。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了贝尔特上校和他的战斗群身上,在施密特的北面,这位上校也自发的留下阻击红军,他将阵地设在了一片土丘上,希望能够利用有利地形延缓红军的步伐。
  但不管是贝尔特还是施密特,他们的部队都太过于脆弱,根本不能指望他们在红军装甲部队的重压下还能有什么惊人的壮举,说直白一点能不一触即溃他们就算很对得起观众了。
  查雷斯和其他的德军想要脱身最关键的还是得跑快一点。让我们向东北方向看去,这一路上都充满了混乱的景象。道路上充斥着无数的德国和罗马尼亚散兵游勇,用牲畜拉动的重武器混杂在机动车辆里,拥挤和恐慌情绪造成了严重的交通阻塞。
  可以想象此时德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那些从天俯冲下来的黑死神了。所有的人都想尽快地向前逃命,但是越想快就越是快不起来,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这场所谓的撤退更像是一次大溃败,毫无秩序可言。
  被逼无奈的查雷斯只能下定决心放弃那些宝贵的重武器,炮兵们怀着复杂和沉重的心情摧毁了14们小口径火炮和6门大口径榴弹炮。几乎所有无法开动的车辆都被放弃(因为没有油料),它们的驾驶者含泪见证了这一切,而这些多出来的炮兵和驾驶员则被统一步冲到了各个连队当步兵使用。
  再看贝尔特和施密特那一头,从中午时分开始,他们便与红军的先头部队交上了火,他们成功的将红军的注意力吸引住了,确实给逃难中的战友争取了一些时间。
  不过随着红军的主力陆续抵达战场,巨大的压力也迫使施密特上校不得不认清现实,他很快向查雷斯发报请求允许撤退,经允许之后便率部放弃了阵地,迅速向南追赶主力部队。当天深夜,施密特带着100多战士追上了查雷斯,而贝尔特就没有那么走运了。
  当天下午贝尔特的部队被红军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当天晚上八时,贝尔特给查雷斯拍去了一封带有诀别意味的突围电报之后就杳无音讯了——被俘,亦或是全员阵亡,反正这支德军部队就这么永远的消失了。
  在14日夜,查雷斯的人马逃到了特尔古邵尔以北十公里的一个小村子,这位师长大概觉得已经摆脱了红军的追击,便命令部队停下稍微休整一下。但是这点儿难得的休息时光也让德国人坐立不安,很快村子周边便出现了枪声,难道是红军追上来了?
  不久之后村子又遭到了炮击,此时已经严重神经衰弱和崩溃的查雷斯豁出去了,决心跟红军决一死战。正当德军士兵在村庄周边挖掘掩体构筑工事时,枪声竟然又从村子内部传了出来,查雷斯立刻就意识到了,他应该没有被红军主力追上,现在袭击他的仅仅是红军的先头侦察部队,那些鬼机灵的家伙最善于用类似的手段折磨人了。
  当时,手榴弹在天空中飞来飞去,时不时还有机枪从窗户和草丛里探出头来进行一阵猛烈地扫射,到处都是爆炸声,最先遭殃的是停在路边的几辆卡车,很快便被一堆废铁,然后不断地有暴露的德军士兵遭到冷枪偷袭。
  黑暗之中,恐慌很快在德军当中蔓延开来,但幸好还有一些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兵,他们借助照明弹的帮助迅速地在一些关键的地点布置火力点,用针锋相对的火力打击迫使红军侦察部队退出战斗。
  很快,一切噪音都消失了,仿佛他们从来就不曾存在过一样,不过就算如此,查雷斯也不想继续停下休息了,他很快便下令继续向南撤退。
  清晨明媚的阳光照射到了一路溃散而来的德军士兵沮丧的脸上,在他们一路走过的道路上满是熊熊燃烧着的机动车辆和一些快要死了或者已经死了的骡马,有些绝望的士兵甚至已经开始焚烧自己的包裹和一切能点着的物品。
  此时,德国人是又累又饿,连续的逃亡生涯不仅让他们疲惫之际,更是让他们没能吃上一顿饱饭。当然,大部分的食品也被当成累赘丢弃了。为了让士兵有体力继续逃命,查雷斯下令枪杀那些“多余”的马匹。
  不过实际上就没有什么多余的马匹,而这道命令的实际结果用梅耶少校的话说就是杀掉了所有的骡马用于果腹:“看看那些‘可怜’的驯马师和马夫,他们都是含着眼泪目睹这一切的。对于这些竭尽全力试图挽救这些忠诚的动物的人来说,这是一次沉重而又无情的打击。这么说吧,那道命令让整个师丧失了所有的机动车辆和马匹,我们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步兵师了!”
  15日,终于安稳休息了一晚的德军终于恢复了一点体力,在抢劫了附近村庄搜刮了足够的粮食报餐了一顿之后,撤退大军又开始了蠕动,向着康斯坦察方向,他们浩浩荡荡的进发了。
  隶属于第111步兵师师部的诺瓦克中尉重温了这段最后的旅程:“我们丢弃了所有的一切,除了自己的小命和手中的那一杆枪。很快,红军黑死神和轰炸机又出现了,骑在我们脖子上乱‘拉屎’,不过这已经不能在我们当中引起恐慌或者是别的什么负面情绪,这些天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非人的待遇。防空机枪打了几梭子子弹后,这些讨厌的敌机就消失了,让一部分原本离康斯坦察只有几步路程的战友永远的留在了罗马尼亚……”
  截止到五月十七日,最后一批逃难而来的德军进入了康斯坦察港,那种劫后余生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尽管有尾随的追兵,尽管损失惨重,但是他们认为总算可以歇一口气了,以为康斯坦察是安全的庇护所。
  但是,这些可怜的家伙完全没有想到,这短暂的喜悦之后将是无尽的痛苦,康斯坦察不是天堂,也庇护不了任何人,红军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干净彻底地消灭掉纳粹,一个也不放过!
  就在德军的溃兵涌入康斯坦察的时候,一艘罗马尼亚潜水艇在这座军港靠岸了,上面搭载着耶内克上将和他的高级幕僚。在亚克尔曼被攻陷之前,希特勒命令德国海军将这位上将从包围圈中接了出来,因为元首实在无法容忍又一位高级将领被邪恶的布尔什维克俘虏了。
  抵达康斯坦察的时候,耶内克精神萎靡,因为就在刚刚,他收到了亚克尔曼陷落的消息,包括两万多德国士兵在内的五万大军就这么一个不留的被红军包了饺子,这对耶内克的打击是相当的大。
  这位上将自责的认为是他的判断出现了失误才造成了这一恶果,对此他十分的内疚,甚至有引咎辞职或者自杀的想法。只不过耶内克没有想到的是,希特勒竟然又将一副重担交给了他——元首任命耶内克担任康斯坦察的城防总司令,要求他尽一切努力守住这个重要的军港和桥头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