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穿越历史>天兵在1917> 211 各怀鬼胎(中)

211 各怀鬼胎(中)

  从地图上看,阿列克谢耶夫的说法似乎有道理,察里津位于伏尔加河和顿河的汇集点,处于卢汉斯克的后方,向南直抵克里木半岛,能够沟通里海、亚速海和黑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且也是很重要的粮食基地。
  如果能拿下这里,就可以把整个乌克兰的东南方向和克里木半岛作为基地,然后就能顺着伏尔加河和顿河北上,兵锋能直指莫斯科。就算无法在莫斯科方向取得进展,也能沟通东北方向,跟乌法取得联系。反正,只要有一点军事常识,就知道夺取察里津确实是一步好棋。
  坐在这个帐篷里的,不管是科尔尼洛夫还是邓尼金和弗兰格尔,虽然都算不上什么军事家,但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他们还是懂的。所以他们都同意夺取察里津确实是个好想法。
  但问题是,想法好,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够实现。军事家跟一般军人的区别就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但很可惜,这几位都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如果兵员充沛且人强马壮,他们都有把握拿下察里津。不过现在,人困马乏士气低落的情况下,去打察里津,这几位还真没有把握。
  邓尼金就首先说道:“拿下察里津是个很好的想法,但问题是,就算有弗兰格尔将军的支援,就算布尔什维克的主要注意力都被捷克军团所吸引了,以我们现在的兵力也无法完全保证能拿下察里津。”
  稍微一顿,邓尼金很严肃地说道:“我必须提醒阁下,这是冒险,或者说是赌博,一旦失败,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阿列克谢耶夫清楚这一点吗?作为一个将军,一个高级军官,对此他是心知肚明的,以科尔尼洛夫和弗兰格尔现有的兵力去打察里津确实是在冒险,风险还很大!
  既然如此,为什么他要鼓动这个计划呢?原因很简单,政治需要。自从布尔什维克同德国人达成了布列斯特合约之后,俄国的形势似乎是比较明朗了——就像列宁说的,一场内战不可避免!
  如果布尔什维克能够再下一城,消灭掉国内的反对派,那么俄国今后半个世纪的走向就基本明确了,不用说共 产党将开天辟地。反之,如果俄国国内的反对派造反成功,打垮了布尔什维克,那么俄国恐怕将恢复到老秩序,也就是像二月革命胜利之后的那种状态,继续乱下去,甚至会呈现出一种群雄军阀割据的状态。
  当然,对于阿列克谢耶夫等人来说,这样的混乱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游戏又重新回到了他们所制订的规则当中,就算是乱也是民 主的乱、高尚的乱、道德的乱。比布尔什维克黑暗、残暴的“秩序”要强一万倍。
  可以想象,在那种混乱的状况下,对野心家们来说,是充满了机遇的。不管最后俄国变成什么鬼样子,甚至分裂成几块几十块,只要自己的利益得到了保证,那才是真理。
  这一点儿都不是开玩笑,在历史上,在俄国内战中,白军的头头脑脑之间,可是一点儿都不团结,更谈不上什么和睦。就比如这个帐篷里坐着的两个人,邓尼金和弗兰格尔,作为白军的主要将领,这二位的矛盾后来就非常的尖锐,斗争那个叫激烈。最后弗兰格尔被邓尼金赶出了俄国。
  其他的,立宪民主党和社会革命党之间的纠纷,政治领袖和拥兵自重的军阀之间的矛盾,林林总总的一大堆。可以说从一开始,这批人就不是一条心,也从来没想过要朝一个方向走,只要是条件允许,这帮货就会互相倾轧,争权夺利。
  其实,二月革命胜利之后,就表现出了这种现象,社会革命党和立宪民主党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就不断,这原本势力最强大的两个党派之间的斗争,不断的削弱着他们的力量,就算没有布尔什维克,这两党迟早也会打一个你死我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白军首领之间的内斗也间接的帮了布尔什维克的大忙,而随着布尔什维克完全控制了俄国的工业核心,随着红军不断的被武装起来,内部斗争不断又只能吃外国救济的白军集团,失败自然是不可不免的。
  当然,这些话有些扯远了,反正只需要明白一点,白军内部一点儿都不安宁,各路野心家都有自己的打算,根本就拧不成一股绳,都想着算计对方自己捞便宜就够了。
  而现在的情况,就是阿列克谢耶夫准备算计一把科尔尼洛夫,他所代表的社会革命党确实跟协约国集团取得了联系,也确实准备好发动叛乱。
  但是其中有一个小问题,社会革命党跟军方的关系很一般,不少老派的军官都认为,正是社会革命党在去年七月到十月份的胡折腾,才导致了布尔什维克上台。对于这帮自称为社 会主义者的家伙们,旧军官并没有多少好感。大批观望中的军官们更希望有一个真正诚实可靠的军人来领导他们,对社会革命党并不是特别买账。
  不光是俄国国内的旧军官,协约国集团对社会革命党的感观都不太好,实际上协约国集团对俄国国内的政党都没有特别好的印象。在二月革命胜利之前,英法两国对极右的立宪民主党都不满意,觉得他们太激进了,甚至都不愿意跟他们打交道,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实际上当俄国二月革命胜利之后,英法两国虽然迫不得已的不得不跟之前他们不喜欢立宪民主党打交道,也不得不积极的拉拢他们。但是从一开始英国人和法国人就做好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加强对立宪民主党和社会革命党的工作力度,另一方面,他们也在积极的联络俄国国内的军队势力,拉拢了一大批高级军官。做好了一旦时机成熟,就用军队的势力去取代立宪民主党和社会革命党的准备。
  这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科尔尼洛夫,一度这个货获得了英法美三国的完全好感,三国首脑不断的为这个货摇旗呐喊,就差着没明说要让这个家伙出面组阁了。
  在九月事件中,科尔尼洛夫之所以敢那么大胆的去搞政 变,很大的原因就是协约国集团的支持和纵容。可惜,这个货能力实在是太那啥,也实在是不得人心,他的仓促起事反而给了布尔什维克东山再起的机会,打垮了他之后,俄国的形势也就开始明朗了。
  而现在,虽然科尔尼洛夫的处境很糟糕,但是协约国集团依然对这个货还是有期望的,对他也更信任一些。这就导致了,社会革命党和立宪民主党要扛起反布尔什维克的大旗,还必须要借这个货的名头用一用。
  不过这个名头也不是那么好借的,反正不管是社会革命党还是立宪民主党,对于科尔尼洛夫的反骨仔作风,都是心有余悸的。只打算利用这个家伙,但是却不想让他东山再起。
  所以特别安排了一个硬骨头让他啃,打下了察里津,你科尔尼洛夫也是元气大伤,一时半会儿就无法威胁我们的地位。只要我们利用好了这段时间,巩固了力量,到时候自然就不跟你一块玩了。
  当然,也很有可能科尔尼洛夫打不下察里津,不过这也不要紧,社会革命党和立宪民主党要的就是他打响第一枪,给那些在犹豫和摇摆中的旧军官做一个榜样。
  只要科尔尼洛夫肯按照他们的指挥去打察里津,他们就有话说:“看到没有,你们所信任、所敬仰的科尔尼洛夫将军也是听我们指挥的,这充分说明了乌法临时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连科尔尼洛夫都尊重我们,你们这些人还有什么话说,还不乖乖的听命行事!”
  甚至,社会革命党和立宪民主党巴不得科尔尼洛夫失败,试想一下,如果科尔尼洛夫打下了察里津,那他岂不是威望大增,到时候一呼百应,更加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
  这样的局面社会革命党和立宪民主党肯定是不愿意看到的,而科尔尼洛夫打了一个大败仗,那就完全不一样了。肯定这货的声望会进一步下跌,对他有好感的旧军官自然要多想一想,是不是要继续信任这个怂胞。协约国集团自然也会对这个货彻底的死心,他们肯定不会在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烂货身上下注的。
  可以说科尔尼洛夫失败了,社会革命党和立宪民主党才会拍手称快,这将代表他们可以名正言顺自己的权威,再也不必担心有军人跟他们抢班夺权了。
  很显然,阿列克谢耶夫这一趟的来意就是恶意满满,可以说,他就是来用花言巧语忽悠科尔尼洛夫,将他往火坑里推的推手。而傻乎乎的科尔尼洛夫还以为这个家伙带来了好消息,真是可悲可叹啊!
  好在,科尔尼洛夫身边还有一个聪明人,邓尼金可是一直有着清醒的头脑,对于攻打察里津,他十分的警惕。对他来说手头上的这点部队就是今后发家致富的本钱,他怎么可能把所有的本钱都拿出去豪赌?邓尼金没有那么冲动,更没有那么傻!
  所以,邓尼金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危险,强调困难,其本质其实就是不打算去察里津冒险,而这样的态度肯定是无法让阿列克谢耶夫满意的。
  在邓尼金几次三番“片面”强调风险之后,他终于忍不住了:“邓尼金将军,我必须提醒您注意,您有一点过于的小心谨慎,甚至显得有些怯懦了!作为一个俄罗斯军人,一个高级军官,我们的职责是保卫祖国,在当今,当国家政权被布尔什维克叛匪窃取,当他们不断的出卖俄罗斯利益的时候,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你难道就是这么去保卫我们的祖国的?”
  换做其他人,阿列克谢耶夫的这一套可能有用,但是邓尼金才不吃这一套,从一开始,他就看穿了社会革命党和立宪民主党的虚伪,对他们的种种做法嗤之以鼻,他可以为了俄罗斯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却不会为了立宪民主党和社会革命党的利益去牺牲。
  对于这些政客的鬼把戏,他太清楚了,对他们说的每一个字都不要听,只当他们十分放屁,如果他们不能拿出有用的干货,那么就应该按兵不动。
  顿时,邓尼金冷笑了一声,回答道:“正是因为我热爱俄罗斯,想要挽救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才不得不谨慎行事。我们手头的军事力量是万分宝贵的,再也经不起任何无谓的消耗和牺牲,如果没有完全的把握,就不能仓促行事……否则,当我们最后的力量被消耗掉时,还能用什么去保卫伟大的祖国呢?”
  阿列克谢耶夫气的够呛,以前他可不知道,邓尼金的嘴皮子功夫这么厉害,三下五除二就化解了他的攻势,还摆明了一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态度,这可真是难办啊!
  尤其是当他注意到科尔尼洛夫似乎更信任邓尼金,对他的意见频频点头的时候,阿列克谢耶夫就觉得愈发的为难了。如果不赶紧想办法说动科尔尼洛夫,这一趟可就白来了。万一科尔尼洛夫按兵不动,那策划好的一切不都抓瞎了。
  可现在的情况是,阿列克谢耶夫自己不适合继续说话了,他再开口恐怕就会同邓尼金直接杠上,容易激化矛盾,而且他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能说服邓尼金,万一被邓尼金钻了空子,驳倒了,反而会坏事。
  这时候只能让其他人说话了!
  立刻,阿列克谢耶夫就不动声色的给了弗兰格尔一个眼色,由他出面跟邓尼金打对台比较合适,就算出了茬子,自己也没责任不是。
  弗兰格尔收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眼色之后,立刻就发动了攻势,“邓尼金将军,按兵不动是无法保卫祖国的,你的做法在我看来就是胆小怕死。捷克军团的配合,对于我们来说是天赐良机,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机会,那将后悔终身!当您的子孙回忆起您今天的决定时,他们也会为您的决定感到羞耻的!”
  这番话与其是说给邓尼金听的,还不如说,是讲给科尔尼洛夫的听的,这就是准备用激将法了。应该说是取得了一定的作用,科尔尼洛夫还真吃这一套,立刻的他又开始犹豫了。
  不过,邓尼金可是一点儿都不犹豫,他在心中冷笑了一声,斩钉截铁的说道:“捷克军团的配合虽然是个机会,但是,客观现实决定了我们现有的力量无法夺取察里津……既然如此,在我看来这也不是什么好机会,反而是自取灭亡。如果因为一时的鲁莽而葬送了我们最后的军事力量,从而导致了全盘的失败,那才会招致后人的耻笑!”
  弗兰格尔气得够呛:“你……”
  可邓尼金却理都没理他,自顾自的继续说道:“在我看来,如果不能壮大我们的军队,如果不能搞到充足的武器弹药和粮食,就不能仓促的发动进攻。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如果萨文科夫先生和其他的杜马想要争取胜利,那么首要的就是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根本不能发起进攻!”
  阿列克谢耶夫和弗兰格尔气得够呛,可是科尔尼洛夫却是眼前一亮,他满怀深意的看了邓尼金一眼,似乎是在说:“老伙计,你干得太棒了!”
  科尔尼洛夫为什么会高兴?道理不是很明显么,谁不知道手头有枪才是当前局势下的立身之本,萨文科夫派人来让他起事,却什么都不给,这似乎有点拿他当冤大头的意思。科尔尼洛夫可不傻,立宪民主党和社会革命党在打什么小算盘,他多少能猜到一点,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
  而现在,邓尼金直接就把话说开了,挑明了态度——想让我带头,想让我去打察里津,可以。但是我势单力薄,你们怎么也得支援我点物资吧!没有物资?嘿嘿,对不起,不是哥么不爱国,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所以这货立刻就随声附和道:“安东的意见我非常同意,我这里的情况十分困难,自保都为难,虽然我们愿意为了祖国而牺牲,但是不解决客观上的问题,攻打察里津根本没有胜算。请转告萨文科夫先生,请他体谅我们当前的困难,除非能给我们充足的支援,否则,我们很难配合你们的计划!”
  阿列克谢耶夫几乎想要骂娘了,这年头谁不知道武器弹药和粮食的重要性,凭什么支援你这个白眼狼,喂肥了你,好让你又一次反水是吧?
  不过这些话他还真不能直接说,否则当场大家就翻脸了,忽悠科尔尼洛夫往火坑里跳的计划自然也就破产了。阿列克谢耶夫只能继续画饼充饥,“你们的困难我们是了解的,但是如今的情况是哪里都困难,而且当前布尔什维克控制了交通线路,就算我们能支援你们,也运不过来啊!”
  说着,阿列克谢耶夫很“诚恳”地讲道:“这样吧,基于当前的困难形势,只能采取一种办法来解决你们的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