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穿越历史>独断大明> 第553章 立斩不赦

第553章 立斩不赦

  毕自严有着同样的担忧,抬手向朱栩道:“皇上,内阁之事,臣等还需再详细商议,其他的臣请压后,改日再议。”
  朱栩眯了眯眼,断然拒绝道“不必了,之前你们都商议过了,将争议的拿出讨论,其他的都依议而行,开始吧!”
  毕自严神色动了动,心里暗叹,皇帝终究还是在气头上,若是往日绝不会这样独断专行,不给朝臣说话的机会。
  “遵旨。”他只得抬手应声。
  下面,就是关于六部的改革了。
  毕自严看了眼群臣,能清楚感觉到,群臣的身体越发的直了直。
  若说内阁的总览天下政务是县官,那六部就是现管,谁都要重视!
  毕自严轻轻清亮了下嗓子,看着奏本道“户部,掌全国田亩,户籍,俸饷以及钱法堂,宝泉局等,统管天下的赋税钱粮,经户部尚书奏议,户部权责繁杂,不堪重负,请求精简。”
  毕自严这里顿了下,看了眼傅昌宗。
  其他人也都若有若无的望过去,傅昌宗同是一个敏感人物,是实实在在的外戚,皇帝的亲舅舅,历史上篡夺外甥江山的舅舅不知凡几。
  削减户部职权,这也给了朝臣们心底纷想的空间,比如,皇帝是否有意压制傅昌宗以及慢慢的使得他淡出朝局,恢复‘外戚不干政’的祖制?
  傅昌宗微低着头,仿佛没有看到这些目光,平静不语。
  朱栩神色不动,将群臣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心底并不平静。
  这次的廷议,也在考验他对群臣的驾驭能力。
  “户部不再负责赋税,”毕自严声音清朗,在大殿里回响,道:“设税务总局,统理天下赋税。户部不再负责铸币,职权移交给皇家钱庄……”
  众臣虽然早就都知道这些,可这个时候听着,还是心底震撼。户部两个最重要的职权都被分走了,户部的分量将要大减。
  早就拟定好的,户部没有意见,其他人自然无从反驳。
  毕自严有心尽快结束今天的廷议,问了一句后,就道:“吏部,吏部有任命,调用,罢免官员之权,考核之权移交督政院,一切官员的调用,任免都需督政院的考核,同意……”
  朝臣们听着,都不动声色的看向前面的靖王,督政院的权力现在是大的惊人,虽然没有官员的任免权,可这‘考核’,比六年一度的京察还可怕!
  吏部尚书周应秋同样没有异议,群臣默默听着,他们都在等着。
  “刑部,”毕自严抬头看了眼,刑部尚书倪文焕昨夜已经被下狱,旋即道:“刑部不再负责审案,专职刑案,在各地设刑狱司……”
  刑部在六部中职权相当小,可以算半个透明。
  毕自严没有给群臣说话的机会,刑部一结束就道“工部不再负责宫殿的修缮,船舶的建造,设专司,隶属内阁……”
  “礼部……”
  “兵部……”
  “督政院,负有督查天下政务之责,有权调查内阁以下所有政务的合法,合规,有权调查三品以下所有官员……”
  “大理寺为全国最高审案衙门,各地三司衙门改名为大理寺,分省府县三级……”
  “太仆寺……”
  “鸿胪寺……”
  群臣们都静静的听着,现在京中的衙门与以往大不相同,他们相对的也要做出改变。
  ‘真的……不一样了。’这是群臣们共同的心声,同时隐隐有着期待,这是大明中心的征兆!
  毕自严说的口干舌燥,可还得继续,看了眼众人道“十大粮仓,朝廷设有十大粮仓,储备足够的粮食,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灾情,征战,预计规模一千万石……”
  众臣暗暗的抬头看了眼朱栩,心里惊叹:皇帝的眼光总比他们长远,这个十大粮仓,对大明上下来说,将是无比巨大的信心来源!
  “皇家钱庄,”毕自严抿了抿干燥的嘴唇,道:“负责评估大明的银钱多少,以铸币,发行银票……朝廷将严禁民间私自铸币,发行银票,放贷……”
  这些本来就是户部的职责,单独拿出来说,朝臣心里都有些担忧,害怕这钱庄成为朝廷,皇帝的钱袋子,不受约束。
  “税务总局……”
  毕自严的话音未落,站着的群臣都忍不住的抬头,看向毕自严,然后看向高高在上的皇帝。
  现在的大明,最为牵动人心的无非两件事:钱,粮。恰恰这个税务总局都管着,看似是个‘局’,地位直追‘部’。
  “税务总局分国税,地税,国税负责粮税,商税,盐税,茶税,关税……地税负责徭役,车马税,绢税……”毕自严滔滔不绝。
  下面的群臣已经皱眉了,哪怕已经商讨过不止一次,可听着还是尤为不舒服。
  朝廷将大头都拿走了,地方上怎么办?不是他们这些巡抚,总督在意,而是全体地方官员,甚至百姓都会反对。
  可朝廷显然意已决,他们反对不得。
  毕自严长篇大论,涉及的赋税非常复杂,单听着就绕的很,头疼,若不是之前看过文书,此刻只怕犹如在听天书。
  “粮税……”毕自严说到这里,停顿着,抬头看向下面的众臣。
  一干大臣们都不自觉的挺直腰杆,目光直视着毕自严,焦急的等着他下面的话。
  毕自严心底同样清楚这是一个最为敏感的议题,他皱了皱眉,压着心底的不好预感,道“恢复太祖税粮制,亩收一斗,非朝廷减免,皆不得例外……”
  “臣反对!”
  第一个跳出来的人让满朝大臣都是一愣,不是各地巡抚总督,而是刑部左侍郎,沈珣!
  朱栩眉头一挑,神情意外又来了一丝兴趣。
  沈珣出自江南沈家,数代清贵,名声极好。在山.东巡抚,刑部侍郎任上都做的不错,颇有实干精神。
  毕自严早有预料,放下奏本,目光冷静不乏厉色的道:“沈大人有何话要说?”
  沈珣五官方正,神态坚毅,四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他抬手向毕自严,而后向朱栩,沉声道:“皇上,臣不反对恢复太祖粮制,只是现今我大明灾情四起,灾民数以百万计,赖乡绅以活命,臣以为,这个时候不该向乡绅征税,当下旨勉励,使之多多出力,以缓朝廷之忧……”
  毕自严与孙承宗对视,都暗自凝目,他们之前就听过沈珣的这种说法。
  沈珣的话说的堂堂正正,有理有据,真的不好反驳,若是平常时期,这样的处理办法也是极好。
  可是,大明现在不是寻常时期,除了朱栩没有人真正意识到这场来的并不突然的灾情有多么可怕!
  历史上的大明就是这样处置的,一个个政策都是如过去一样,循规蹈矩,丝毫没有意识到延续多年的灾情对大明的伤害有多深。
  即便是朱栩经过多年改革,为大明积攒了力量,可到最后能否安然的度过这场‘小冰川’,度过的大明元气还有几分,都是未知数。
  所以,非常之时,要行非常之法!
  “臣赞同沈大人之言,”
  张问达出列,沉色道:“皇上,太祖之法已废置近两百年,已不合时宜。现在对士绅征税,于情于理都不合,臣请暂议。”
  朱栩看着张问达,眼角微眯。尤其是他手指那显眼的扳指,明朝不兴这东西,也唯有他喜欢。
  张问达向来圆滑,圆滑并不代表他不做事,相反他很会做事,政务处理起来,甚至比毕自严都不差。不过朱栩不喜欢,这个人总不能把握,无法判断是否对他的政改有利或者不利。
  他的话是有道理的,群臣中也少有人能反驳。
  但是在朱栩看来,他的这种做法,不是在拯救大明,甚至连缓解,阻止都算不上,而是在继续将大明往深渊里加速推!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神色不动。
  “臣也赞同沈大人之议。”
  “臣也赞同。”
  有人两个人出列,赞同沈珣,实际上明眼都看得出,这是张问达的支持者。
  朱栩脸色不变,目光在朝臣中搜寻,最后停留在孙传庭身上。
  孙传庭会意的出列,抬手向朱栩道:“皇上,去年一年,西南六省用于赈灾的银饷超过五百万,粮食超过八百万石,而去年的朝廷税粮不过两千万石,银二百万,若是再不开源,朝廷两年内将入不敷出,百官的俸禄都将发不出……”
  孙传庭话音一落,大殿里顿时就嗡嗡声响起,朝臣们都低声议论起来,面露凝色。
  近几年朝廷出手相当大方,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一点,认真的追究起来,朝廷的收入确实极少,皇帝的内帑可是在几年前就空了!
  沈珣已经退下,不再多言,他的话是出于公心,不想让皇帝,朝臣认为他‘附党’。
  两个张问达的支持者眼见是辽东总理大臣,张问达的上司,神色微变,纷纷退回。
  张问达听着孙传庭的话,神色犹豫,孙传庭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他还不太能接受向士绅征税。
  朱栩可不会给他机会,一锤定音的道“既然群臣没有意见,这一条就过了。内阁会出详细的章程,任何人不得拖延,塞责,懈怠!此事,事关社稷,敢有三心二意者,立斩不赦!”
  朱栩的话不啻惊雷,阮大铖等人的惨叫声再次在大殿回响,令人不寒而栗。
  张问达嘴角一动,旋即默然退下。
  这朝堂已经不是他熟悉的朝堂了,他一个人改变不了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