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穿越历史>灭明> 第152章 三河交汇

第152章 三河交汇

  上午因为要帮着汤若望传教,又去匠作坊呆了半天,李自成下午才去了学堂,给学子们授课。
  他倒不是要实行半天授课制,只要人在西宁的时候,尽量抽出时间去学堂授课,实在没有时间,只能让学习子们自己复习旧课了,有孙梦洁、李丹这两个正、付班长,李自成也不担心她们贪玩,毕竟学堂现在是封闭的,想要出去根本不可能,最多也就在学堂的小院内转转。
  吃过晚饭,李自成方才带着何小米,前去拜会汤若望。
  汤若望就住在中衙的小厅内,不过一箭之程,不过,随着天主教信徒的逐渐增加,他迟早会搬去教堂。
  “李先生,”汤若望听说李自成来访,忙亲自开了门,出来迎接,“李先生快里面请,安格里塔,上茶!”
  李自成哈哈一笑,抬步入了小厅,“汤先生,怎么样,今日收了多少信徒?”
  “李先生,真有你的,”汤若望向李自成伸出大拇指,“要是早点遇上李先生就好了,不瞒李先生,今儿登记的信徒,足足达到二百六十三人,哎,真是……”他的双目中似乎显示出四个瞳孔,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我就说过,只要听我的,包你一年时间能增加到五百信徒,也许一千信徒的目标,也有可能实现,”李自成也是高兴,只要汤若望能留在西宁,他的那些知识,早晚要榨出来,李自成倒不是缺少汤若望脑中的那些知识,只是汤若望能将自己图纸上的知识,与大明的百姓之间,很好地衔接起来,“怎么样,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下一步,自然是要巩固这些信徒,然后通过他们来影响他们的家人、亲戚,就像李先生说的,力争在一年内达到五百信徒。”
  如果这个目标能实现,必将远远超过与他同期抵达大明的那些传教士了,从人数上来说,甚至会超过他们成就之和。
  汤若望忽然想到,这些信徒,完全在李自成的干涉下才会出现的,如果缺少李自成的协助,这一切就如镜花水月,随时可能成为泡影,忙道:“李先生如此大力协助,可有什么需要在下效劳的?”
  李自成微微笑道:“汤先生,我们现在已经是朋友,帮助我就是帮助你自己,”见汤若望似乎不太明白,继续道:“汤先生利用信徒扩大天主的影响,的确是个不错的法子,但他们只是老人孩子,并非是家中的家主,下一步的目标,应该定在成人身上!”
  “李先生有什么好法子?”
  “当然,直接让成人加入天主教,还是很困难的,那就退一步,在孩子们身上下功夫,待他们长大成人,就会成为当地天主教的精英,不但不会退教,还会成为传教布道的中坚力量。”
  “李先生的意思是……”
  “汤先生,你怎么就不明白呢?”李自成翻起白眼,“这么说吧,是什么让你决定,不远万里,来大明传教?”
  “自然是神学院,”汤若望终于明白了,“李先生是说,要在大明设立神学院?”
  “设立神学院自然不行,现在大明的百姓,尚未完全接受天主,”李自成循序渐进,一步步诱导道:“不过,你们可以在大明,奥,其余的地方现在恐怕不行,还是西宁吧,开办一所科学院,让学习们接受科学教育,你们就是科学院的教师,在教授科学的同时,也可以修正他们的品行,顺带着宣扬天主,一旦这些学子长大成人,谁能保证他们之中不会出现一两个大明的汤若望呢?”
  “啊……是,李先生的建议,真是太好了,”汤若望的双目顿时闪烁着熠熠的神采,但瞬息就消失了,“李先生,我们没有土地,没有教师,甚至连教材都没有,百姓会相信我们吗?”
  “当然不会,”李自成笑道:“所以需要我们的协助,当然,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共同去解决。”
  双方随即开始了实质性的探讨。
  这所学院的名字,暂时就叫“西宁科技高等学校”,李自成任校长,兼任客座教授,在方便的时候,亲自去授课,汤若望作为常务副校长,负责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教师就是汤若望和他的两名助手安格里塔和博科,当然,学子们所用的教材,需要汤若望去编写,但需要得到李自成的认可。
  因为只有三名教师,李自成打算首期的学习,暂定为四十名,主要是十三到十五岁的接近成年的男子。
  第一期主要是强化班,学制只有一年半,目的是让他们及早成熟,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虽然他们不可能将汤若望的学识完全复制下来,但他们至少能被汤若望洗脑,接受一些新兴的科学知识,这些科学意识,有时候比科学知识本身更为难能可贵。
  当然,开办“西宁科技高等学校”的所有开支,都是李自成来支付,与西宁女校不同的是,这些学子是没有粮饷的,但卫里向他们的爹娘承诺,一旦他们毕业之后,可以来卫里做事,至少也是一位小吏,如果成绩突出,还可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官员。
  由于筹办的银子都是来自李自成,他自然要掌握学校的控制权,至少要把握学校的方向:主要不是神学,而是科学。
  这样的学校,对李自成与汤若望来说,可以是双赢的局面,至少双方都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第二日开始,“西宁科技高等学校”即将开设的讯息,便在百姓中传开了,特别是西宁城区,更是传得沸沸扬扬,百姓看重的不是学校本身,而是学子们的出路,只要经过这一年半的学习,就可以进入卫里成为吏员,甚至成为官员也不完全是梦想,对于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来说,这不啻于给他们的孩子一次“跳龙门”的机会。
  可惜,名额太少了,只有四十人。
  这样的讯息在传了三天之后,正月二十二,李自成亲自挑选学子,他挑选的标准,乃是机灵,就像他当初让孙梦洁挑选女校的学子一样,因为都是强化训练,学习的任务会非常繁重,学习能力偏弱的学习,很难按时毕业。
  现在不是义务教育阶段,李自成才不理会所谓的差生,他需要的是合适的人才。
  但李自成在挑选学子的时候,对于不同类型的家庭,倒是有所照顾,这种学子们的身份多样化,便于在更多的百姓中造成更大的影响,特别家境最为贫穷的,也占有一定的数额,让贫困的家庭对生活也有了更大的期望。
  当然,前提是你得跟着卫里走。
  正月二十六日,经过选拔的四十名学子,正式开始授课,李自成、汤若望这两位正副校长,都与学子们见了面,随后李自成教授了第一节汉语课,当然,暂时还是沿用了大明的传统教学之法,拼音注音虽然更方便学习,但李自成没有大量的时间来教学,他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军政事务上,还有他当做宝贝似的西宁女校。
  日子一天天地就这么过着,军队由各个百户们训练,政务也是由西宁知府梁文成与各个知县管理,他除了等待各方面的讯息之外,就是趁着现在的空闲时间,将主要精力放在西宁女校上,上午和下午,李自成都会去学堂授课,希望学子们早日完成学业。
  当然,夜晚的时候,李自成还是会看看汤若望最新编写的新书《远镜说》,他不指望能造出一架太空望远镜,但至少在玻璃出现后,能造出军用望远镜。
  除此之外,李自成就是忙着造人,孙梦洁的成功受孕,让他开始感受到,原来随着他穿越而来的,只是灵魂,身子还是“李鸿基”的,与大明时代的女人完全合拍。
  孙梦洁已经受孕,现在不需要太多的子弹,有枪就足够了,陈秋蝶太小,承欢尚且勉为其难,暂时不能承担开枝散叶的重担,李自成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宋玉莲身上。
  进过李自成的开导和威胁,特别是孙梦洁已经怀上了,而陈秋蝶还是没有丝毫的动静,她也有些着急了,已经停止了用药,但时间太短,暂时还不知道效果如何。
  最先打破李自成沉静生活的,不是匠作坊,而是远在碾伯所的刘云水。
  在发来的讯息中,刘云水告诉李自成,湟水与大通河合流后,共同注入黄河,在这三河交汇之地,朝廷曾经设了一个千户所——三川营,此地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符合李自成一贯寻找的耕地标准。
  李自成找来碾伯所的行军地图,湟水与大通河果然在境内合流,然后向东南方注入黄河。
  “三角洲!”李自成心中顿时冒出这个名词,河流在合流交汇的地方,一般会冲击出大量的泥沙,因此会冲刷出一片平整的土地,这里应该是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人口比较集中,甚至还出出现一个大型的工业城市,像长江河口的上海、珠江口的广州、钱塘江口的杭州。
  湟水、大通河虽然比不上长江珠江的流量,但加上黄河,水量应该不是一个小数字,应该是天然的农耕之地。
  李自成在脑中搜索,后世的历史上,这儿究竟有什么样的超级城市,但他失望了,这么优良的地域,竟然无法诞生一个特大型城市,难道这个地方不适合农耕?无法聚集起大量的人口?
  他决定亲自去这三河交汇处看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