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穿越历史>天可汗> 第128节

第128节

  从地位上和权势上说,当然郡王更厉害,和什么节度使完全没有可比性,郡王几乎是异姓最高的爵位,而且可以开府设官,一般的朝廷机构根本就管不了他们。但是,陇右有兵!长征健儿十万自然不会全部挤在陇右道,会分批部署在边关、京畿等军事重地,就算如此,加上原本的边军,陇右共同仍会留下至少五万以上的军队,唐军精锐,五万大军实在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
  太平公主笑吟吟地看着他的眼睛:“你是我生的,肚子里想什么我能不知道?”
  薛崇训:“……”
  太平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虑色,但薛崇训并没有太在意,因为她要考虑的事情本来就很多。
  这时她又说道:“晚宴时我瞧你左顾右盼,是在找人?”
  薛崇训默然,心道被母亲察觉,狡辩否认已是无用。太平公主道:“我知道你在找金城,你想把她接过门封王妃?”
  薛崇训还是没说话,金城是当今皇帝的亲生女儿,身子都给自己了,他当然想给个名分……但是他已经娶了宗室李妍儿为妻,还要占有另一个宗室?这是史上从未有的事情。所以想也无用,年龄大些了薛崇训才明白一些道理,人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
  果然太平说道:“可是如果那样做,我对你太过宠爱,会遭天下人非议,有损皇家颜面。明日我将金城接进承香殿居住,你想见她就到我这里来,没有敢乱嚼舌根。”
  薛崇训皱眉心道,母亲这么强势,而且以前就不喜欢金城,让金城到身边会好过么?不过转念一想,太平身边很热闹,有各种宴会歌舞乐子,这样也好,至少金城没那么孤苦。他想罢只得说:“谢母亲周全。”
  两人说了会话,太平总算说时候不早要走了,薛崇训松了口气。这皇室的家庭关系实在累人,连母子之间都不能轻松。太平公主临走时回头又指着刚才站的楼台道:“这边是东,早上正好能看到朝日东升,明天你起早点能看到惊喜的景色哦,以前我常在这儿住……喏,就是你睡的那张床。”
  于是薛崇训躺下之后还能想起她这句话,母亲常睡这张床?他趴在宽阔的豪华大床上,仿佛真能闻到一股子胭脂花粉的味儿。太宽的空间、脂粉的味道,都是薛崇训不甚喜欢的,奇怪的心理让他睡得很不舒服。
  不过第二天一早果然看到了旭日东升的场面,在鳞檐参差的建筑群尽头,一轮娇|艳的红日垂在天幕,壮丽广阔场景让人胸中顿时宽阔,无形中就能生出千种豪情。
  早上吃过两三种晶莹半透明的糕点,喝了一碗肉羹,薛崇训穿戴整齐总算可以回府了。早上一回去,就有许多事等着他过问,首先是飞虎团。玄武门已经有羽林军一部当值,要调整换班制度是个较麻烦的事,所以飞虎团暂时没有去大明宫,而是驻扎在河东王府旁边。
  薛崇训又不是太子,根本没资格拥有多达二百人全副武装的卫队,这是逾制,还有他们那么多吃喝军需对私人来说也是笔巨大的开销。还没进门,管家薛六正问这事儿,薛崇训想了想道:“禁军里的常元楷是熟人,而且飞虎团以前就属于禁军编制,到时候我叫常将军安排这事,之前的补给先从府里调用,到时候问禁军军需讨还。”
  薛六又说:“听说郎君现在可以开府设官了,咱们这府太狭小,何不向殿下讨要以前李三郎那宅子,兴庆坊那边可是宽敞。”
  “早不要,现在要,武家兄弟住着,难道叫人家搬出来?”薛崇训没好气地说,“隔壁的房屋谁家的,叫人腾出来占了做官邸……这事儿不能你办,叫我岳母大人办。”
  白白胖胖的薛六尴尬道:“上回王少伯家的事儿没办好,老奴吃一堑长一智,哪能再出差错?”
  薛崇训沉吟片刻道:“行,有你这句话,就再给你个机会,到时候不能光凭你个人张嘴说,我要问岳母。”
  “是,老奴明白。”
  过问完这事儿,薛崇训刚进门,就见到几个女人正站在门内,是李妍儿和程婷,后面跟着几个奴婢。李妍儿今日还穿得有模有样的,一身大红色的罗裙。薛崇训怔了片刻,当下就笑道:“还挺正式的,你娘教你这么做的?”
  李妍儿的大眼睛里顿时露出惊讶:“郎君是如何知道的?”
  “猜的。”薛崇训笑了笑。
  这时李妍儿顿时想起了什么,忙站正了身子,然后微微一屈膝款款执礼道:“妾身久盼郎君归来……”
  “哈哈哈!”薛崇训顿时忍俊不禁,当下一阵大笑,笑得李妍儿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走上去扶她的当口,把头靠了过去,在她的耳边轻轻说道:“一年时间,妍儿的小胸脯好像大点了。”
  “讨厌!”李妍儿当下就捏起小拳头打将过来,薛崇训一躲,没打着。她早就把什么娴熟仪态忘得一干二净,当下便提起长裙要追。
  “慢点,别摔了。”薛崇训叮嘱道。此情此景,恍惚之中他仿佛回到从前,第一回见李妍儿和金城的时候,也是被追逐,都上房了……
  第四章 朝暮
  程千里荣升宰相,在家中办“烧尾宴”,专门宴请皇帝和太平公主,同时也款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同僚。
  他们老家虽然在京兆府,但并不在长安城内,好在程家祖上是阔过的,在长安也有两处祖宅。一处在城北寸土寸金的地方,只是家道中落时已经变卖了;另一处在南边不甚值钱,反倒还在,程千里初回长安一切都来不及打理正好在城南的祖宅落脚。
  长安城两极分化,城北靠近宫廷衙门集中地、东西两市,额外繁华拥挤;而城南什么也没有十分凄清,睿宗时期唐朝庭尝试在城南建立一个市场,欲借以发展城南经济,可没多久就因生意冷清而以失败告终,现在丢弃在那里成了乞丐和破落户遮风避雨的地方。究其原因,长安城占地面积甚广,从南到北路途遥远,又没有公共交通,除了达官贵人富家大户,不是什么人都有马骑、有车乘,平民百姓交通靠走路或是驴车,所以城南才如此萧条。
  薛崇训所在的安邑坊去南边程千里家所在的通善坊就很远,他只有坐车过去,另有一队飞虎团骑兵护卫。
  他的队伍刚出安邑坊的时候,从车窗的竹帘缝隙里瞧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只见百姓们都避让到道旁,其中有个骑马的女子,虽然身穿胡服女扮男装,但薛崇训一眼就认出是宇文姬来了。他又想起,回来后诸事繁忙,一直没抽空去宇文家看看。
  宇文姬的神情有些伤感,只是默默地看着车马队。神气的飞虎团骑士个个盔甲明亮,在马上坐得笔直,手里提着长兵器整齐地行进,还有那辆低调的松木马车,备受众人瞩目。
  旁边有人小声说:“河东王爷,在陇右立了大功,这会排场都要赶上太子了……”
  宇文姬黯然地想:他是不是已经把我忘记了?
  刚这么想时,忽然听见人说道:“小娘子是宇文家的么?”她回头看时,只见是一个青衣中年人,长得白胖胖的笑容可掬,没戴帽子,发髻上用一根木头发簪插着。
  “你是……”宇文姬疑惑道。
  白胖中年人的笑容很亲切:“在下是河东王府的薛六,就你一老奴婢,我见过小娘子几回,可小娘子定然没注意我,所以就认不得。”
  “什么事?”宇文姬的语气有些冷淡。
  薛六小心翼翼地从怀里双手捧出一个紫色的檀木盒子,双手呈上来:“既然是正主,请小娘子收下。”
  宇文姬犹豫了片刻,还是接了过来,她已经是薛崇训的女人了,没必要在一个家奴面前使气。正要打开时,却听得薛六急忙说道:“别开,这地方人多眼杂,拿回去瞧罢。”
  “谁有本事从我手里偷走,我倒是想见识见识,什么宝贝,你能这么紧张?”宇文姬一面笑道,一面就打开了盒子。顿时一阵金光、红光闪烁,听得周围哗然声中,纷纷转头看向宇文姬手里。
  宇文姬也惊讶万分,怔怔地看着这个“长相”普通的紫盒子里的东西。里面是千万颗小小的赤金组成的精细项链,中间有枚红火的宝石,那宝石不像是死物,就像活的一样像火焰一般在攒动……细看之下,才发现是因为反射阳光的关系,不同角度的反光让它像是在燃烧。
  宇文姬一时忘记了生薛崇训的气,脱口赞道:“好漂亮呀!”
  薛六急忙上前一步,合住盒子,低声道:“财不外露,借一步说话。”
  宇文姬觉得好笑,轻轻掩住嘴,心道这老奴真是个财迷。二人随离开大街,宇文姬回头看时,薛崇训的车队已经沿着长街渐行渐远了。
  薛六走了一阵才站定:“此物贵重,是我家郎君征服吐谷浑汗国后,两国两军攻石堡城……石堡城您听说过吧?”
  宇文姬道:“你就一回把话说完罢,我没你想得那么没见识。”
  薛六忙抱拳道歉,继续道:“当时吐谷浑汗王慕容氏和郎君见面,送上的见面礼,稀世之物。郎君说下回王府有宴会,送这个给你正好戴。”
  宇文姬心下一美,但面上依然没好气地说:“这么珍贵给我嘛?受不起呢。”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只是奉命办差。”
  宇文姬又问:“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又如何带着这东西出来寻人?”
  薛六汗颜道:“宝物自然不会在我身上,我也不知道小娘子在此地。只是方才郎君吩咐之后才交到我身上,指了你的所在。”
  “这样他都能看见我?”宇文姬笑了笑。
  薛六一拍脑袋,“对了,还有一个事儿。今儿是程宰相……刚和郎君从陇右回来的那人,他荣升宰辅,在家办烧尾宴请客,郎君本想带您去的,可程妃是宰相的侄女,这样的场合带她更适合,所以和程妃去了。郎君初回长安,诸事繁忙,等过得两日再去贵府。还有一句话: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宇文姬轻轻吟诵这句诗时,纤纤素手轻轻捧着怀里的宝盒,声音越来越轻。
  ……
  程千里家里办的这场烧尾宴,请了皇帝和太平公主,做得额外精细,每桌有菜五十八道。宫里的御厨、大酒楼的大厨,请了不少过来。通善坊的世家大族、官僚大吏往来不息,城南这地儿真是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珍馐满桌。有冷盘,如吴兴连带鲊;有热炒,如逡巡酱;有烧烤,如金铃炙、光明虾炙;此外,汤羹、甜品、面点也一应俱全。其中有些菜品的名称颇为引人遐思。如贵妃红,是精制的加味红酥点心;甜雪,即用蜜糖煎太例面;白龙,即鳜鱼丝;雪婴儿,是青蛙肉裹豆粉下火锅;御黄王母饭是肉、鸡蛋等做的盖浇饭……
  酒到好处时,薛崇训正想起飞虎团那事儿,便问禁军将军常元楷要补给和建制。常元楷是太平公主的人,以前政变的时候和薛崇训曾并肩作战,当然没得话说,满口答应建制挂禁军头上,补给军需自然就从禁军中调拨。
  但常元楷虽然喝得高兴,脑子却并不糊涂,正色道:“飞虎团是正式骑兵配备,穿两档铠,甲胄长兵弓弩一应俱备,卫队人数多达一个团,这天子脚下,只有太子有资格拥有这样的卫队啊。”
  薛崇训挪了挪位置,靠近了说道:“当初我母亲还住大明宫外时,皇帝恩准设宫廷侍卫,镇国太平公主府外头可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全是禁军警戒。”
  常元楷苦笑道:“这事儿就得今上和殿下说了才能算,兄弟没办法……不过王爷是明白人,殿下当初可以那样,因为她老人家是公主是女的,王爷可不同。”
  薛崇训听罢觉得有些道理,便说:“那还是把飞虎团调到玄武门当差,这事儿常将军帮忙安排一下。”
  常元楷端起酒杯道:“小事一桩,义不容辞。”
  就在这时,上位上的太平公主笑眯眯地问道:“崇训,你和常将军在悄悄说什么?”
  薛崇训摇头道:“没事,随便闲聊几句。”他并没有把拥有卫队的事儿说出来让母亲特殊对待……有时候还是低调些好,太招摇了反而引人非议啊。
  同僚除了祝贺程千里拜相,也祝贺在场的酒桌上的薛崇训封王,并相约要登门拜贺。薛崇训当然没有推辞,到时候再办一场宴席就是。这长安的生活便是如此习惯就好,歌舞升平,日日酒肉纸醉金迷、夜夜娇|娃歌舞。
  敬酒的、拍马的陆续上来,杯盏交错之际,薛崇训倒是喝得浑浑噩噩、一脸涨红,满身的酒气。但宴席结束后,又有唱歌演戏的搭台子给人取乐。薛崇训一身酒气只想洗澡,但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他也不好提早离席,只得坐在那儿一边喝茶吃茶点,一边看戏。
  台上巧好在演参军戏,这种诙谐搞笑的节目倒是很欢乐,是唐朝官民喜闻乐见的共同爱好之一。
  参军戏在薛崇训看来有点像现代的相声,都是两个人在台子上磨嘴皮子瞎扯淡。参军戏定有两个角色“参军”和“苍鹘”,并有许多道具是现代不曾见的,比如用软布包过的打参军的头的木槌。
  薛崇训抬头看时,只见台子正中坐着一个儒服险巾、褒衣博的文士模样的人,他独坐在正中,另外一个穿道袍的坐在角落里。他一瞧觉得有些新奇,便转头对旁边的程婷说道:“今天的参军戏倒是别致,没见参军和苍鹘呢。”
  程婷很内行似的说道:“这是《三教论衡》,很好笑的,郎君看看便知。”
  只听得坐在角落里的人问道:“先生既言博通三教,释迦如来是何人?”文士对道:“妇人。”问者惊道:“何也?”文士淡定地说道:“《金刚经》云:敷座而座。或非妇人,何烦夫坐然后儿坐也。”听众们顿时哄堂大笑。
  台上角落里的人又问道:“太上老君何人?”文士道:“亦妇人也。”问者面有不齿,却听得:“《道德经》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倘非为妇人,何患于有娠乎?”这时皇帝李守礼也听懂了,抚掌大笑。
  问者又问道:“文宣王(孔子)何人也?”道:“妇人也。”问者道:“何以知之?”道:“《论语》云: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向非妇人,待嫁奚为?”
  汾哥李守礼觉得很有趣,当即便大声道:“讲得好,给那穿长衣服的赏个官儿!”
  众官僚面面相觑,总算有个人在皇帝面前轻轻进言道:“陛下,朝廷的官不能乱赏,陛下要是觉得好,赏些金银便是。”
  第五章 道谢
  本来那些伶人在台子上调侃佛道儒三教很欢快,薛崇训也看得笑意融融,就连皇帝汾哥都高兴得要赏官了,无奈他手里没实权,身不由己只好赏了些黄金。不料就在这时却见一少年郎怒而起身,痛斥伶人轻薄礼制及圣人。
  薛崇训坐在下面只管看热闹,只见那少年郎一身布衣洗得发白,从装束看就有落魄之相……可以个落魄的人是如何能参加程宰相的烧尾宴的?他好奇之下便问旁人有谁认识那人。
  旁边坐着不少朝廷京官,而今薛崇训回京后的声势比以前大了许多,许多人都想巴结,自然忙着帮薛崇训询问。正巧有个红袍官儿识得那少年郎,便说道:“他姓李,叫什么名儿老夫却没记住,一会问人便知,听说是大隐李玄衣族里的侄子,在衡山修道,这会儿听伶人调侃道家始祖,自然怒不可遏。”
  薛崇训点头道:“原来如此,这儿郎我不认得,但他伯父李鬼手倒是和我有数面之缘。”
  有官拍马道:“李鬼手是隐于山林,神龙见尾不见首,一般人是连一面都见不到,只能闻其名声,薛郎德才两佳,才有缘结识呐!”
  薛崇训一副很高兴的样子,呵呵笑起来,心里却道:不是我把他的徒弟宇文姬弄到手,哪里会有缘?
  那些演参军戏的人被一帮儒士骂下台去,过得一会不知怎么那些骂人的文人就开始争论起来了。大概骂人没骂过瘾,便开始分作两帮争论。话题便是最近很热门的“华夷之辩”。算起来,引起这场长久争论的始作佣者就是他薛崇训,因为在陇右的民族政|策与唐朝以往的国策不同,这才引起了治国理论的混乱,文人理论家们开始旁征博引著书立说论述这个问题。
  而这个时代有水准的精英文人,大多都有官职爵位,是被朝廷拉拢的对象,所以文人们的争论影响力是非常广泛的。这不人家庆贺的烧尾宴上,本来是喜庆的场合,他们聚到一起就开始了。
  薛崇训自然没有参与,他听那帮人旁征博引各种引经据典,别说和人争,听都不甚听得明白。相比那些人皓首穷经一辈子的水准,薛崇训的文化修养实在不够。不过他不用搞清楚华夷之辩究竟谁对谁错,只需要明白什么观点对自己有利!作为一个政客和武夫,对错黑白他根本就不在乎。
  方才那怒斥伶人的李姓少年也在其中,好像肚子里有不少墨水,而且言辞很激进。薛崇训注意听了一会,隐约感觉此人倒是有“大汉主义者”的思想,盲目的自大和民族自尊心很强。
  文官们对华夷之辩很感兴趣,或参与或围观,而皇帝皇亲、禁军将军、王公侯爵等人大多于典籍不甚精通,自然索然无味,就像一个喜欢流行歌曲的人听交响乐会打瞌睡一样。汾哥等人陆续辞别程千里离开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