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感谢各位亲亲的大力支持撒,么么~
还要感谢给文文灌溉营养液的亲亲们,么么哒~
第49章
“回禀夫人, 各家的回帖都到了。”一个管事媳妇躬身,将手上的帖子奉上。
侍立在郑玉薇身后的良辰上前,接过管事媳妇手上帖子, 回到主子身边。
“月钱都发放下去了吗?蔡嫂子。”待良辰接过帖子, 郑玉薇便开口问道。
这管事媳妇夫家姓蔡, 因此人称蔡嫂子,目前算是郑玉薇打理后宅的左臂右膀之一。
后宅这套管理班子已经沿用多年,有些家人甚至是老侯爷时期一直用着的,郑玉薇接掌中馈后, 并没有变更人手,一切率由旧章。
郑玉薇虽是新任主母,但她一来需要好好熟悉侯府事务一番,二来也不能将旧人立即撸下,换上自己陪嫁。
不过,若是这些人的不能将主子换成她, 慢慢替下来也是早晚的事,这是一个大家主母必须要干的活。
“奴婢回禀夫人,月钱已经发放妥当。”蔡嫂子恭敬回话道。
郑玉薇点点头,接着她又问另一件事, “刘妈妈, 针线房把春装都赶出来了么?”
蔡嫂子退后一步, 另一个管事嬷嬷连忙上前回话。
一件事接一件事,宣平侯府规矩井然,经过大半月功夫, 旧管事们也适应了新主母的理家方式,不过一个时辰出头的功夫,郑玉薇便将内宅家事打理妥当。
她端起茶盏,抿了两口,微笑道:“辛苦诸位了,都回去先歇歇吧。”
诸仆妇齐声躬身告退,而后鱼贯退出。
郑玉薇站起,说道:“咱们回去吧。”
现在身处的这个地方,便是当初老管家与她交接事务的大花厅,郑玉薇见其地方不小,离锦绣堂也近,就划为日常打理家事之处。
如今完事儿了,郑玉薇便要回去了。
回到锦绣堂坐下,郑玉薇接过良辰手里那叠子回帖,随意翻了翻,便搁置在手边的方几上。
姜氏上回嘱咐她举办花宴,她便写下帖子送了不少人家,这就是最后一波回帖,过两天花宴便会如期举行。
当初姜氏提出这事,郑玉薇是挺高兴的,全因她打算邀请娘家女眷过来一聚,虽父亲弟弟等还是无法见面,但能见见祖母母亲等人也是好的。
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当天秦立远就告诉她,府里与娘家必须划清界限了,郑玉薇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对花宴也意志阑珊起来了。
不过,花宴也是要办的,不论他们夫妻与姜氏水面下关系如何,这事关秦二终身大事,郑玉薇也是要操心的。
无论郑玉薇是否乐意。
因为郑玉薇发现了一件事,便是自家夫君对姜氏与秦二,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男人嘱咐她,要好好掌掌眼,多留意几分。
果然如她当初所料一般,秦立远与继母暗潮汹涌,但她未必与兄弟不和,郑玉薇暗自记在心头。
有了原文在,郑玉薇知道秦二与周文倩的恋情,且如无意外,那两人日后是会再度聚首的,只是她却无法阻止姜氏选媳。
全因她知道,人心都是是偏的,就算姜氏得知日后秦周之事,大概也不会放在心上。
而郑玉薇作为亲嫂子,她需得打起精神,办好这次花宴。
这是她夫君所希望的,郑玉薇婚后的日子过得很好,她能为日后的秦二夫人惋惜一番,甚至帮上一把,但却不能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平白担上夫君心生不满的风险。
“后天花宴的事儿,都妥当了么?”郑玉薇又问了一次。
李嬷嬷闻言,上前说道:“夫人,一切俱已妥当。”
郑玉薇点点头,嗯了一声,“那就好。”
她随手放下茶盏,正欲启唇再说,正房的撒花软缎门帘子被打起,伴随着丫鬟婆子们的恭敬请安,一个高大的身影跨步进了门。
“夫君”,郑玉薇欣喜,她站起来往前两步,迎上前去,微笑道:“今天怎的这般早?”
来人正是秦立远,他向小妻子走过来,握住她的玉手,低首温声笑道:“今日难得有些许空闲,就早些回家了。”
这是实话,秦立远新婚不过几天,就得销了假开始重新上值,他舍不得爱妻,只是无法,男人在京营位置机要,在这种波澜迭起的时候,哪怕成婚大喜,也不敢离开岗位太久,就怕失了先机。
秦立远稀罕媳妇儿,一有机会,便归心似箭。只是他今天没有如往常一般,坐下就与郑玉薇说话,而是一进门便拉着爱妻小手往外行去。
他微笑说道:“薇儿,我带你去个地方。”
郑玉薇闻言好奇,难道自家男人也会搞惊喜?
她瞅了眼秦立远唇畔笑意,好奇问道:“什么地方?”他没让自己整理衣饰,大概是不出门的,那要去哪儿呢?
男人但笑不语。
郑玉薇嗔了一眼自家夫君,好吧,就看看你来个什么惊喜。
她也不再问,只兴致勃勃地跟着秦立远,出门往外行去。
其实不必要什么惊喜,只要与对方待在一起,小夫妻二人的心总会分外欢喜的。
秦立远与郑玉薇成婚半月出头,一个本就情深意笃,而另一个也感于夫婿柔情,积极进入状态,二人感情渐佳。
夫妻相处时日久了些,谈话之间,自然不仅限于情爱之言,于是,秦立远发现,无论他说到什么话题,自家小妻子都能接上。
她涉猎甚广,不论琴棋书画之类普遍大家小姐会的,还是山川地貌、风土人情等事宜,甚至于偶有交谈的朝堂局势都能说出个一二来。
郑玉薇灵魂经过上辈子的教育,又曾处于信息爆炸时代,她并非夸夸其谈,很多事她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理论,虽斟酌着,只捡合符世情以及身份的话说来,但秦立远听闻,依旧觉得有理且耳目一新。
秦立远大加称赞,更觉如获至宝,要知道,在他这位置上,找一个可以推心置腹,又身份相等能跟上说话节奏的人实为不易。
郑玉薇也很高兴,能有这见地的人她从前也认识一个,便是她父亲安国公,只是父亲跟女儿说话,很多时候不是这个节奏的,兼且她以往也不能说太多,因为郑明成清楚她的成长过程,言多必失,可不是开玩笑。
因此,在郑玉薇心中,郑明成是父亲,可以撒娇耍赖,但某些话却不能多说。
哪怕后来她渐渐看多了书籍,了解了什么话能谈什么不能谈,她也习惯了不说太多。
直到成亲后,郑玉薇碰上秦立远。
两人一拍即合,欣喜非常,常常是搂抱在一起,引经据典天马横空说个半天,还觉得意犹未尽。
秦立远为人向来稳重,并不多言,但面对小爱妻,又说到自己感兴趣之处,他兴致盎然,一扫平日少语形象,与郑玉薇好好分说。
两人观点并非完全一致,有时候出现分歧时,还会好好辩证一番。
志趣相投,思想与感情上的交流融洽,让夫妻感情突飞猛进,二人心底对方的位置,更是深深地进了一步。
秦立远身心舒畅,娶妻如此,夫复何求,他深切地觉得,当初重伤也是不错的,舍下脸面求娶心上人的决定,更是再正确也没有了。
他牵着爱妻小手,一路沿着抄手游廊而上,进了夹道,又过了月亮门,一路往前而去。
渐渐地,郑玉薇发现了,这是直奔前院的路啊?
男主外,女主内,古代大家夫妻们,分工很是严谨的,况且外院有不少男仆,郑玉薇见状,脚步倒是有些迟疑了。
“夫君,我去前院不太好的。”郑玉薇犹豫,她这跟以前在娘家小女孩时不同的,当主母的,无要事是不能大喇喇往前院去的,一如她的母亲杨氏。
“你放心,无碍的。”秦立远柔声安抚,他一路早已屏退男仆,只余丫鬟婆子侍立。
夫妻轻声细语一番,两人已至内外院交界的内仪门处,秦立远领着小妻子一连出了三道仪门,抵达前院。
男人领着妻子,直奔他日常处理公务的大书房。
进了大书房,秦立远微笑,低头对妻子柔声说道:“你不是喜欢看书,家里有很多藏书,平日你取来看便是。”
郑玉薇抬目四顾,这大书房宽敞十分,紫檀木书架林立,上面是各种书籍,而且据秦立远在旁介绍,旁边几个大屋子里满满都是各类藏书。
宣平侯府传承二百载,与安国公府一般无二,外书房出皆储存了种类繁多的书籍,由于两家历任家主喜好不同,又各有差异。
郑玉薇自然如获至宝,她兴致勃勃地捡出许多感兴趣的,兴冲冲便要回锦绣堂细看。
秦立远又说,带来带去太麻烦,不若就在外书房看。
郑玉薇迟疑,这也行的,不过会不会太耽误男人处理公务?
秦立远见状马上道,没他命令,闲杂人等不敢进门。
说罢,男人牵着小妻子玉手,转入大书案旁一侧的碧纱橱。
“你看此处可好?”秦立远微笑,垂首凝视小娇妻。
碧纱橱后,放有一张浮雕缠枝牡丹纹紫檀小书案,配一张同花纹雕花圈椅,书案一侧是不大的攒接十字栏架格,而另一侧则是一张透雕花鸟纹的精致美人榻。
这碧纱橱地方不大,里头的家具很新,明显就是按照地方刚打的。
郑玉薇睨了男人一眼,很明显,这地儿是他刚收拾出来不久的。
“那日后我在外处理公务,你便可在里头看书,累了也可小憩。”秦立远柔声对小娇妻说道。
这地儿是大书房最里头的小隔间,原来是设了小榻,让主人疲累时就近休憩的,秦立远让人收拾妥当,仔细看过,今天方带郑玉薇前来的。
平日夫妻一里一外,把隔扇打开,便可遥遥相望,若是需要传唤下属,便将两扇隔扇门关上,外人则不可窥见分毫。
秦立远觉得此法子绝妙,就算不能相望,知道小妻子就在自己身边也极好的。
男人公务繁忙,但他怎舍得娇妻,兼又发现小妻子颇为酷爱阅览书籍,于是他便鼓动她到外书房阅览书册。
郑玉薇扫了碧纱橱里头一眼,见家具样式小巧而别致,墙角立有三足蜻艇腿圆高几,几上有一个汝窑美人觚,上头错落有致地插着几枝刚折下来的嫣粉桃花。
男人准备得很用心。
“嗯,好吧,那我就懒得折腾了。”郑玉薇唇角噙笑,答应下来了,嗯,这就大概是男人特地准备的惊喜了。
男人有此一举,也是舍不得她之故,郑玉薇想到此,心里也欢喜,就不计较他一路上半诱半哄了。
郑玉薇确实爱看书,她阅览古籍之余,夫妻两人多多培养感情也是很好的。
况且,最重要的一件事,家主处理公务的大书房是何等机要之地,一般人是绝不对第二者开放的,包括其妻子母亲。秦立远此举,侧面说明他对爱妻的信重。
郑玉薇很明白,因此心下暖热软和,她微微含笑,这么些年来,不论自己听说还是亲眼所见,从未有夫妻如此。她的父母亲应该可以的,只可惜,她娘家还有祖母在,母亲有所顾忌,从不往外院去。
郑玉薇心中高兴,眉梢眼角自是染上欣喜之意,她微笑仰首,一双美眸瞅着男人。
“我的薇儿真乖。”秦立远薄唇扬起,他看爱妻笑靥如花,也是快活,他随手将身后的隔扇门掩上,展臂搂住小妻子,垂首欺上怀中人比桃花还要娇艳的红唇。
郑玉薇被夫君吻住,秦立远急促的亲吻她有些招架不住,只模模糊糊地想,这奖励也太不搭了。
而且她发现,男人现在动不动就要“奖励”自己一番。
小夫妻躲在碧纱橱处温存了一番,这天开始,只要秦立远在家处理公务,他便要领着小妻子共赴大书房。
而郑玉薇则对大书房藏书亦很感兴趣,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开始了同进同出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