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

  午饭后不久,小俩口就去屋里歇午觉了。如今正值盛夏,天气极为炎热,便是勤勉如孟秀才也不会在大中午的做学问,既如此倒还不如好生歇歇,等略晚些凉爽点儿了再用功。
  歇了小半下午,俩口子差不多同时醒转过来,略洗漱后,一并去了书房。
  成亲数月,周芸芸的“读书天赋”叫孟秀才刮目相看,直叹三山子要是有周芸芸这份天赋,起码考个秀才决计不是问题。然而,周芸芸本人对于经史子集实在是全无兴趣,好在孟秀才并不打算为难她,只寻了些话本、游记给她解闷,间或督促她练练那笔狗爬式的字体。
  不过今个儿,周芸芸却没去看她那叠话本子,而是站在书架跟前上上下下的端详着,似是在寻什么书。
  说起来周家阿奶也是真的能耐,他们俩口子不过是搬到府城暂住两个月,就将家里所有的书籍统统搬过来了。倒是衣裳被褥拿得很少,周家阿奶的意思是,如今是夏日里,一张草席一条薄被两个枕头,外加三五身换洗衣裳就成了,真要是不够用了,去府城再置办也使得。
  书籍全部搬来也是有好处的,周芸芸就记得自家有几本医书,不是什么传世之宝,仅仅是最普通的基础药理。她要找那几本医书也不是为了学医,而是给自己接下来的举动做个掩护。
  先前孟秀才提了紫菜包饭,周芸芸则借此想到了前世各种消暑的汤品,顺带也忆起了几样药膳汤,不是什么格外珍贵的,仅仅是开胃通气清热解暑的。
  绿豆汤其实就是一种解暑的汤品,算是最普通的,冬瓜汤也是其中一种,不过都不算效果特别好的。周芸芸是想着,除了日常汤品外,最好再弄点儿调理的药膳汤以及解暑的饮料。
  日常汤品容易得很,像冬瓜生鱼汤就很不错,比单纯的冬瓜汤效果好很多,正好早市上常有鲜鱼出售,再配上赤小豆、蜜枣和生姜,既美味又消暑。再不然,沙葛猪骨汤也好,有着清热祛湿、健脾开胃的效果。还有雪梨猪肺汤、苦瓜鸡脚汤、茅根胡萝卜汤等等,搁在村里要凑够食材真不容易,可在府城却是太方便了。
  至于药膳汤,周芸芸觉得还是先缓缓吧,很多上辈子很普通的药材,搁在眼下却是很珍贵的。这费钱倒没啥,关键是很难解释她到底是怎么想出这些需要中医知识的汤品来的。
  还有就是消暑的饮料了。
  在琢磨了半晌后,周芸芸毅然选中了薄荷柠檬冰爽茶。
  ☆、137|124.52.1
  第137章
  薄荷柠檬冰爽茶搁在周芸芸上辈子只能算是一道极为普通的夏日消暑饮品,在琳琅满目的各色饮料中丝毫不起眼。不过,若是搁在如今,情况却是大不相同的。
  早几年前,周芸芸就发现了这个年代极为缺少饮品。就说杨柳村好了,且不提那些个连温饱都不曾解决的人家,就说张里长家好了,待客的饮品居然是大叶子茶和糖水,前者是二十文钱一斤在镇上买的,后者则是单纯的在水里搁两勺糖,多半还是土红糖。
  而除了张里长家,其他村人甚至都是直接舀生水喝的,这当然是指夏日里,特别是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冷冰冰的一气灌下肚,别提有多舒坦了。
  老周家的情况也是差不多,只不过自打周芸芸穿越以后,就坚持叫家里人喝凉白开了,或者就是熬一大锅的绿豆汤解渴,家里人都习惯了事事依着她,况且这原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儿,自是下意识的选择了听从。几年下来,倒也养成了习惯,想来就算她嫁出去了,多年养成的习惯应该也是能坚持下来的。
  至于城里头,不管是县城还是府城,多半的人都是喝茶的。茶叶的档次相差非常之大,孟秀才也买了一些茶叶,比张里长家的倒是要好很多,却也不是什么名贵的品种,差不多两百文钱一斤。
  甭管怎么说,这个年代的饮品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尤其不适合孟秀才。
  盘算着再过不到两个月就是孟秀才下场考试的时间了,周芸芸一方面是希望他在考前好生温习,另一方面也琢磨着到时候拿些醒脑的汤品叫他带到考场里,而提神醒脑最好也是最方便的莫过于薄荷了。
  ——主要是这个比真正的药膳汤要容易太多了。
  正是因为简单,周芸芸甚至没等到次日一早,当天下半晌,太阳尚未落山之前,她就跑出去一趟,在附近的铺子里买齐了材料,包括一斤柠檬、一小罐蜂蜜、一把新鲜薄荷叶。原来人家药铺里只有干薄荷,周芸芸略费了点儿功夫才寻到了新鲜的薄荷叶,还叮嘱人家帮她留着点儿,回头试试效果若不错,一准再来买。
  薄荷柠檬冰爽茶原就不算麻烦,周芸芸先取了一把孟秀才之前买的茶叶冲泡了一壶茶,搁在一旁放凉,又拿了薄荷叶小心的洗去浮尘,放入茶水中浸泡。算计着时间差不多了,再将茶叶水过滤出来,挤出柠檬汁到茶水里,用蜂蜜调和,彻底放凉后就可以饮用了。
  其实,若有可能的话,放入冰块后味道会更好,不过府城这边虽有售卖冰块的冰车,却是要提前去店铺里订的,且量少了人家不送,就算要送也是在大清早。
  周芸芸觉得接下来天气可能会更热,便决定次日一早就去订些冰块来,贵虽贵了点儿,却也不是买不起。其实,要是有条件的话,她也能制冰,无论是冬日里囤冰入窖,还是用硝石制冰,都不算难。
  撇开接下来的计划不提,周芸芸先提了一壶薄荷柠檬冰爽茶去书房里,去之前她自个儿也先尝了一小杯,味道倒是没差,只是瓷器茶杯少了那份意境,若是有玻璃茶杯再装饰一片柠檬,效果绝对会更好。
  事实证明,周芸芸小看了这道看似普通的饮品。
  初时,孟秀才真没当一回事儿,他只道是周芸芸沏了茶过来。结果,刚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他就彻彻底底的傻眼了。
  没吃过这道饮品不算啥,关键是孟秀才打小就不大在意吃喝用度,这是他头一回尝到薄荷和柠檬的味道。一时间,那种酸甜清凉的感觉直冲脑门,惊得他半晌都不曾回过神来。
  孟秀才懵了,周芸芸也有些不明所以。
  “谨元?”好喝不好喝倒是给个说法呢,反正消暑解渴的饮品那么多,要是简单好做的不成,就换个略繁琐的,左右离下场考试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一道道慢慢的试,总有一款合适的。
  连着唤了两三声,孟秀才这才堪堪回过神来,一脸不敢置信的低头看着手里的空杯子,想了想索性伸手拿过茶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这回他倒不曾一饮而尽了,而是细细品尝了起来。
  这一尝……
  “芸娘,这是何物?怎会用一种直冲天灵盖的清凉之感?”孟秀才越品越觉得稀罕,他先前已经用功了有一个时辰,就算他天赋出众,也架不住天气炎热带来的倦怠感。谁曾想到,两杯茶水下去后,他整个人都清醒了,精神得不得了。
  这就好比周芸芸上辈子从未喝过咖啡的人,乍然一杯下肚,那晚上就别想合眼了。孟秀才虽没有那么夸张,可至少在这一刻,他还是被震住了。
  “薄荷和柠檬泡的茶。”周芸芸没仔细说名字,只含糊的说了大概的制作方法,又道,“我想着明个儿去买些冰块来,做些凉茶放着,剩余的就摆在屋里,也好叫谨元你凉快凉快。”
  “无需这般奢侈,再说府城虽有卖冰的,只怕多半都已经订出去了,这一时半会儿的,很难寻到。”
  “有大掌柜在呢,饴蜜斋是糕点铺子,铁定会有存货。”周芸芸想的是,先自个儿去寻寻,能买到是最好的,买不到就拿阿奶的名号去唬人,左右他们需求的量不多。再一个,她还真是有点儿想念各种口味的冰激凌了……
  见周芸芸坚持,孟秀才也没说什么,只是惦记着回头考完之后,定要好生写几幅字,毕竟养家糊口是男人的事儿,便是周芸芸本人不介意拿嫁妆贴补家用,他也没法坦然受之。
  比起做学问之余还不忘惦记家用的孟秀才,周芸芸想的就简单多了。
  次日,她就想方设法的弄来了一些冰块,不是买来的而是找的大掌柜。只不过,大掌柜相当得乐意提供,因为周芸芸忽的想到了一种糖果方子。
  薄荷糖。
  没了周家阿奶在身边,说真的,谈起买卖来,周芸芸还是有点儿心虚的,毕竟她对于市场价把握得并不好。其实说白了,她本质上还是个厨子,而非商人。
  好在周芸芸不傻,她没有立刻卖方子,而是先寻了大掌柜借冰块,而后做了些成品薄荷糖抵冰块钱,又特地拿了一盒紫菜包饭当成贺礼送给大掌柜。
  大掌柜很纠结。
  凭良心说,周芸芸比周家阿奶要好相处太多了,关键是她看着就特别善良软和,一副好欺负的模样。问题是大掌柜半点儿都不敢欺负她,谁叫她背后有个精明到吓人的周家阿奶呢?
  这紫菜包饭倒也罢了,毕竟这玩意儿是创意好,真要说起来,仔细一琢磨就能知晓做法,哪怕周芸芸在里头搁了秘制酱料,可真要破解起来也不难,起码叫经年的老厨子做出个七八分相像是没问题的。问题是薄荷糖的方子,对于大掌柜来说,这才是真的诱惑。
  可既不能威胁——周老太一定会怼死他的;又不能利诱——周芸芸不谈钱,她只是拿各种吃食糖果抵冰块钱;还得好声好气的唯恐把人家小娘子给吓到……
  大掌柜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掉了一大把头发,最终只能硬着头皮去县城里寻周家阿奶,哪怕被宰也总比眼睁睁的瞅着发财的机会从指缝里溜走来得强。
  ……
  ……
  周芸芸可不知晓这里头还有那么多文章,她只管变着法子给家里改善伙食。
  旁人家里一到盛夏,无论是做饭的人还是吃饭的人,胃口都不佳,虽没有矫情到吃不下饭菜,却也是整个人恹恹的。可孟家不同,周芸芸变着法子做各色寿司,她统一都称之为包饭,哪怕好几种完全没有米饭的存在。
  还有凉皮、冰粉、凉糕、凉虾、芋圆烧仙草等等,这还不是用于做买卖的,自家人做给自家人吃,当然是料好份量足,且还是花样百出,连着一个月都不带重样的。
  人家是苦夏,胃口不开活儿却没少干,加上天气越来越炎热了,多半人都是蔫吧的,尤其那些跟孟秀才一样的秀才公们,因着秋闱近在眼前,各个都拿出全部精力苦读,日子那叫一个难熬。
  可孟秀才却不同了,吃好喝好还有读书神器在手,愣是在苦读之余,整个人胖了一圈。他尤其钟爱薄荷凉茶以及薄荷糖,倒不是爱这个味道,而是喜欢那种瞬间清醒的感觉。
  于是,周芸芸在认真回忆之后,做出了简化版的清凉油,往人中一抹,保准整个人精神奕奕。要是更狠一些,往眼皮上抹上那么一小点儿,能直接亢奋得上天!
  就在孟秀才天天活在各种亢奋之中时,周家阿奶上门了,身后还跟着蔫头蔫脑的大金,以及活蹦乱跳的三囡。
  ☆、138|124.52.1
  第138章
  周家阿奶是来府城谈生意的,之所以先往孟家这头来,也是为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了,她是真的不知道周芸芸又瞎鼓捣了啥。
  不过,周家阿奶始终坚信周芸芸是她的金娃娃,重点不在于周芸芸又干了啥,而在于怎样将金点子换成实实在在的金子银子。
  因此周家阿奶一到孟家,就把周芸芸拉到一旁细细的询问起来。
  大金和三囡皆是一副想凑过来跟周芸芸说话的模样,却最终在周家阿奶的瞪视下,无可奈何的退到了一边。
  三囡也就罢了,只噘着嘴儿极为不乐意的蹲在墙角边上画圈圈,可怜的是大金,没跟周芸芸说上话反而被孟秀才瞧见了,直接招手唤他进了书房。
  周芸芸那头,周家阿奶详详细细的询问了关于消暑糖和饮品的方子,当然还有各色包饭的事儿。
  因着饴蜜斋本身是售卖糕点糖果的,最在意的莫过于消暑糖果了。当然包饭也可以算作是糕点的一种,因此也颇有心介入。还有饮品一类,也同样希望掺一股,哪怕不方便运输好了,也可以跟酒品一样拿罐子坛子装运。
  这些事儿,周芸芸能够想到,只是她真的不知晓如何谈生意,准确的说,是不知晓如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过,谈生意她是不会,给方子倒是没问题。
  周芸芸先进书房拿出了自己先前书写整理好的一沓方子,看到被孟秀才考懵了大金,给了他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回头又去灶间拿了几种样品。待这些都妥当了,才一并给了周家阿奶。
  待周家阿奶心满意足的离去后,周芸芸才去灶间重新沏了薄荷柠檬茶,并几碟小点心,先送去了书房那头,这才唤上在墙角种蘑菇的三囡去灶间开始准备今个儿的午饭。
  不清楚周家阿奶会不会赶在午饭前回来,不过就算阿奶不回来,今个儿家里多了两个客人,菜色也不能简单了。好在这些日子以来,周芸芸因着没旁的事儿要做,只可劲儿的琢磨好吃的,单是最简单的紫菜包饭,她都玩出了二三十种花样来,旁的凉面冷盆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离晌午尚有一段时间,周芸芸自是不急,瞅了一眼今个儿早间买来的食材,心下一琢磨就有了合适的菜单。
  因着都是自家人,倒不用那般讲究表面功夫,吃得舒坦才是最紧要的。
  主食是拌面,倒油热锅,切葱段爆炒,捞出炒熟的葱段并油搁在碗里备用。将面条下锅煮熟,放凉后沥干汤汁,再在上头撒些葱段,浇上喷香的葱油,再淋上秘制的酱汁,拌匀了即可。
  而趁着方才面条放凉至极,周芸芸已经手脚麻利的做了一道凉拌什锦菜、一道蒜蓉黄瓜条,待拌面好了,又炒了个苦瓜炒蛋,炖了个冬瓜海带汤。瞅着似乎菜色不够,周芸芸想了想,又从一旁的坛子里捞了俩腌制好的咸鸭蛋,对半切开后,蛋黄都流了出来,叫人忍不住口水直流。
  “阿姐阿姐!!”旁人是不知晓,反正三囡是完全受不了了。一开始她还能叽里呱啦的说一通话,等饭菜的香味出来后,她整个人都不好了,哪怕美味近在眼前,还是忍不住为自己哀悼,只因来之前阿奶就说过了,他们并不留宿,最迟下半晌肯定要回去了。
  三囡:……不想走。
  不过,三囡这回过来还真给周芸芸带来了不少最新消息。
  别看这段时日周芸芸是在府城过清静日子,可县城那头,包括杨树村里,那是半点儿都不平静。
  先是二房多半人都回了杨树村,周家阿奶说到做到,说要把二房轰走就绝不会多留哪怕一天。好在她也没那么绝情,怀着身子的三河媳妇儿是留下来了,年幼的孩子们也都留下了,至于周家二伯娘并大河、二河的媳妇儿却是都跟着一道儿回了杨树村。
  托周家阿奶的福,村里虽损失不老少,可跟别处一比,却实在是太幸运了。
  杨树村的两大姓氏,张家和周家,这两族人丁最兴旺,拥有的田产也是最多,遭受的损失却是微乎其微。当然,田间地头的损失是在所难免的,哪怕能耐如周家阿奶,也无力同老天爷抗争。
  不过,除了那些之外,唯一受损的也就是房舍了,茅草屋自是全没了,瓦房也多半墙塌地陷,或是屋顶被冲走了,哪怕是青砖房也肯定需要修缮。
  幸运的是,人没事儿。
  尽管还是有个别去世的人,不过总的来说,张、周两家没有太多的人丁损失。又因着这两族本身就占了村里至少八成以上的人口,所以杨树村才损失不大。还有一些本身就跟两族交好的人家,以及另外一些足够聪明识时务的,都有样学样的避开了灾祸。
  待洪灾过后,张里长统计后得知,整个杨树村至少存活了九成五的村民。至于钱财粮食,只能说原本的赤贫之家更穷了,而多半人家的损失都还在承受范围之内。
  这就已经很不错了。
  作为里长,张家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村民躲过了洪灾却最终落得饿死的下场,在跟周家二伯商议之后,两家决定由他们出钱先帮着安顿好村民,起码搭盖一些棚子暂住,再就是置办些粗粮,叫他们好先熬过最艰难的一段时日。
  其实这些花不了太多的钱,两家只需要筹集足够的粗粮就可以了,至于修缮房舍或者搭盖棚子,则由幸存的村民去做。本就是给自家盖房舍,不愁他们不出力,也无需给工钱,而材料方面,偌大的一个大青山,甭管是木材还是石材,只要肯出力就能得到。
  短短一月时间,当其他村子还沉浸在悲痛之中时,杨树村不说完全恢复了往昔的热闹,起码家家户户都安顿了下来。日子虽然难过了点儿,倒也不至于没有盼头,尤其县衙门也出了告示,让百姓耐心等待,朝廷的赈灾粮食和钱财已经在路上了。
  不过所谓的赈灾粮食,还是少抱点儿希望为好。一是数量不可能太多,二是这年头交通不便,就算快马加鞭去上头报讯,等赈灾粮食到达也至少要一两个月或者更久以后了。
  说真的,像张家、周家这种原就有余粮的不怕等待,可那些赤贫之家呢?真要是指着赈灾粮食只怕到时候坟头的草都能有一人高了。
  而除了杨树村外,其他的村子情况更为严重,哪怕是临近的杨柳村,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出逃了,剩余留在村里的人,多半都死在了洪水之中。
  至于另外一些连信儿都没得到的村子,十不存一都不足以形容。据三囡带来的消息,仿佛好几个村子就此灭绝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