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节

  倒是文起,朕还指望你能多再帮衬朕教导皇子皇孙呢,你这如今话里话外,都要朕放你返乡,实不为朕之所意也。”
  多年君臣关系了,顾八代也明了康熙,定是知他内心里的心思的,便道:“老臣多谢万岁厚爱!”
  接着便不肯多言了,虽然此时顾八代也明白,康熙对太子的督导,太过急切。
  也许这有因为康熙太想太子成才,又怕太子太过成才的原因。
  因此康熙对太子,不管是原太子,还是重生后的太子,可都是事事要求严格,动辄小事错事便斥责他。
  而且因为怕太子被身边人教导坏的原因,还动辄对太子监视,教导之类的。
  太子虽为储君,却仍属臣列。太子所依者,无非皇上之眷顾而也。
  而今皇上看似对太子十分信任,可是这信任有个前提,就是皇上活得很好的情况下,万岁是不愿意太子太过优秀,威胁他皇位的。
  因此太子看似处处风光,其实也不免常常戚戚不安的。
  而众位皇子阿哥,以顾八代的眼光来看,因着皇上开明的政治眼光和教育,其实真真是个个人中之龙。
  而且早在万岁的要求下,皆各自自幼便学习政务,参与军事,身上早早便多有功勋,今又各领部务,眼界渐宽,门人渐众了。
  若此次封赏爵位,万岁能妥善分配爵位,拉开与宗室亲王之子,郡王之子之间的差异,到罢;
  若是相差不大,那阿哥们,可怕是会新生不满,若是到是万岁再对太子的态度怀疑多一点。
  那么,阿哥们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想取缔太子而代之,那么,朝廷此番将要乱了……
  可他只是大臣,皇室的事,实在不该是他能干涉太多的,因此顾八代张了张嘴,几次皆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康熙见顾八代心意已决,便早知他的打算了,只罢了罢手,无奈道:
  “罢了,念你老弱闷了,朕也不强留你,只是告老还乡休置之事,还是等这次‘封爵’之后吧!”
  顾八代到底感念康熙恩得,此时眼角都有些湿润了,只对着康熙重重地叩了三个头,这才起身恭敬的立在一旁,不说话了。
  这边雅勒总算听到康熙谈到“封爵”了,便忙道:
  “万岁,此次臣和两位大人来,便是要为几位年长阿哥“封爵”之事。
  臣既担着宗人府的宗令,便得好生经营差事才算对得起皇上,对得起整个爱新觉罗宗族。
  臣等前日已上了个折子给皇上,听说皇上留中了,待皇上旨意颁布下来,臣便与宗人府,礼部一起准备着事务。”
  康熙此次“封爵”,心中早已经有了章程,此时雅勒跟顾八代,张英几人一起来,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因此康熙又转向顾八代和张英,道:“尔等也听了简王所言,心中可是有章程?”
  张英心思动的极快,适才康熙那一番敲打的话语犹在耳边,还怎么敢在此刻再说什么。
  而且他本来也没有打算干涉爱新觉罗家的家事,因此便直直回到:
  “万岁什么旨意,奴才们照办就是。再说,都是万岁的儿子们,自然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顾八代到底顾念着跟康熙的情分,因此最终深深的沉默过后,又看了眼康熙和雅勒,才道:
  “奴才与张英担着礼部的差使,只管仪注典礼。
  只是奴才觉得,阿哥们到底年长了,特别是有功勋的皇子们可是不少,皇上斟酌处理便是。”
  康熙一听到顾八代如此说,到底心下不喜,这顾八代什么意思?是在说他苛待他的儿子们吗?
  莫不是他此次,只是准备恢复大阿哥的郡王爵,三阿哥,四阿哥皆封郡王爵。
  后面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则维持贝勒不便,只再封了九阿哥,十阿哥为固山贝子便可。
  康熙到底不喜人干涉他,因此便用着极其压迫的眼神,森冷冷的盯着几人看了一眼,久久无言。
  直到几人都认为康熙今天发怒的时候,康熙这才对他们挥手道:“你们都跪安罢,‘封爵’的事,我自有定数。”
  几人终于听到让跪安的声音,此时皆各自对视一眼,便忙擦了擦头上不存在的汗,恭敬的对康熙行了个礼,接着便躬身而出。
  几人走后,康熙便顿感孤独,分别去到几位逝去皇后陵前,各自让奴才们放好祭品,亲手各自燃起了三只香。
  整整待了一下午,直到晚间,才回了御书房,到晚上用晚膳时分,才摆驾去了良妃的钟翠宫。
  至于皇宫里发生的这一幕,四爷府的四爷和伊路都不知道,此时两人与弘晞几人。
  正在初音院里,无良的训练弘昭跟舒宜尔哈,学翻身学坐学爬等。
  可四爷觉得他的子嗣这样,实在太掉身份了,不过碍于伊路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直闹得雍正不得安宁。
  因此便颠颠的每天过来初音院报道,一起教导宝宝们的成长路程了。
  而这样的日子,很快便过去了,一晃随着年底下了好几场大雪后,时间便如瞬间划过般,过了小年,便跟着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五。
  而宫里在大朝会中讨论了好几次,都没有个结果的“大封”,也终于赶在年底最后几天,下了圣旨下来。
  可谓是大大出乎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此次圣旨,可谓是皆大欢喜,便是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皆直接封为亲王。
  从五阿哥到八阿哥,便都封为郡王,九十阿哥,直接跳过贝子,封为贝勒。
  等来年大选后,十二阿哥成婚后,便也能有贝子爵位。
  至于十三阿哥、十四阿哥,现在还未成年,得等到四十二年才能成年,搬去宫外的府邸。
  而这圣旨能那么快定下来,可还真得感谢良妃和顾八代曾经的肺腑之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