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

  等考完,考生总会自己算分。
  霍珍珍一算,应该能上本科,却又有点悬,全看运气了。
  许明朗一算,重点大学差不多,知名学府看命吧。
  唯有黎浩哲绝口不提考试的事,就算许明朗问他。
  黎浩哲也会说。“我根本没算分。”就直接把许明朗打发了。
  许明朗也拿他没辙。
  黎浩哲却敲着桌子,想着也是时候该搞出一件大动作了。
  这一年来,黎母一直在当私人厨师,不断地接一些席面的工作,也接触了不少有钱人。
  说白了,她这样厨艺过硬的顶级厨师,很受那些爆发户们的青睐。
  再加上从一开始,黎浩哲就让母亲以八代厨师世家掌门自居,也放出消息说是他们祖上做过御膳。
  这样一来,母亲在那个圈子里,就越来越越火,主家给开的工钱也越来越高。
  人们都是那样,爆发有钱后,便想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所以,有些暴发户不只是红白喜事,普通宴客都想找黎母出面做席,也好为自己冲场面。
  原本黎母也想都应下来,多赚点钱,可回家跟儿子一商量。
  她若是每天都往外跑,席面做得多了,大家都吃过了,也就没那么值钱了。
  倒不如,对外放出话去,黎大厨每桌席面都十分考究。需得主家提前准备好食材,交给黎大厨自行准备。
  等黎大厨准备好了,那桌席面才能正式成形。到时候,才能现场制作。
  再加上,黎母也的确不再像在国营饭店时那样,更重数量,也开始注重菜的品质。有了时间,她也可以创新研究菜式。
  她总能在席面上,做出一些让来客惊艳的菜品来。
  这样一来二去的,富豪圈子里的人也便都知道了。
  黎大厨是一个很讲究的人,不太在乎钱财,反而醉心于厨艺。
  她做得菜都是顶尖的,别的地方未必能吃到。若是想有面子,就得请黎大厨来家里做席面。
  可偏偏又不能逼她,黎大厨一个月才做两三次席面。
  一般都是两次,除非有那跟她关系的老主顾再三请托。黎大厨才会答应加个一两次。
  倒也有厨师见黎大厨成功了,便也想单干做私人厨师。
  只是一来,他们一开始就没有像黎母那样讲究,也没立规矩,也没有祖辈名声可用。
  慢慢地,那些大厨子反倒成了富豪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那些富豪在黎母那边没求到机会,才转身来找这些大厨的。
  就这样,黎母的事业发展得不错。
  特别是黎浩哲高考前,居然有人想介绍黎母顶级宴会试菜。
  这要是能行,以后黎母说不定就去做国宴了。只可惜黎母到底舍不下儿子,只能婉言拒绝了那人的邀约。
  可这件事到底传出去了,那些富豪圈的人嘴里虽说。“那黎大厨实在不容易。”
  也有人说。“倘若她要是真去了,肯定能选上。我听说过,黎大厨年轻的时候,就拿过全国厨艺冠军。那也是打过八大菜系的狠角色。”
  这些富豪凑在一起唏嘘一番,可在黎浩哲高考结束后,他们立马托人情,找关系,想请黎大厨来坐席面。
  这些人表面上不说,实际上却以能吃到黎大厨的菜为荣。也觉得她是无冕之王,具备国宴厨师的实力。
  黎母看到那些邀请她的名单,便觉得头疼。
  可黎浩哲的嘴角却挂上了一丝笑意,他觉得时机已经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黎总初步创业绝对不是卖冰棍,你们懂得,偷笑~
  隔壁王哥不可能一直怂下去的~你们懂得,又笑~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莎莎、啊啊啊啊双 10瓶;萌萌的我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0章
  90 暑假事件
  原来黎浩哲并不像别的高三生那样, 只一心读书,全心备战高考。他还分出一部分心思来, 帮着母亲谋划事业。
  黎母本身也是个爽利的人, 性格开朗,又带着点旧时的侠义。虽说是个厨师,可黎母的交际能力却很强。
  黎浩哲便劝母亲,出去做席面也多跟主家交流, 新社会也不讲究老爷夫人那一套。
  这年月那些富豪夫人, 以及女企业家,什么样的出身都有。很多人也都是吃过苦的, 黎母从不忌讳自己的农村出身。因此很多当家的富豪夫人都愿意跟她相处。
  而且,黎母本质上也跟那个圈子的人不同。
  她醉心于厨艺, 并不追名逐利。相比金钱, 她更愿意追求厨师的更高境界。
  这样一来,反而受到了那些阔太太们的尊重。黎母在那个圈子里名声日渐变好。
  再加上,黎母本身也够义气。
  在她声名鹊起之后, 并不会因为别的富翁给开出高价,就上赶着为那家做席面。想找她做席面, 必须按顺序排队。可黎大厨却也不是不通人情, 她会因为相熟的朋友说情,增加一两桌。
  这样一来, 那些跟她有交情的夫人,就觉得很有面子。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夫人以跟黎大厨交朋友为荣。
  这些朋友也各自都是一些有路子。
  平日里黎母需要一些少见的食材,这些朋友总能帮忙弄到。
  一来二去, 黎母的名声也出来了,钱也赚到了,再加上上次试厨的事。她的名声更是达到了顶峰。
  黎浩哲便盘算着,该把事业做起来了。
  厨师自然要开饭店酒楼的,黎家母子一商量,便决定不做那种寻常酒楼,批量生产菜肴,客人过去之后,想点什么点什么。
  他们家的酒楼必须有特色,最后还像做席面一样,完完整整一套坐下来,最好是每道菜都另有讲究。让那些过来吃饭的客人,有面子的同时,还要大开眼界,觉得物超所值。
  用黎母的话,他们做得不是食堂,而是席面。只不过需要客人来他们的饭店吃饭。而不是等着黎母去家里做饭。
  在他们自己的酒楼里,只接受预约,并不接待临时来客。
  而且,食材和食谱必须由黎母决定,不再由客人可以选择口味,说出忌口的东西,却不能指定菜式。就算这样,每天也只做一桌席面。
  说起来,黎母这一年赚了不少钱,再加上以往的积蓄,再加上黎外公留下的那些家底。他们其实可以买间铺子,开一家像模像样的小菜馆了。
  黎母也觉得反正酒香不怕巷子深,私房菜馆的位置和装修都不算重要,只要收拾的整洁干净就好。
  可黎浩哲却觉得,既然要做,就应该做出宫廷御膳的气势来,尽量符合母亲的顶级厨师身份。因此在装修上就得注意,要做一个真正高端的,符合富翁喜好的饭馆。
  自从黎外公去世后,黎家一向都是黎浩哲做主。黎母也知道儿子头脑精明,眼光也好,做事有魄力。
  这一年做私家厨师,很多时候她自己拿不定主意,便会询问儿子的意思。而听由儿子的安排,她的厨师地位也水涨船高。
  因此黎母思来想去,这次也仍是同意了黎浩哲的意见。
  只是有一点,真要完全按照黎浩哲设想的来实现,他们现在的家底可就未必够了。
  黎母便说:“要不咱们一点一点来,今年钱不够,先开个餐馆,等到明年,钱攒的差不多了,再继续完善。”
  然而,黎浩哲却摇头道。“最好还是一次到位,趁着您名声打造,再把菜馆的名声打出来。倘若耽误这一年,也就措施了良机。”
  黎母又说。“那不然我去找老张想想办法。国营饭店生意越发清冷,老张就算继续熬着,也拿不到多少补偿。也亏得他偶尔跟我一起做席面,不然日子还真不好过。”
  由于老张现在还挂着国营饭店厨师的名头,也不好正经八百自己单开席面,自能就过来帮帮黎母的忙。
  两人本就性情相投,都醉心于厨艺。自从合作以后,反而屡屡打破了菜系的限制,能做出更加精妙美味的菜品来。
  也因此黎母想着倘若开私房菜馆,必得邀请老张过来一起入伙。
  黎母性格倔强,她自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并没有往别处想太多。可黎浩哲这一年在旁边看着,就发现张叔对母亲一往情深。
  张叔本来也不善言辞,母亲又有着诸多避讳。倘若没有人戳破这事,两人还不知道得拖多久。
  黎浩哲并不愿意母亲为了一个抛弃她的男人继续苦守。他希望不管怎么样,母亲也能过得幸福。于是便直言不讳地开口说道。
  “您的确该跟张叔好好说说了。若是他愿意放弃一切,又拿出全部继续来,跟您一起干事业。那倒不如,你干脆就跟张叔再婚吧。反正也挺合适的,您也不会嫌弃他长相丑。”
  黎母听了这话,顿时老脸一红,怒骂她儿子。“你说得这是什么混账话?我跟你张叔只是好朋友,仅此而已,我们之间并没有那些不干不净的关系。”
  黎浩哲虽说要顾及母亲留面子,却仍是说道。“正因为只是朋友,才可惜。人生在世,倒不如只图自己痛快。我喜欢许念念,就算许明朗不愿意,许叔不愿意,牛姨不愿意,哪怕您不愿意又如何?我自然会摆平你们,再去追求她。她年纪小,我便等她。她不喜欢我,我就慢慢培养感情,直到我们两情相悦。
  作为您儿子,我都有这种胆气。反倒是您这个当母亲的,有着诸多避讳,总想着回避张叔,实在有些怂了。倘若您要是觉得我会出言反对,那大可不必。只要您过得好,当儿子的心里自然也就痛快了。”
  黎母听了这话,眼圈微微一红。
  她只听说过别人家,母亲守了寡,想要再婚,无不经历各种波折与阻挠。那些子女总有千百个理由说服着母亲,不叫她再婚。
  像许家那样,是个丧偶的父亲。许国兴年纪也轻,又有本事,赚钱也多。别人看来,他再婚也没什么负担。有的大姑娘都愿意嫁给他。
  许家的那对儿女也都是明事理的,不会对父亲强求太多。这才有了牛红叶过门。许家现在的日子,过得十分和美。
  可有那些不通情理的子女,生怕父亲再婚,将来会再有子女跟他们争抢财产。便以孝道为名,逼着自己的老父亲继续苦守下去,也是很常见的。
  相比父亲,母亲又是中年丧偶,想要再婚更是难上加难。
  前些年,他们村子里有个积年的老寡妇,含辛茹苦养大了儿子,想要找个合适的老伴,共度晚年。
  可却被她那不懂事的儿子给彻底搅黄了。
  她儿子非说,老妈要是再婚,便是个老不正经。要受人唾骂的。真要那样,他可不管老妈养老。
  那老寡妇最后到底还是被儿子说动了,并没有再婚。可她过得也并不痛快,没几年就死了。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黎母心里也曾暗骂过那些子女太混蛋。辛苦把他们养大了,却不顾及老母亲的死活。
  都新时代了,到处都在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可那些守寡的老妈们却仍是得苦恼岁月。黎母想着便觉得气闷。
  却没想到事情真到了她自己的身上,她反而犹豫不决,始终不敢迈出那一步。到头来,还要儿子提醒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