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穿越历史>启复汉> 第353章 官商勾结

第353章 官商勾结

  三月十三日攻下化成关和化城之后,刘信启又在化城等了两天。但是预期的金国反扑攻势并没有到来。
  根据军情司的情报,东京辽阳府是有金军聚集的,可是为什么没有南下却一直无确切消息。
  这就是兴汉盟在金国高层没有间谍的弊端了,除非抓一些金国的中层以上将官做舌头。
  刘信启已经安排京东路的军情部负责人在做这件事,不过东京的金军好像是知道了兴汉盟有许多非人的高端武力,而且察觉到了这次攻打化城的兵马有兴汉盟军队介入,那些中层以上军官都非常的小心,出入皆有大批的护卫。
  兴汉盟军情部辽东分司由于人手紧缺,仅负责人是战士身份,抓舌头的计划暂时还没有完成。
  刘信启不能一直耗在这里,只能讲此地的防守工作向于进和第四野战团的留守营长做了下交接,自己坐着运送两城原金国百姓的船只回了蓬莱。
  三月十六日,刘信启再次召集高远和刘信远开会。
  “第一船队继续南下,争取在台风季到来之前,能多跑一趟是一趟。”
  高远听了问道:“仍然是以粮食生意为主吗?”
  “对,运工业产品南下,运原材料北返。”刘信启回道。
  “还要不要继续运作南赵朝廷?”高远问道。
  “不用了,据赵南传回来的消息,朝廷给我们的封赏很快就会下来。”刘信启回道。
  赵南现在是杭州、扬州的兴汉盟代理人,相当于兴汉盟位于南赵的大使,没有正式名分的大使。
  之前将完颜宗隽交给汪伯彦之后,汪伯彦一直都在“磨洋工”的帮助兴汉盟争取名分,好在有许翰真心帮忙,进度才得以加快。
  刘信启在前往沧州的时候,南边传回来消息,南赵皇帝已经收了完颜宗隽,只要他们收了完颜宗隽,就得给兴汉盟这边一个交代。
  “这次你跟我一起,带领第一、第二船队前往高丽和倭国,我打算再去转一转。”刘信启说道。
  收复登莱之后,刘信启就在谋划高丽,并且安排了人去做前期工作,现在应该已经差不多,就算差些火候,这次刘信启过去,也能加速计划的推进。
  “好的,我这就下去安排。”
  这次同刘信启一起前往高丽的还有第四野战团的一个营兵力,刘信远和他的侦察营,焦睿和他的特战连也会一起去。
  三月十七日,第一船队已经启程南下,第二、第三船队仍然在做准备,还有二十艘两千石运输船,都在做最后的维护和休整。
  刘信启在盟部办公,徐忠进了办公室汇报工作。
  “制度这么严厉,监管这么细致,高层都是战士,还能出这种事?”刘信启听了有些不敢相信。
  这次徐忠汇报的是黄县三个官吏的集体贪污事件。
  这三个官吏属于一个家族,其中一个是第一批官吏招募考试进入的兴汉盟,另外两个是第二批进入的。
  先进入的目前在农渔部工作,另外两个,一个在户部,一个在财政部。巧的是,这三个都被分配到了黄县。
  黄县由于之前兴汉盟对战金齐联军,之后又清理矿主,产生了许多的无主之地。
  这些土地最后都从三个方向得到了安置:一是地主死了的,找到之前地主的继承人,按照前赵法律和兴汉盟的一些规定,这些土地会分配给所有的继承人。二是地主没死,但是进入监狱的,会根据地主的意愿,或兴汉盟花钱收归盟有,或者租给兴汉盟,兴汉盟再租给无地农民。三是地主已死,也没有继承人的,兴汉盟直接充公没收。
  问题就出在第三种。
  黄县在这三年先后经过三个国家的统治,兴汉盟是第四个,现存地契已经非常混乱,同一片地,可能有赵国的地契,也可能有齐国的地契,并且还不是同一个人。
  兴汉盟收复登莱后,开始丈量耕地,对所有的耕地、林地等进行重新的确权,然后发放新的地契。
  为了增加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管,刘信启规定,丈量耕地的工作由农渔部负责,确权和发放地契的工作有户部负责,出钱赎地的由财政部负责。
  兴汉盟先后从各个渠道招募官吏已经超过五千人,巧合的是这次出问题的三个官吏,竟然刚好都在黄县,刚好被安排在了同一个工作组,刚好同时具备农渔部、户部和财政部三部身份,刚好没有一个人附过武将卡。
  面对自己负责的范围内,属于第三种,地主已死、且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三人从中划拨出来一部分好地,找到当地的士绅、地主,将地卖了出去。
  操作过程很简单。先找到买主,然后买主确定自己要购买的地,伪造赵国或伪楚、伪齐的地契,主张这些地有主,三人串通一气,更改了土地属性,有无主地改为有主地,给买主发放新的兴汉盟地契,然后收取卖地钱,私分后装进自己的口袋。
  三人卖地的价格当然非常便宜,买主、卖主,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人多事告发。
  对于平民百姓,在当地生活了几十年,当然有人看出来其中的猫腻,可是“官本位”思想几千年,民不与官斗的思想已经深入骨髓,没有侵犯到自己的利益,对于这种官商勾结的事当然是视而不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三人前前后后,通过这种模式竟然卖了一千多亩地。
  其他的工作小组同样也有这种先是无主,后来又有人拿着地契上门认领的情况,经过工作组实地调查后,属实的会给地主归还土地,造假的会交给大理院处理,判处劳改。
  每个工作组都有这种情况,三人也就显得不那么特殊了,只是三人经手的特殊情况比较多。
  兴汉盟大理院的人手一直都很紧缺,就算第二次吏员招募考试之后,给大理院增加了一些人手,但是经过五个部门的分流,分给监察部的人手已经很少了,监察部又要监管登莱八县五千多的官吏,还要监管盟属工厂、研究院等部门的,完全做不到面面俱到。
  导致这三人做的事一直没有被揭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