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穿越历史>启复汉> 第319章 新船下水

第319章 新船下水

  “‘放纸鸢’战术就是敌我双方,距离近了就远离,距离远了就拉近,始终保持敌我双方的距离位于‘我可伤敌,敌不可伤我。”的范围,直到用火炮将敌船轰沉,或者迫其投降。”刘信启解释道。
  “怪不得你要给新式战船设置那么多的桅杆和船帆,我还以为你仅仅是为了让船能跑得快,方便追敌或者逃跑,原来还有这个原因。”刘智木恍然大悟。
  “是的,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只要我们可以更快,就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刘信启道。
  “既然这门火炮对海船的战力提升这么大,那我就应该加快研发和铸造进度,争取在新式战船入役之前,给每艘船都配备足够的火炮。”刘智木承诺道。
  “这样最好了。今天白石弯第一艘标准版新式战船下水海试,等经过几轮的改造完善,最快应该一个月就会交付水师,你的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明白了。”
  看完火炮之后,刘智木又向刘信启介绍了一些其他的科技研发进度。
  兴汉盟的科研院科技攀升进度很快,刘信启甚至看到蒸汽机研究部门已经研究出了初始形态的蒸汽机,只不过由于材料、精度、密封等问题,还处于无法输出动力的阶段。
  刘信启相信,既然初号机已经出来了,接下来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有了目标,有了针对性,应该很快就能研制出一款实用的蒸汽机。
  “盟主,和周部长约好前往白石弯的时间到了。”警卫提示道。
  “走吧。”
  出了研究院,在港口汇合了周心远,几人坐上了一艘走舸船。
  小船没有升帆,动力来自于改装的轮桨。由于密封技术没有大的突破,所以轮轴仍然位于水位线以上,桨叶只有三分之二会深入水中,动力浪费较大。
  缺点很多,但是由于给轮桨提供动力的是战士,超级人力马达,所以船速还是相当快的,比使用风帆快了一倍还多,且基本不受风向影响。
  “没想到这种桨在海上也可以使用。”周心远也是头一次见改装了轮桨的走舸船。
  赵国早就有了轮桨,但都是在内河、内湖之中使用,风浪小,不用担心水从轮轴缝隙中溢进来。兴汉盟的密封技术较赵国有了一些长进,才能在海上使用。
  “主要是作为通讯船,远航时拴在大船后面,作战时可以灵活移动,比长桨船更加的方便快捷。用腿划桨比用手划桨的力量更大,更持久。”刘信启解释道。
  用手划桨主要靠腰力,时间长了腰肯定受不了,用脚踩动轮桨,主要靠腿部肌肉,耐力更高。
  三十里的海路一个多时辰就到了。
  在白石弯和几个管事吃了午饭,下午未时,新船下水仪式正式开始。
  刘信启来到一个船坞,这个船坞长三十五丈、宽十九丈,新式船在巨大的船坞之中显得有些小巧,但是对比船坞内还在清理工具的人,就显得非常巨大了。
  船身比两百人并排站立还要长。
  “真是震撼啊,要是在海上遇到这么大的船,绝对让人无法升起抵抗之心。”周心远赞叹道。
  “确实如此,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这辈子可以参与建造这么威武的战船。”这艘船的建造负责人也是感慨万千。
  聊了没几句,指挥员开始指挥,船坞底下的工匠开始全部撤出,再三确认底下无人之后,朝海的一面开始开闸放水。
  船坞中的水位慢慢上涨,船坞里的船也开始震动,然后幅度越来越大,最后脱离支撑漂在了水面上。
  等船坞内的水面与海面持平之后,北侧的水闸被整个打开,让开了一条通往大海的道路。
  “检测船只渗漏水情况!”
  “收到!检测船只渗漏水情况!”
  几个船匠顺着绳梯上了船,进入船舱内,等了有一刻钟多一点,有人回到甲板上汇报:
  “初步检测完毕,没有发现大漏点,没有发现明显渗水痕迹。正在进行二次细检。”
  “好,继续检测,有发现及时报告。”指挥人员回道,然后继续命令。
  “砍固定缆绳!”
  “是!”
  有船匠走到船坞两侧岸壁上,举起斧子使劲砍断了固定缆绳。这个过程不能用手去解,因为目前还不知道各个固定缆绳的受力情况,避免有人被缆绳搅手。
  所有固定缆绳被砍断之后,船只猛的左右摆动开来,然后慢慢的平稳下来。
  “检测船只对称平稳情况。”
  船外壳上都有各种标注、标识,只需要读取这些标识的入水情况,就可以推算出船偏了几度。
  “报告,左舷比右舷高一尺一寸,船艏楼比船艉楼低一尺两寸。”
  从船尾向船首看,左手方向的船舷是左舷,右手是右舷。
  左右舷偏差是可以通过调整压仓物位置和重量调节平衡的,而且目前这个偏差并不大,在可调节范围之内。
  “好,准备测试船只的抗风浪能力。”
  原来被砍断的缆绳已经被人接了起来,船只两边各有十个人拽着缆绳,等待指挥人员的命令。
  这是打算测试船只的复原力矩。
  船在停泊或航行中,经常遇到风浪等各种外力的干扰,船舶平衡状态会破坏。船舶在受到外力矩作用下发生倾斜,此时,具有适当稳性的船会在浮力和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复原力矩以抵消外力矩的作用,以免倾斜继续扩大。当外力矩消除后,复原力矩使船舶(经过一定的周期性摇摆)恢复到原先的平衡位置。
  “左舷用力!”
  左舷外的船匠开始用力拉绑在船舷的绳子,右舷外的船匠则开始用力拉固定在船底的绳子。船只开始朝左倾斜,刘信启也看不出来倾斜了多少度,不过看到指挥人一直盯着船外壳上的标示,应该是心中有数。
  “松!”
  左右两舷外的船匠猛的松开手中的绳子,船身失去了外力,在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影响下,猛的回正,惯性作用下回正后又向右舷倾斜,然后再次回正,幅度越来越小,直到稳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