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节
“绛州的货物暂时不接,目前我们计划只在蒲州、临汾、隰城、定胡、太原这几个地方设铺子,离石的货物信件也能带,别的地方暂时送不了。”
“到我了到我了。”
“到蒲州的,五文钱。”
“我听闻发到太原定胡那边,也是五文钱。”
“都是五文钱,你寄不寄?”
“寄。”
“到河东道的信件都是五文钱,要是觉着吃亏,下回寄远一点。”
“哈哈!我家有个亲戚,在云州那边,你们什么时候能收云州的信件?”
“云州,那是够远的,按我们老、咳咳,王当家的计划,约莫一年以内吧。”
“绛州这边应是能快一些?”
“那是自然。”
寄货的那边,一个顾客打包好自己的包裹,收件那人接过去检查一番,又称了重,然后报价道:“十七文钱。”
“哎呦。”对方一阵肉疼,但多少也是有些心理准备,来这之前,都是打听过了价格的。
付了钱,只见对方用一根粗针引了一条麻线,穿过包裹的一角,然后又穿了一块小木牌上去,系了两个死结。
这木牌上有“长安-临汾”的字样,还有一串数字,负责收件那人将木牌上的字抄写在一张纸条上,又在纸条上写下了具体发货地址,一式三份,一份交给发货人,一份留底,另一份放在一个木匣子里面,到时候随货走,等到了临汾那边,再按照这些纸条上的具体地址发货。
“这便好了。”
“好了。”
“几日能到?”
“只要不是赶上下大雨,十日之内保证到达。”
“太原呢?太原要多少日到达?”
“那边正常是二十日以内到达。”
“怎的要这般久?”
“运货途中,有时候快一点有时候慢一点,总是有的,若是遇着大雨天气,难免又要多耽搁一些时日。”
厅堂这边的人专门负责接货收钱,院子里,王当的几名手下正在装货。
明日一早便要出发了,待到了蒲州,就会有一部分人脱离队伍,留在蒲州送货,然后就是寻找铺面安顿下来,蒲州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地方,所以大家的心情都有些忐忑,但是只要这件事情能成,以后的好处是享不尽的。
往后他们只要守着各自的铺面,收货送货,收一个货能有提成,送一个货也有提成,帮忙转运也有提成。
从长安城去往定胡县的这一条路,被他们分成几段,每一段约莫也就两三日的路程,打一个来回也就五六日的工夫,对于他们这些常年在外漂泊的人来说,五六日那根本都不算事儿。
第二日一早,王当等人运送第一批货出城,这时候他们除了长安城这一家铺子,在别处还没有一个快递点。
罗用赶着驴车出城去送他们,王当这几日找罗用聊过好几回,除了向罗用讨主意,他也向罗用说了自己心里最担心的。
对于王当来说,他最担心的并不是他们的商号没有办法在已定的那几座城池扎根,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也算见识过一些大风大浪,也比从前更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当最担心的,还是队伍的管理问题,把他这些弟兄们打散了,分派到河东道各地,时间久了,又是利益当前,有些人难免就会生出异心。
对于这件事,罗用也给不出什么太好的建议,毕竟就算是在后世,公司团队的管理依旧是每一个企业经营者头疼的问题。
担心归担心,王当并没有退缩,他王老大从前想做的就只有两件事,一个是让妻儿老小吃饱穿暖,另一件事就是带领他的这些弟兄们寻个好营生。
从前他觉得只要自己能出得了远门,在外面贩货卖货,来去自如,那就已经算是功德圆满了。
现在这两件事他都已经做到了,随着他站的位置越高,去过的地方越远,他心里所渴望和向往的,就再也不像过去那般。
前几日听闻了罗用提出的这个关于货运物流的设想之后,王当越想,就越是觉得这才是他这辈子真正应该去做的事,就算前方困难重重,也改变不了他想要去做这一件事的决心。
七月底,听闻定达快递在蒲州已经有了铺面。
随后,又有一批信件被那边铺子里的人送到长安城,再由长安城这边的人骑着燕儿飞送往各家各户。
“长安城与蒲州可以通信了!”
“定达快递在蒲州有铺面了!”
“信件包裹来去自如!”
“寄一封信件只要五文钱!”
“速度颇快!”
“从那蒲州过来,便只要三五日!”
“你家可有信件要寄?”
“可听闻过定达快递?”
长安城骚动了!
因为这有史以来的第一家快递,也因为这家快递给他们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带来的冲击和改变。
第250章 没人敢要的
之后的一段日子里,长安城中不断有消息传出,说那王当等人又在哪里哪里有了新铺面。
事实上,除了长安城以外,王当等人前期就打算在五个城市开设铺面。
出了长安往东走,过潼关,往北就是河东道,入了河东道,很快便能到蒲州,再上去便是临汾、隰城。隰城往北就是太原府,隰城往西就是离石、定胡。
离石距离定胡很近,目前不打算设铺子,但离石地方不大,他们这些人又很熟悉,甚至还有不少弟兄以及他们的家属居住在西坡村,所以就算不设铺子,收货发货依旧不成问题。
定胡有个孟门关,随着关内道那条水泥路越修越长,西北那边许多商贾小贩逐渐在孟门关聚集起来,他们不仅在孟门关卖货,还有买货需求。
从孟门关南下,便是早前圣人修建的那一条水泥路。定胡县的孟门关,就在这两条路的交界口,又承接着黄河水运,每年都会有不少商贾从黄河上游下来。
有着这样的地理优势,再加上唐初这时候相对宽松的经济政策,定胡县这个地方迟早有一天会发展成一个商贾云集的商业重地,这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很多生活在孟门当地的人,也是直到最近才切实地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一场百年难得一遇的大发展热潮之中,王当他们这些人,却早已甩开膀子干了起来。
罗用现在每次出门,都可以听到坊间百姓在那里议论定达快递如何如何。
朝堂之上,也针对这一事件展开了一场争辩,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在眼下这个时候,应该顺应民意,不能逆势而为。
有人说信件的流通方便细作通敌,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一家快递的出现,不仅方便了百姓,事实上也方便了朝廷的监管。
从前百姓托人带信带包裹,那些在各地行商走货的商贾小贩们松散又难以管理,现在他们只要把这家快递给管理起来,就等于是管理了长安城与河东道之间的绝大多数信件流通。
而且像王当这样的人物,在乱世绝对可以成为一股势力的小头目,一个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弄个皇帝当当,在盛世之中,也要提防这样的人作乱。
现在他要去搞快递,帮人送信送包裹,那还不是天大的好事?
等他把自己的队伍都打散了,分别安排到不同的城市去经营一间商铺,大家各干各的,利益相关之下,一言不合说不定还能打起来,等到了三年五载以后,又有几个人还能唯他王老大马首是瞻?
另外,朝廷方面肯定也会往他那队伍里面安插眼线。后面这些话倒是没有拿到明面上来说,这种事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八月初,长安县令给定达快递在长安城的铺子下达了一份文书,要求他们对每一个包裹每一封信件都进行详尽的登记留底,发件人收件人双方都要签字画押。
这个消息传开以后,不少商队也都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先前他们大多也都曾为乡邻以及亲友捎带过信件包袱,哪曾想这背后竟然藏着这么大一个商机。
现如今已经被那些定胡人抢得了先机,长安百姓人人皆知定达快递,他们这时候再出手,显然是晚了些,但是诱惑力依旧还是很大,那些定胡人毕竟还只是占了河东道那边的市场,全国上下这么大,这会儿并没有其他人经营这项买卖,大片的市场等着他们去抢占。
那些定胡人之所以能够在河东道几个城市顺利定下铺面,一方面他们自己就是河东人,这些年在名声以及人脉方面也都有所积累,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罗三郎的支持。
别的商队也是一样的,想要占领哪一块市场,最好就是有所依仗,若是要与人争抢,那过程肯定也是很残酷的。
长安城中喧嚣热闹,暗流汹涌,罗家人近来倒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无论是罗用还是侯蔺乔俊林,都很少出门。
乔俊林纯粹就是因为作业太多了,自从罗用开始大量布置练习题给太学那些学生以后,其他几门功课的先生们一看不行啊,课余时间都被算术作业给占完了,他们教授的课程难道就不用温习背诵了嘛。
于是他们也纷纷开始加大作业量,搞得太学这些学生,不是高三狗胜似高三狗,整天不是去学校读书就是在家里做作业,交际应酬活动锐减。
至于侯蔺,那是在躲人呢。
自从罗用在长安城中活跃起来以后,侯蔺在职场上也是更吃香了,这是一早就有的事。
最近侯蔺比较烦恼,因为他的一个上司想把自己的一个闺女许配给他,侯蔺明里暗里都拒绝了好几次,对方硬是当没听到没听懂,搞得侯蔺现在也不怎么出门了,国子学那边一下课他就往家里跑。
他那上司罗用也曾听闻过,家里头妻妾成群,后宅也不甚清静,儿女生了一大堆,光是那些女儿加起来都够组成一个足球队的。
这样的人家,就算纯粹只是利益婚姻,也不算什么好的选择,难怪侯蔺要躲着了。
在眼下这个时代,混官场的年轻人以自己的婚姻为筹码,也并不算什么稀罕事。
甚至还有人向皇帝提议,说罗用这块棺材板儿确实是难得的良才,刚好他也未曾婚配,家中又无长辈,圣人不若赐婚与他,再像一个长辈一般去关照爱护她,想必与那罗用的品性,定然会为这李家江山鞠躬尽瘁,绝对不会生出二心。
皇帝初时乍一听闻这个提议,心中便有些排斥,真要罗用鞠躬尽瘁,就算不是他的亲生女儿,怎么着都得赐个关系近的,要不然赐了跟没赐一样,平白再叫那棺材板儿得个便宜。
公主郡主,那可都是金枝玉叶一般的女子,若是叫她们下嫁给罗用这个从七品上的小官,未免有些屈尊。
然后他又一想,以罗用这样的人品才干,若是好好栽培提拔,再不济也是一块工部大员的材料,或者是安排去户部,让他想法子发展发展国家经济也是很好的。
既如此,是不是干脆赐他一位公主好了,反正庶出的公主也有蛮多个,只是……这事要让谁去提呢?
最后就是这个问题把皇帝老儿给难住了,就那块棺材板儿那操性,你说给他一个公主,他还真就未必想要,到时候若是被他给拒绝了,那他这个皇帝的脸面要往哪里摆?
算了算了,这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他也没必要非得弄这么一个人在跟前给自己添不自在。
罗用这一边,他最近还挺同情侯蔺的,完全不知道这棺材板儿的名声帮他挡了多少麻烦事。
就他这棺材板样儿,再加上社会关注度又这么高,谁要是巴巴凑上来,然后再碰一脸硬板子……谁人丢得起这个脸。
不止是罗用,罗四娘明明在适婚年纪,却根本没个人上门来提。
不过四娘这事吧,除了受到她哥这块棺材板儿的影响,她自己也是功不可没,自打今年年初的元宵节,她收拾了那个鼻孔朝天的小娘子以后,罗家四娘的厉害名声就传扬开了。
在这个婚姻全凭父母做主的年代,哪个父母会那么想不开,给自己找个这么厉害的儿媳,还不是避之唯恐不及。
再加上四娘有时候手痒,又喜欢在自家院子里玩两把刀子,这事再被传扬出去,离石罗四娘的形象简直就与女土匪无异了。
现在别说是那些体面人家,就算是家境一般的左邻右舍,都没人打四娘的主意,就她那一把刀子耍得,哪天小两口子万一吵起来,再动起手来……哎呦,不敢想不敢想。
“阿兄,那个黄博士家的小娘子,长得好看嘛?”这一天傍晚,罗用正在屋里整理学生作业,四娘双手撑在桌案上,一脸八卦兮兮地问罗用道。
“听闻是不怎么好看,小时候得过天花,一脸的坑坑洼洼。”罗用把自己听闻的消息告诉她。
“候教书可是嫌她丑?”四娘继续打听。
“应该也有这个原因。”罗用手里动作不停,顿了顿又补充道:“听闻那小娘子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