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辣书屋>书库>玄幻奇幻>[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 [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_341

[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_341

  曹操半点不犹豫就相信了自己人,以帝王诏令下令:“禁止各地豪绅地主私自招募流民成立部曲,人数超过数额者一经查到,严惩不贷!”
  他又要下令:“回收境内地主的土地,重算有功之臣的田地,超越数额者收归朝廷。”
  境内大小地主,没个上万也有近千,大的占地千亩,小的占有山头,豫州境内最为明显,兖州边地没有好的郡守治理,流民一多也没好到哪里去,这要是将土地全部都收归朝廷,治下原先安静乖巧的小地主们得先闹起来了。
  这命令还没下,为他草拟诏令的荀攸忙道:“主公,不可!”
  曹操收住了话头,狐疑地看了荀攸一眼,再一看周围,司空府上的掾属们一个个安静如鸡观察曹操表情,无人敢说话。
  曹操淡淡问道:“为什么不可以?”
  荀攸一僵,感受到他压迫人的视线,只觉得这位主公越来越威严了,他心头一凌,脑海中飘过无数个念头,深知此时劝告说那些利益相关的话只会驳了曹操的面子,他急中生智起身鞠躬道:“自然是因为我们治下各村庄没有那么多懂得丈量与算术的人,现在就是让人去算,也会算错,算漏,不如等到攻下徐州以后,待主公有了更多人手,再清算也不迟。”
  自知政令下达太急的曹操有心要个台阶下,看他的眼神顿时就变了味道:原以为是个忠厚的老实人,没想到是个小机灵鬼。
  作者有话要说:我怎么可以没有胆,我赵子龙浑身是胆,痛哭!感谢在2020031823:59:34~2020032114:27: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人间拍手崔胜澈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爱之殇103瓶;雪青102瓶;小小30瓶;4000709320瓶;正太控天然萌15瓶;呆呆书傀13瓶;依梦、木鸢、签10瓶;Jennie2瓶;御宅族总攻、32012010、gufdghjj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一百章
  荀攸看不透曹操意味不明的眼神,却不妨碍他被这位主公的威严所震慑,对曹操的敬畏之心与日俱增,也正是这样的雄主,才会让他觉得值得投靠。
  荀彧的兄长荀谌确实是袁绍属下谋士没错,曾经还以计谋帮助袁绍夺得冀州,如此大才,混到如今却被一介口腹蜜剑的小人郭图从谋主之位上拉扯了下来,谁还不知道那郭图尽出馊主意,好几次害袁绍在与公孙瓒的对战中失利,若非郭图在从中作梗,只要袁绍采纳荀谌的建议,公孙瓒哪里会蹦跶到现在。
  可怜荀谌因能力太强,劝谏逆耳,反而惹来了袁绍疏远,不听他话,还让他做冷板凳,众人见昔日谋主被拉下马,其余谋士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汝南势力出身的谋士,冀州当地的谋士,颍川去投奔袁绍的谋士,在袁绍麾下拉帮结派,斗成了一团。
  郭嘉点评:袁绍好谋却少决断,难当大任。
  年少时大学班中有重要决定,袁绍的作风是做那鹬蚌相争得利的渔翁,捡现成的,让憨小子曹操去做出头鸟,比如顶撞段颖,比如指挥同班同学,少年时的小习惯,会成为根深蒂固的潜意识。他麾下谋士各个都能言善辩,要平衡其中势力,还要安抚同样大家族出身的子弟,隐患同样不少,却也因此而获得了大量的助力,大批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才聚集在袁绍属下,相比起来,投靠曹操的名门之后几乎没有,若非是有了汉帝刘协做招牌,宦官之后出身的曹操别想招募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世族把控知识,造成了曹操属下高端人才过少,而冲着汉帝名目来的汉室忠臣们,只有个别几个愿意投靠他做事。
  曹操对此心知肚明,其中最大的矛盾,还是与他颁布的政令有关,可他并不反悔,没有那些人他照样能成大事,拥有刘宏聚集起来的大批藏书,他有信心培养出足够他使唤的实干型人才。在他的治下,提拔寒门学子,任命非勋贵出身的子弟是常规操作。
  既已做了权倾朝野的第一权臣,架子得端着,作为主公,他得立起来,像伟岸的大丈夫那样,走在所有人的前面,掌舵好这搜新建成的船,这也是大部分人都畏惧曹操的原因,谁家上朝端着架子还能内力外放啊?当朝弹劾吕布的官员,话说一半,杀气腾腾的内力就冲这他过去了,那官员一下子噎住,抬头一看曹操威严的视线,吓得连话语都哆嗦了起来。
  荀攸也是如此,每次面对面与曹操说话的时候,都有些发怵,他也想不明白,少年时那样明媚阳光的曹瞒,长大成人以后竟有这样的威仪,令人发自内心地敬畏。
  曹操有了台阶下,自然是应下了荀攸的话,淡淡地转口道:“确实如此,懂得丈量的人还是太少了,各州郡小吏还不够,仍然需要家中对这类小吏的培养。”
  曹操肯定了荀攸的话,还以赞许的眼光看了他两眼,却没想到刚被他定义为聪慧机灵的荀攸避开了他的目光,老老实实低垂下头,听候曹操下一步指令。
  曹操有些失望,他觉得荀攸是在隐藏自己的才华,明明是聪明人,为什么要走中庸之道呢?难道他表现得还不够礼贤下士,还没有令他们感到安心吗?
  既然已经提到了治下三州的小吏人数不够,曹操又提到了兴办学堂:“找一些懂得丈量土地,或是算术水准高的账房先生来教导。”
  这些学堂里,不教经义,只挑选专人,来教导专业的事,目地是为了培养底层做事的小吏,那些工作高门子弟不屑于做,寻常儒生要出头又需要靠举孝廉,经营自己的名声。曹操务实的作风,是直接从底层抓起,缺少管理户籍的小吏,那就召集儒生培养户籍相关的知识,缺少管理农耕的小吏,那就集中培养农耕方面的知识,不需要学习经义,不需要学习做赋,如此教导之下,倒是能够以速成班教导出一批底层做事的人,到时候再将那些人安排到他任命的官员属下做事,或由各郡守、县令指挥,倒是能令他的政令畅通无阻地实行下去。
  该培养的进行了以后,考核也将提上了日程,学成以后之人不再需要经营自己的名声,或找德高望重的人来举荐,考核成绩通过,就可得到出仕的机会,虽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官,亦在朝堂之上引起不满的声音。
  荀攸已经劝过曹操一回,自不会再劝曹操第二回,他在心里衡量得失,知这样的政令不会影响曹操根基,反而会加重这位主公对各地的控制权,自然也就悄悄闭上了嘴巴。
  能劝住曹操的谋士们都赞同,劝不住他的掾属们有自知之明,能到司空府上做事,谁还不想通过曹操往上爬了?自然不会反对曹操的决定,至于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归根结底还不是为了将自己的“乡人”、“亲戚”通过举孝廉的形式安排到那些小官吏岗位上,曹操才不会给他们经营自己人脉的机会。
  大军在手,朝政说一不二,力排众议之下,那些反对的声音根本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浪。
  不满之人寻找到董承,请求手握皇宫禁军的董承出言阻止曹操,董承无能为力道:“陛下无人可用,朝中大臣多为司空任命,我一个刚当上国舅的武官自己还自身难保呢,恐怕不能在这样的小事上去招惹司空不满。”
  是的,在董承看来底层小吏的选材培养考核根本就不算大事,出身高门的他自然看不上那些负责官吏小村庄农事、治安、人丁的小吏。在他看来,那是出身卑微的寒门,或是落魄人家的子弟才会去做的事,哪一个大家族出身的子弟举孝廉不是直接有官职来做?最差也是个县令府上的师爷,像那些管理几亩田农桑,登记人口的杂物活,他们还不屑去做。
  “若是曹司空有更大的心思,想要将高一些的官职都通过这样的形势来分给寒门呢?如此岂不是让更多的官吏成了他曹操的爪牙,以后陛下身边还能有为他分忧的汉臣吗?”
  得人这样一说,董承犹豫了下,召集来了自己党羽,示意他们举荐一些人去试探曹操之心。
  这些人用的还是老办法“举孝廉”,通过名声、品德、关系,将属于他们的人脉举荐给曹操。董承有试探之意,曹操却是照单全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