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
长宁并未坐下,她站在太子跟前,她已经长得不矮了,太子坐着,她几乎是俯瞰他。
对太子的这句无奈地担忧的责怪,她却很不以为意,说:“哥哥,您就不要为我担心了。我何曾做过没有把握的事情。我自然明白,父皇不会责怪我,我才那么说的。”
太子看她骄傲的姿态,就笑了,说:“你怎么知道父皇不会责怪?”
长宁说道:“父皇年老了,很多事,他自己不能做了,所以他喜欢年轻人有活力,有什么也不怕的闯劲儿,就因此,即使我是女儿家,说一些越过界限的话,他不仅不会认为我不守礼数本分,反而觉得我有他的血脉,敢说敢做,有勇气胆识。再说,父皇是我们的父皇,哪里会真的厌恶自己的孩子呢,更何况只是这样一件事。”
太子不曾想长宁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所以他愣了一下,他倒没有认为自己妹妹的说法太出格了。
他一向是个善于包容的人,他自己不喜欢不会去做的事,但是不会认为持有同自己不同意见并且去执行的人一定是不对不好的。
这一点,身在高位的人,是很难有的。
身在高位的人,一向控制欲非常强。
太子宠溺地看了宁宁几眼,又说:“难道我的妹妹真的已经心有所属了吗?”
长宁不好意思地说道:“哥哥,你就不要打趣我了。”
太子摇摇头,“哪里是打趣,我犹记得当年,我从西边边防回来,进宫之后,就在这慈元宫中见到你,你当时还那么小呢,没想到这般转眼之间,你就要嫁人了,我也会舍不得。”
长宁也叹了一声,说:“是啊。不过,我希望自己能够快快长大,做小孩子,可没有什么好的。”
太子说道:“现在的确长大了,成了大美人了。”
宁宁红了脸,说:“你今日总要这般打趣我才成吗?”
太子笑起来,说:“哪里是。本宫所言,可是实话。”
长宁不得不转移话题:“哥哥,之前说从五哥那里过继一个儿子的事,如何了?你同五哥说了吗?”
太子因为此事果真收敛了精神,眼神也变得认真了,道:“我给老五送过书信,老五倒是没有不愿意的。现下便是同父皇说此事了。本是之前就要说,但父皇一直心中不快。我便也不好提起。”
长宁知道,皇帝之前总迁怒太子,不仅在大臣面前扫太子面子说了“吾子不如萧祐”这种话,而且还在之后就两件小事斥责过太子,甚至皇帝突然背疼,太子去为他按摩,也被他骂了两句,在这种情况下,太子又如何好说想从老五那里过继皇子的事。
而且,老五的母妃的身份很低,他出生后就不受皇帝喜欢,之后越长越大,性格也偏向沉默内敛,甚至有些懦弱,所以皇帝就更不喜欢他了,他十八岁时,就被派去就藩,藩地距离京都不远,受召便可回京,但是作为信王,他只有三百亲兵,比大皇子荣王的三千少了不少,由此也可见他的不受宠程度。
老五这么不受宠,他的孩子,皇帝几乎没有见过,当然也不受皇帝喜欢,太子却要去过继他的孩子,皇帝估计不会高兴。
但是大皇子的儿子,嫡出的年纪都大了,庶出的倒有合适的,但堂堂太子,怎可过继大皇子的庶出孩子。
皇帝儿子虽然生得多,但养活的却少,在排除了大皇子之后,便也只有五皇子了,再者就是老七,但老七现在还没有成婚,根本就没有孩子。
再说,即使老七生了孩子,因着杨家,太子也不想过继他的。
长宁在书房里慢慢踱步,停下后,对太子道:“我想,可以先接五哥的儿子进京来教导,把他教导得乖巧些,下次就由嫂嫂带着参加宫宴,找机会让父皇看到他,若是父皇喜欢他,再说出他的身份,和要过继他为东宫之子的事,便是水到渠成了。”
说到这里,宁宁走到了太子的跟前去,低声道:“哥哥,这些事,你必得赶紧去办。最好让人能够盯着杨家,以免他们从中作梗,再者,父皇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这些都是需要做准备的。要是父皇真的哪日登仙了,哥哥您不能太被动。其一是怕有人在京中作乱,想要篡位,其二是怕北齐西梁趁机侵犯,想谋夺我大周江山。作为大周太子,大周国主,可不能让人占去我一分一厘土地。”
太子叹了一声:“我知。”
宁宁又说:“哥哥,你也知道,有些事情,非得最靠得住的人去做才行。不然让父皇知道,他还没有仙去,你便做登位的准备了,那便也糟糕了。父皇身体不好,心便也十分敏锐。”
两人又说了一阵话,长宁过去开窗往院子里看了看,伺候的宫人距离这里有些距离。
即使是最信任的人,诸如如意玉娘等等,她也不会让她们在屋外伺候。
长宁这比谁都谨慎的态度,也感染到了太子,甚至皇帝也变得比以前更加注意养生。
在长宁认为,是人,便有弱点,便有可能将自己的秘密传出去,所以,真的机密,她不会让第三人知道。
除了这些,宁宁还会把为皇帝读奏折知道的一些事情告诉太子,诸如谁和谁不对盘,在奏折里互相倾轧;哪些人之间关系较好,替对方说话;谁出了什么事,皇帝会处置;哪些人可看出堪用,哪些人不行……
也会朝太子打听一些事情,诸如此类。
在东宫里看了数月奏折,又为皇帝读了一个多月奏折,长宁对大周朝廷里的各个官员和各种政务,不说熟悉,但大致是知道了,做到了心中有数。
知道慕昭就要上前线去,宁宁便也想去看看他。
所以静安长公主送了一张帖子来,请长宁公主前去享用府中的新桃时,她便去请示了皇帝,“父皇,姑母邀请孩儿前去吃桃子,还请父皇恩准。”
宁宁是笑盈盈地期待地看着皇帝说的,语调撒娇,因天气炎热,心情烦闷的皇帝因女儿的温柔又娇柔的声音而舒畅了不少,他当然知道宁宁去静安长公主府是为什么,不过他还是答应了,“去吧。”
宁宁道谢道:“多谢父皇。我会为您带些桃子回来的,女儿亲自摘了给您,好不好?”
“好,好!”
皇帝连连应着,让宁宁走了。
长宁虽然这阵子没有在静安长公主府里住,但在宁康居里的东西,她基本上没有搬,是随时打算回来住的意思。
再者,长宁公主府就建在静安长公主府的不远处,经过大半年的修建,主体建筑已经建好了,长宁并没有去看过,但太子负责此事,他是常去看看的,说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再有数月便可竣工。
到时候,宁宁的一部分东西,完全可以由静安长公主府里搬过去,到时候要是和慕昭成婚,慕昭可以直接去长宁公主府里迎娶公主,这样的事,在这个时代也不算出格。
静安长公主府里的天趣园里,承“天趣”二字,里面种了不少果树,春日里吃樱桃,初夏吃李子,此时又可以吃桃子和梨子了。
宁宁到了长公主府,得知长公主已经在天趣园里的莺阁中待客,她便也不急,先回了宁康居里。
洗漱又收拾了一番,因还在孝期,不能穿鲜艳的衣服,所以她依然是一身素衣,甚至不是不带花纹的锦缎纱绸,而是和太子一般的素白布衣,头上也没有任何花俏的头面,只是用白绸绑了头发而已。
虽然如此简单,倒更衬得她宛若山尖白雪一般了。
如意在旁边不由赞叹,说:“奴婢看,公主殿下被称京中第一美人,也是真真的,绝不是别人捧出的虚名。”
宁宁道:“什么时候又有这个名号了?”再美的美人,很快就是某个男人的妻,是孩子的母亲,再是一群小孩儿的祖母、高祖母,然后在五世同堂时过世,被认为是人生最圆满的结局。
再说,她已经定下慕昭了,再被传这什么京中第一美人的名号,到底有什么用,又是谁要来传她这种名号,她分明又并不参加京中闺秀名媛们的聚会。